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在植物与昆虫长期的互作过程中,植物建立起一系列精密而又复杂的防御机制以应对昆虫取食为害,并且能够识别不同取食类型昆虫的效应因子作出不同的防御应答。最近研究揭示了许多植物与蚜虫之间相互抗争的分子机制,这不仅包括植物激素介导的诱导防御途径、植物先天免疫系统和基于gene-for-gene的R抗性识别和作用机制,而且还包括蚜虫在取食过程中分泌的唾液成分,它有助于蚜虫取食韧皮部组织,抑制植物病原相关分子模式激活的免疫反应(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triggered immunity,PTI)防御,以及被植物核苷酸结合位点区-亮氨酸重复序列区(NBS-LRR)膜受体识别激活效应因子免疫反应(ETI)防御等方面。本文综述了蚜虫诱导的植物防御途径、蚜虫诱导的植物免疫反应、蚜虫效应因子的鉴定与功能分析三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研究方向。这些基于病原微生物提出的"zig-zag"模型为进一步理解植物先天免疫、诱导防御系统和蚜虫唾液腺组分的互作提供新理论支撑,为揭示了植物与蚜虫抗性互作的分子机制及有效安全地防治害虫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2.
《生命世界》2009,(12):79-79
作为唯一有毒的蜥蜴,大蔼蜥是美国特有蜥种,广泛分布亍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与其他一些爬行类动物不同,大毒蜥不会直接将毒液射在猎物身上,而是在开始咬住猎物时由位于下颌能唾液腺缓慢分泌一种含神经毒素的毒液。  相似文献   
33.
SD大鼠和Beagle犬大唾液腺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玉英  白文霞  苏宁 《四川动物》2005,24(4):620-622,F0004
目的-研究及观察SD大鼠和Beagle犬大唾液腺正常比较组织学.方法-SD大鼠和Beagle犬三对大唾液腺剖取后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和PAS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SD大鼠腮腺是纯浆液腺,Beagle犬腮腺属混合腺,以浆液性腺泡为主,偶见小的粘液细胞群.SD大鼠的下颌下腺属于以浆液腺泡为主的混合腺,Beagle犬的下颌下腺属于以粘液腺泡为主的混合腺.SD大鼠与Beagle犬的舌下腺均为粘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Beagle犬的眶腺亦是以纯粘液性腺泡为主的混合腺结构.  相似文献   
34.
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在长期协同进化的历程中,两者逐渐演化出丰富多样的防御与反防御机制,其中在植食性昆虫适应植物防御的过程中,唾液腺分泌物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揭示植食性昆虫如何利用唾液腺以适应寄主植物防御的作用机理。回顾了昆虫唾液腺分泌物通过干预植物气孔的动态变化、适应植物细胞壁、降解植物防御性化合物等方式调控寄主植物防御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昆虫唾液效应因子以干扰植物早期免疫信号通路、调节植物激素信号通路、与植物免疫蛋白互作等形式应对植物防御反应的内在分子机制。同时,本文依据CRISPR/Cas9、植物介导的RNAi、纳米材料介导的RNAi等新技术的发展,对基于昆虫效应因子开发的虫害防控技术的发展空间进行分析,以期为作物抗性的提高以及害虫综合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解剖学观察、显微摄影、透射电镜等方法对麦蛾柔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幼虫唾液腺的显微形态、超微结构以及发育特性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麦蛾柔茧蜂幼虫唾液腺为一对无色透明至乳白色的管状腺体,自口腔沿中肠两侧向后延伸,单侧腺体在中部先分支、后合并成一不规则环状,端部呈单盲管状。唾液腺管道长度随幼虫龄期增加而呈线性增长。对唾液腺切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腺管由两类差异明显的单层细胞组成,I型细胞微绒毛层较厚,胞内除有丰富的内质网和线粒体之外,还含有大量囊泡,并观察到囊泡运输分泌颗粒的现象;II型细胞微绒毛短,胞内的内质网和线粒体数量丰富。本文研究为深入探究寄生蜂幼虫的消化生理以及寄生蜂-寄主互作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6.
利用生物显微技术观察和研究了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唾液腺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腮腺属纯浆液腺,有闰管和分泌管,无颗粒曲管;颌下腺属混合腺,以混合性腺泡为主,有少量浆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泡,有闰管、颗粒曲管和分泌管;舌下腺属纯黏液腺,有闰管和分泌管,无颗粒曲管,但在分泌管上存在有颗粒曲管细胞。  相似文献   
37.
提高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成功率的关键操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 《生物学通报》2004,39(3):57-57
在遗传学实验中,果蝇是最为常用的实验材料之一。但果蝇三龄幼虫的染色体制片,按传统的方法,实验材料的选择培养及方法技术存在一些不足,学生难以把握,实验成功率较低。笔者就上述情况在以下几点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相似文献   
38.
灰飞虱唾液腺三大解毒酶家族的转录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莉  卢利霞  许艳丽  杨鹏程  崔峰 《昆虫学报》2013,56(12):1509-1515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是危害多种禾本科经济作物的重要刺吸式害虫。唾液腺对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植物尤其重要, 其分泌的唾液可以帮助刺吸式口器昆虫刺穿植物、 消化食物、 解毒植物的次生物质。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P450)、 谷胱甘肽S 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GST)和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是昆虫主要的解毒酶系。为了分析解毒酶基因在灰飞虱唾液腺中的表达谱, 本研究对灰飞虱成虫唾液腺进行转录组测序、 重头组装和注释, 并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和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的同源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有9个谷胱甘肽S 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 GST)基因、 22个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 CarE)基因和39个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 P450)基因在灰飞虱唾液腺中表达。通过对同源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 发现灰飞虱唾液腺大部分的CarE是参与消化/解毒和激素/信息素的加工, 而参与神经/发育的CarE很少; 灰飞虱唾液腺表达的P450基因远远少于豌豆蚜和西方蜜蜂基因组的P450基因数, 且只有CYP6和CYP4家族的成员; GST家族在3种昆虫的保守性最高。研究结果为灰飞虱对寄主植物和杀虫剂的适应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组建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对家蝇唾液腺染色体制片方法进行研究,开发了制片新技术,即加热处理家蝇三龄幼虫,然后用改进的缓冲液进行解离前预处理,再酸性解离、染色、观察、永久制片、显微照相.利用新方法,学生均能一次就获得细胞膜破裂、背景清晰、染色体分散良好、横纹清楚的制片.  相似文献   
40.
赵玉娜  刘敬泽 《昆虫知识》2006,43(4):576-577
建立了一种收集蜱类唾液的方法。注射多巴胺(20mgmL)10μL于森林革蜱DermacentorsilvarumOlenev吸血雌蜱血腔内,可使唾液腺分泌唾液,用毛细管连续收集30min,可得唾液15~20μL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