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9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副溶血弧菌的Ⅲ型分泌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副溶血弧菌是一种嗜盐性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主要引起食物中毒性肠胃炎,还可引起水生动物疾病。除了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和耐热直接溶血相关毒素外,近年发现的副溶血弧菌两套Ⅲ型分泌系统也与该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Ⅲ型分泌系统1位于染色体1上,主要贡献对宿主细胞的细胞毒性,介导宿主细胞的自体吞噬作用,最后导致细胞死亡。Ⅲ型分泌系统2位于位于染色体2的毒力岛上,具有肠毒性。本文扼要介绍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相关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942.
副溶血弧菌海产品分离株tdh基因及其临近区域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初步探索副溶血弧菌海产品分离株tdh基因区域的结构特征。【方法】采用长距离PCR和基因步移技术进行tdh基因侧翼序列扩增,测序验证后拼接成疑似毒力基因片段,将所获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较,初步明确tdh基因侧翼序列的结构与功能。【结果】海产品分离株ZS34与参考菌株 RIMD2210633的tdh基因区域(VPA1310-VPA1327)结构基本一致,核苷酸同源性达98.3%;而FJ14与WZ64株基因组中的tdh基因均与tdh3的同源性最高,在基因组中的位置也不同于ZS34株和参考菌株  相似文献   
943.
本文报道了采自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花棚村池塘的中国淡水扁彤动物单肠目达氏科小达氏涡虫属1新纪录种,即褐小达氏涡虫Microdalyellia fusca Fuhrmann,1894;详细描述了涡虫的形态特征,介绍了整装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同时比较了中国标本与产自德国的模式标本间的异同,其关键分类性状骨质阴茎的大体形态一致,但阴茎长度及其未端各分支的大小存在明显差异,推测是地理分布产生的品系间差别.所有标本保存在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944.
目的:研究γ射线对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辐射效应。方法:采用0kGy~7.0kGy内不同剂量的60Co-γ对浓度为2.0×108CFU/mL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辐射,通过菌落计数计算该菌的致死率与存活率,并采用菌液PCR和常规PCR间接检测DNA浓度研究其致死效应。结果:菌落计数表明,在0kGy~3.0kGy内,该菌致死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呈线性增长;3.0kGy以上可全部杀灭试验浓度的副溶血性弧菌。常规PCR和菌液PCR结果表明,PCR扩增条带亮度都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常规PCR中,辐射剂量3.0kGy以上,电泳条带的亮度明显增加。结论:γ射线辐射剂量与存活副溶血性弧菌数、DNA的释放量都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辐射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由射线对菌体细胞膜造成损伤、DNA外流造成的。  相似文献   
945.
邓莹  孙岩  施佳军  张思仲 《遗传》2006,28(4):393-398
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评价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基因(lowdensitylipoproteinreceptor-relatedprotein1gene,LPR-1)第三外显子C766T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病风险的关系。通过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内容涉及LPR-1基因C766T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和(或)等位基因频率的独立病例对照研究。各文献满足研究方法相似,有综合的统计指标。研究年限为1997~2004年,语种不限。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在AD组3764例和对照组3647例研究对象中,分别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做合并统计。各研究之间有显著的异质性,P<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合并结果。总体效应检验未发现CC基因型频率在病例对照之间统计学上的差异(Z=1.74,P=0.08,OR=1.17,95%CI:0.98~1.39),C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对照之间也未发现差异(Z=1.31,P=0.19,OR=1.11,95%CI:0.95~1.31)。Meta分析结果提示,LPR-1基因C766T多态性不是AD的主要风险因子,但尚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在AD发病中具有微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6.
2004年6~7月,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和洱海国家自然保护区选取4种年龄段(6~10、11~15、16~20、31~40年)的松林和保护区周围的非保护区选取7种年龄段(1~5、6~10、11~15、16~20、21~30、31~40、50年以上)的松林,每种松林设3个重复,共33个样地,在样地内随机选取3个5m×5m的样方,调查并记录样方内草本植物和灌木的种类、数量、覆盖度。在每个样地按5条样线布笼100个捕捉小兽,每天检查捕获的种类和数量。计算珀氏长吻松鼠和赤腹松鼠在小兽群落中物种优势度、时间生态位宽度、两种小兽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度;用逐步回归分析两种松鼠与松林栖境因子的关系。上述结果表明,在保护区珀氏长吻松鼠出现的时间早于(6~10年的松林开始捕获到)赤腹松鼠(16~20年的松林内开始捕获到);在非保护区,分别在31~40年和21~30年的松林内才捕到珀氏长吻松鼠和赤腹松鼠。保护区31~40年的松林内珀氏长吻松鼠和赤腹松鼠种群数量分别是同年龄段非保护区松林的3倍和3·75倍。松林底层的灌木对两种小兽的种群数量有重要影响。珀氏长吻松鼠种群数量与灌木密度呈正相关;赤腹松鼠种群数量与灌木覆盖度呈正相关,而与草本植物覆盖度呈负相关。非保护区树底植被的异质性降低,延迟了两种松鼠在松林里建立种群的时间。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免疫干预对肝病大鼠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cus,Vv)攻击后TNF-α、IL-10的影响以及与肾组织超微结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正常大鼠9只和肝病大鼠36只,分别为正常大鼠Vv攻击组、肝病大鼠Vv攻击组、肝病Vv攻击后氧氟沙星药物治疗组、肝病Vv攻击PGE2氧氟沙星联合保护组和肝病大鼠NS组(每组n=9)。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和IL-10含量。取各组大鼠肾标本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病理改变。结果肝病大鼠较正常大鼠Vv攻击后IL-10低而TNF-α高(P〈0.05);PGE2免疫干预组肾组织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结论PGE2免疫干预能上调肝病大鼠血清IL-10,抑制TNF-α的分泌,对肝病大鼠Vv攻击后肾组织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8.
以分布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部草甸草原、中部典型草原和中西部荒漠化草原的4个克氏针茅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用形态学数据所得欧氏遗传距离矩阵还是用RAPD所得无偏差的Nei’s遗传距离矩阵,与种群分布的地理距离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克氏针茅种群遗传分化受自然选择的影响。(2)种群之间存在显著的形态分化和遗传分化(p<0.05)。(3)对形态学数据所得欧氏遗传距离矩阵和RAPD所得Nei’s无偏差遗传距离矩阵进行Mantel检验所得结果不显著,表明对克氏针茅形态分化和遗传分化起主要作用的选择力是不完全相同的。  相似文献   
949.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可导致人类产生卡波氏肉瘤(KS),即AIDS病人最为常见的肿瘤.广泛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KSHV的流行与KS相似并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型.为调查KSHV在汉族普通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我们以KSHV ORF65编码的小衣壳蛋白(small capsid protein)为抗原,采用酶联免疫(ELISA)分析方法,对湖北地区560例汉族普通人群血清样品进行了KSHV抗体检测.在检测的560份血样中,KSHV抗体总阳性率为5.2%,其中,男性阳性率为5.7%,女性为4.5%.统计学分析显示,KSHV感染率在男女性别上无差异(P=0.542),但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10岁以下儿童群体较之10岁以上人群KSHV感染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6,OR=6.692,95%CI=1.710-26.198);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KSHV感染率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2).上述结果表明,KSHV在这一地区的流行与西方成年人群的感染率相似,但在儿童群体中的相对较高的感染率与一些非洲地区的接近.由此提示在该群体可能存在特殊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950.
1,3-丙二醇(1,3-propanediol,1,3-PD)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以弗氏柠檬酸菌(Citrobacter freundii)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得到1,3-丙二醇氧化还原酶(1,3-propanediol dehydrogenase,PDOR) 的基因dhaT,序列显示与来源于C.freundii DSM 30040 (Genbank U09771)相应基因的相似性为78%。将此基因构建于表达载体pSE380,得到重组质粒pSE-dhaT。重组质粒转化到宿主菌E.coli JM109中进行了表达,重组酶通过镍柱及Sephacral S-300进行纯化,重组酶SDS-PAGE结果显示有非常明显的单一的42kDa特异性蛋白条带出现。以丙醛为底物测定重组酶还原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pH为8.0,对丙醛的Km值为10.05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37.27umol/ min /mg;以1,3-PD为底物测定重组酶氧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10.5,对1,3-PD的Km值为1.28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25.55umol/min/mg。重组酶的还原反应比活为49.50U/mg,氧化反应比活为79.72U/mg。该酶同样具有假定的结合Fe2+的G-X-X-H-X-X-A-H-X-X-G-X-X-X-X-X-P-H-G模体保守结构。此研究为工程菌高效生产1,3-PD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