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9篇 |
免费 | 72篇 |
国内免费 | 113篇 |
专业分类
10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50篇 |
2011年 | 47篇 |
2010年 | 52篇 |
2009年 | 53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29篇 |
1991年 | 23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1.
应用各种色谱方法从牛耳枫的茎叶乙醇浸提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生物碱,利用波谱(ESI-MS,1HNMR,13C NMR)技术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Methyl homosecodaphniphyllate(1),Daphnezomine M(2),Caldaphni-dine E(3),Calyciphylline F(4),Calyciphylline B(5),Deoxycalyciphylline B(6),Daphnicyclidin H(7)和Macropodumine C(8)。 相似文献
82.
从长筒石蒜鳞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经理化方法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galanthamine(1),lycoramlne(2),6β-hydroxycrinamine(3a),6α-hydroxycrinamine(3b),(-)-amarbellisine(4),tazettine(5),macowine(6).其中化合物3a~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3.
从我国黑龙江漠河泥土中分离得到一株放线菌,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鉴定该菌株为Streptomyces nojiriensis SCSIO m34-1。采用摇瓶发酵方法对该菌株进行发酵,发酵产物经硅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利用HR-MS、1D和2D NMR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izuminoside D(1)、izuminoside A(2)、solphenazine E(3)、solphenazine D(4)、solphenazine A(5)、6-羟基吩嗪-1-羧酸甲酯(methyl 6-hydroxyphenazine-1-carboxylate,6)和diastaphenazine(7),其中izuminoside D(1)是新化合物。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izuminoside D(1)在浓度为50μg/m L时,对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和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sanbinetti)有微弱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84.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燕麦类全谷食品可有效降低结肠癌的发病风险。丝氨酸/甘氨酸代谢途径对于维持肿瘤生长十分重要,能为肿瘤细胞核苷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提供底物,并保障肿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燕麦生物碱A(avenanthramide A, AVN A)具有抑制小鼠原位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zoxymethane/dextran sulphate sulfate, AOM/DSS)小鼠结肠癌模型进行血液代谢组学研究,发现AVN A处理后,丝氨酸/甘氨酸代谢途径的变化最为显著(P<0.01)。丝氨酸、甘氨酸饥饿条件下,AVN A对结肠癌的杀伤效果显著增强(P<0.05),表明AVN A靶向丝氨酸代谢从而发挥抗结肠癌作用。随后,对丝氨酸代谢关键酶SHMT1、SHMT2、PHGDH、PSAT1及PSPH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发现AVN A明显抑制SHMT2的表达(P<0.01或P<0.001)。过表达SHMT2后,由AVN A介导的对结肠癌细胞的生长、增殖、GSH/GSSG以及NADPH/NADP... 相似文献
85.
PP333、B9和CCC对脱毒马铃薯试管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MS0为增殖培养基,1/2MS(大量元素减半) 6-BA 0.1 mg*L-1 NAA 0.1 mg*L-1为生根培养基,分别附加不同浓度PP333、B9和CCC,结果表明:20 mg*L-1 B9或20~50 mg*L-1 CCC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兼有促进增殖和复壮的双重效果;0.05~0.5 mg*L-1 PP333及50 ~100 mg*L-1CCC适合于试管苗的保存;而0.05~0.1 mg*L-1 PP333及20~100 mg*L-1CCC有利于根的发生及移栽,其中尤以0.1 mg*L-1 PP333效果最佳,其试管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均为100%,且移栽后缓苗期短,生长旺盛.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半夏总生物碱(total alkaloids from Pinellia Ternate,TAPT)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方法 采用脑内定位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在模型建立成功的同时给予半夏总生物碱预防性治疗.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帕金森病大鼠的行为学检测,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大脑皮质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帕金森病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经半夏总生物碱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P<0.01),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帕金森病模型组大鼠脑皮质及血清中MDA、H2O2的含量增加,SOD活性及GSH的含量降低(P<0.01);经半夏总生物碱治疗组,脑皮质MDA、H2O2的含量显著减少(P<0.01),皮质GSH、SOD含量显著增加(P<0.01);半夏总生物碱给药组中低浓度组、中浓度组血清MDA的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血清MDA含量下降(P<0.01),各治疗组中血清H2O2含量明显下降(P<0.01),血清GSH含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半夏总生物碱具有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对抗大鼠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有一定的作用,可能通过改变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皮质部分及血清SOD、GSH的含量,而抑制了MDA和H2O2的产生. 相似文献
87.
为了研究鄂西清风藤在降低血糖方面的物质基础,该研究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和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方法从鄂西清风藤中提取分离化合物,并采用PNPG法筛选体外活性。结果表明:从鄂西清风藤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Pronuciferine (1)、(6R, 6aS, P)-Isocorydine (2)、N-methylhernovine (3)、N-formyldehydroanonain (4)、Roemerine(5)、(-)-Tetrahydropalmatine(6)、N-feruloyltyramine (7)、N-p-coumaroyltyramine (8)、Quercetin(9)、Dibutylphthalate(10)。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PNPG法筛选体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化合物7、8、9具有明显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IC_(50)值为6.1~38.8μmol·L~(-1),其中化合物7、8的活性是阳性药阿卡波糖的40倍。该研究结果丰富了鄂西清风藤化学成分研究,为该植物在降血糖方面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来曲唑片联合放疗对耐药性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VEGF、IL-6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已产生耐药性的术后子宫内膜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术后联合放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芙瑞来曲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IL-6、CA125、HE4水平及ROMA指数的变化,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及八年后生存率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EGF、IL-6、CA125、HE4水平及ROMA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VEGF、IL-6、CA125、HE4水平及ROMA指数较低(P0.05)。结论:来曲唑片联合放疗对耐药性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可能与其降低患者血清VEGF、IL-6、CA125及HE4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9.
90.
蜡梅种子抑菌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抑菌活性追踪指导下,采用硅胶柱层析的方法。从蜡梅种子中分离得到一活性化合物A,经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鉴定为d-洋蜡梅碱。经杀虫活性和抑菌活性测定,该化合物对粘虫的幼虫无毒杀活性;对西瓜枯萎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均有显著的抑菌活性。其抑制中浓(EC50)分别为:3878.8、29.3、103.1、328.3mg/L,但对油菜菌核病菌无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