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花椒总生物碱镇痛、抗炎、止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花椒生物碱镇痛、抗炎及止痒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热板法考察其镇痛作用二甲苯致炎法考察其抗炎作用、低分子右旋糖酐-40诱发小鼠皮肤瘙痒研究其止痒作用。结果:中、高浓度的花椒生物碱对小鼠热刺激引起的疼痛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高浓度的花椒生物碱能较强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并能缓解分子右旋糖酐-40诱发的小鼠皮肤瘙痒。具有较强的抗炎、止痒作用。结论:花椒生物碱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82.
陶立生  许亚平  姚俊  薛翠华 《生物磁学》2011,(18):3494-3496
目的:比较埃索关拉唑与兰索拉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渍疡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随机分为三组。埃索美拉唑组(28例):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共7日,后服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共21天;兰索拉唑组(28例):兰索拉唑15mg+阿莫西林1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共7日,后服用兰索拉唑15mg,每日一次,共21天;奥美拉唑组(28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共7日,后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共21天。疗效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埃索美拉唑组、兰索拉唑组和奥关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85.7%,82.1%,HP根治率为85.7%,60.7%,64.3%,埃索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高于兰索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具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关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 初步探讨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合治疗孢子丝菌病的疗效,评价两药体外联合对申克孢子丝菌菌丝相和酵母相的抗菌活性.方法 口服伊曲康唑200mg/d和特比萘芬250mg/d治疗孢子丝菌病;体外联合药敏试验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计算分数抑菌浓度(FIC)指数判定两药相互作用具有协同、拮抗或无关作用.结果 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联...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2%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确诊为手足癣、体股癣、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2%酮康唑乳膏1次/d,对照组采用1%联苯苄唑乳膏1次/d。体股癣、花斑糠疹用药2周,手足癣、马拉色菌毛囊炎用药4周,角化型手足癣用药6周。结果 2%酮康唑乳膏和1%联苯苄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综合有效率分别为86.09%和78.82%;对体股癣、手足癣、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综合有效率分别为83.67%、95.45%、77.42%、100%和64.52%、94.44%、84.00%、81.82%。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6.52%和94.12%,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1人用2%酮康唑乳膏后出现局部瘙痒外,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2%酮康唑乳膏治疗浅部真菌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埃索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Hp阳性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随机分为三组。埃索美拉唑组(28例):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共7日,后服用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共21天;兰索拉唑组(28例):兰索拉唑15mg+阿莫西林1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共7日,后服用兰索拉唑15mg,每日一次,共21天;奥美拉唑组(28例):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共7日,后服用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共21天。疗效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观察腹痛缓解率、溃疡愈合率,Hp根治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埃索美拉唑组、兰索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85.7%,82.1%,HP根治率为85.7%,60.7%,64.3%,埃索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高于兰索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及奥美拉唑组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少,具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疗效优于兰索拉唑及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序贯疗法治疗老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老年MODS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14例,最初应用伊曲康唑注射液7~14d,第1~2d,200mg,1次/12h,第3~14d,200mg,1次/d;然后,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或口服液序贯治疗,400mg/d剂量水平,疗程2—4周。结果 临床有效率85.7%,真菌清除率为92.9%,真菌清除平均天数为6.1d;患者28d生存率85.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9%。结论 对老年MO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广谱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序贯疗法,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值得推广的给药方式。临床应用伊曲康唑时,应注意适应证、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7.
《植物杂志》2010,(7):4-4
众所周知,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有着强大的镇痛作用。而科学家对小鼠的—项新研究显示,小鼠可能通过类似于植物合成吗啡的生物化学路径在体内天然制造吗啡,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具有相同的生物化学路径。  相似文献   
88.
应用各种色谱方法从牛耳枫的茎叶乙醇浸提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生物碱,利用波谱(ESI-MS,1HNMR,13C NMR)技术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Methyl homosecodaphniphyllate(1),Daphnezomine M(2),Caldaphni-dine E(3),Calyciphylline F(4),Calyciphylline B(5),Deoxycalyciphylline B(6),Daphnicyclidin H(7)和Macropodumine C(8)。  相似文献   
89.
本实验以三种储藏时间不同的笔架茶1#、2#和3#茶为原料,用热回流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联用的方法提取其生物碱,分析了热回流时间(A)和料液比(B)对三种茶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用M arqu is等五种试剂对提取的生物碱进行鉴定分析,并用HPLC分析生物碱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笔架茶中生物碱的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A和B对储藏时间不同的三种笔架茶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各不相同。沉淀及显色反应鉴定显示提取生物碱的主要成分为咖啡因,HPLC定量分析表明3#新茶生物碱中咖啡因含量最高(94.33%),1#陈茶咖啡因含量最低(75.76%)。  相似文献   
90.
从长筒石蒜鳞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经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galanthamine(1),lycoramlne(2),6β-hydroxycrinamine(3a),6α-hydroxycrinamine(3b),(-)-amarbellisine(4),tazettine(5),macowine(6).其中化合物3a~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