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14篇 |
免费 | 170篇 |
国内免费 | 1187篇 |
专业分类
32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91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53篇 |
2017年 | 82篇 |
2016年 | 71篇 |
2015年 | 81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44篇 |
2010年 | 120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96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142篇 |
2005年 | 143篇 |
2004年 | 125篇 |
2003年 | 85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58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58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50篇 |
1993年 | 52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51篇 |
1990年 | 52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ICU感染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分布与耐药性,比较本院ICU与非ICU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120株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痰),占69.17%。临床分布以ICU多见,占30.00%。在20种抗菌药物中有14种抗菌药物耐药率50%,仅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唑、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等有较低耐药率,耐药率分别为0.00%、16.67%、1.67%、9.17%;头孢噻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等12种抗菌药物ICU与非ICU耐药率分别为100.00%,66.67%;97.22%,75.00%;100.00%,40.48%;97.22%,33.33%;100.00%,7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感染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ICU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临床应高度重视,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2.
通过快速荧光动力学曲线探测白黄瓜光系统Ⅱ的热激胁迫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耐热性较强的短粗型白黄瓜和长棒型白黄瓜为试材,并以耐热性较差的‘新泰密刺'和耐热性较强的‘津春4号'为对照品种,经热激胁迫后采用植物效率仪PEA测试,进行光系统Ⅱ(PSⅡ)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JIP-test)及其热稳定性的热力学分析.随着热激胁迫温度的升高(在30~57 ℃下5 min),表现为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单位面积的光合机构含有的反应中心数目RC/CSo、放氧复合体活性ρk呈"S"型下降趋势;单位反应中心以热能形式耗散的能量DIo/RC呈"S"型上升趋势.综合分析反映出热激胁迫下PSⅡ反应中心的可逆失活、放氧复合体(OEC)的钝化和热耗散的三重机制在保护PSⅡ防止光抑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热激胁迫温度超过30 ℃时ρk就开始下降;超过40 ℃时RC/CSo开始下降;超过44 ℃以上,PSⅡ热耗散能力DIo/RC才表现出增加;超过51℃时,会加重耐热性较差的新泰密刺品种PSⅡ热耗散机构对PSⅡ保护的负担.通过标准状态变性自由能变ΔGD计算的变性中点温度Tm表明,PSⅡ蛋白复合体的热稳定性优于PSⅡ反应中心复合体热的稳定性和放氧复合体(OEC)的热稳定性.对于Fv/Fm、RC/CSo、和ρk的Tm均呈现出津春4号耐热性较强,新泰密刺耐热性较差,长棒型白黄瓜和短粗型白黄瓜耐热性居中. 相似文献
13.
四株嗜盐菌Haloarcula vallismortis(EM201)、Haloferax denitrificans(EM303)、A_5和B_2已通过一对特定引物用PCR技术从总DNA中扩增出各自的16SrDNA片段,分子大小在1.47kd左右.DNA杂交也表明这些PCR产物具有嗜盐菌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薄荷中的迷迭香酸进行了分离提取及含量测定研究。以水为溶剂,热回流浸提,采用硫酸亚铁比色法对薄荷中的迷迭香酸进行定性分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得到薄荷中的迷迭香酸的含量为0.156%。该法准确度高,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溶剂热方法合成Fe3O4磁性微球,在其表面进行硅包覆,将其应用于蓖麻叶染色体DNA提取.方法: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仪(FT-IR),振动磁强计(VSM)对合成的磁性微球进行表征,最后用电泳验证核酸.结果:合成的硅包覆的磁性微球粒径均匀、具有超顺磁性和高饱和磁含量.对蓖麻叶染色体DNA提取,A260/A280达到1.83,产率为0.556mg/g.结论:与传统氯仿-异戊醇抽提法相比,基于硅包覆磁微球的磁目相提取DNA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提取率高,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体外制备SHIV1157ipd3N4病毒中国恒河猴细胞适应株,在细胞水平和中国恒河猴体内评价其生物学特性。方法用SHIV1157ipd3N4病毒阴道感染中国恒河猴,在血浆病毒载量高峰期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PBMCs),与正常中国恒河猴PBMCs共培养。定期测定培养液中的P24抗原水平。当病毒复制达高峰期时收集培养上清,分装并冻存。测定病毒RNA载量、P24抗原浓度和TCID50。静脉感染中国恒河猴,研究该批次SHIV1157ipd3N4在体内的病毒学、免疫学指标变化及变异情况,分析其基本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研究共制备了243 mL SHIV1157ipd3N4病毒原液,gp120序列分析表明病毒未发生变异,CCR5的嗜性也未发生改变。病毒载量为1.586×108 copies/mL,P24抗原水平为1.16×103 pg/mL,TZM-bl细胞测定病毒的TCID50为3.16×103/mL。1 mL SHIV1157ipd3N4静脉成功感染中国恒河猴G1004V,高峰期病毒载量达到1.0×106 copies/mL以上。结论此次制备的SHIV1157ipd3N4细胞适应株生物学特性稳定,适合作为毒种库构建SHIV1157ipd3N4/中国恒河猴模型。 相似文献
17.
Dear Editor:
Geldanamycin is a benzoquinone ansamycin, which was originally described as a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However, subsequent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geldanamycin binds to and inhibits heat-shock protein 90 (Hsp90) activity [1]. Hsp90 is a molecular chaperone involved in the conformational maturation of proteins such as mutated p53, Raf- 1, Akt, Bcr-Abl, and ErbB2. It is suggested that agents inhibiting Hsp90 have anti-cancer properties, although the precis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nti-cancer effects of geldanamycin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嗜铬细胞瘤抵抗细胞凋亡的潜在机制。[方法]顺铂处理或不处理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后,通过蛋白质组学检测两者蛋白表达差异。通过siRNA敲低上述差异基因,检测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凋亡水平。[结果]顺铂处理后,BIM和Egln3蛋白表达量增高,Egln3的mRNA水平显著上升(P<0.05)。过表达Egln3后,BIM的表达显著上升。敲低Egln3后,BIM的表达显著下降。Egln3能够降低BIM的泛素化水平。敲低BIM和Egln3后嗜铬细胞瘤的凋亡水平显著上升(P<0.05)。过表达BIM和Egln3后,嗜铬细胞瘤的凋亡水平显著下降(P<0.05)。过表达rno-miR-9a-5p后,Egln3的表达水平下降。敲低rno-miR-9a-5p后,Egln3的表达水平上升。过表达rno-miR-9a-5p后,嗜铬细胞瘤凋亡水平上升(P<0.05);敲低rno-miR-9a-5p后,嗜铬细胞瘤凋亡水平下降(P<0.05)。[结论]rno-miR-9a-5p通过靶向Egln3及Egln3的mRNA,降低了Egln3的蛋白表达,抑制了蛋白酶体途径对... 相似文献
19.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与低温适应性中起到重要作用。以低温微生物嗜冷黄杆菌为对象,主要采用多重序列比对、同源建模、模型评价等生物信息学技术与方法,分析与研究了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重要相关蛋白酰基-Acp去饱和酶的序列组成与基序特征、系统进化与重要活性位点中心,模建并高评分地获得了其三维空间结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嗜冷黄杆菌等低温耐受菌与植物类物种的酰基-Acp去饱和酶的分子进化关系较近,而与其他细菌的分子进化关系较远。多序列基序分析显示,多数物种含有HxxxxH、HxxHH和HxxHH等3个组氨酸保守区,为二Fe离子结合区。Swiss-model对嗜冷黄杆菌的酰基-Acp去饱和酶进行的同源建模及其模型分析发现,其也具备与Fe离子相互作用的活性区,与Fe离子直接作用的活性位点有His114、Glu111、Glu76、His200、Glu19和Glu164,嗜冷黄杆菌的酰基-Acp去饱和酶有异于其它细菌的特异性。这从某种程度上揭示,相对于常温菌而言,低温耐受菌可能存在着低温相关蛋白酶的序列乃至功效上的差异。对于深入了解细菌耐低温机制,低温相关蛋白差异性分析及改造与应用均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耐热淀粉酶产生菌并揭示其在温泉中的分布情况,从腾冲县腊幸村一小型热泉不同部位采集样品进行微生物分离及鉴定。样品在65℃培养,挑选形态有差异的菌落点种淀粉-台盼蓝平板,共获得34株具有淀粉降解能力的细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从温泉底部沙土中筛选得到细菌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9株具有淀粉降解能力的细菌分别属于土芽胞杆菌(Geobacillus)、厌氧芽胞杆菌(Anoxybacillus)和芽胞杆菌(Bacillus)3个属、7个种,菌株间16S rDNA序列均有一定的差异。对编号为201(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sius)和208(Anoxybacillus flavithermus)的菌株胞外淀粉酶进行初步分析,其胞外淀粉酶最适温度分别为60和70℃,均高于淀粉糊化温度,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