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9篇
  免费   485篇
  国内免费   1855篇
  5409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224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背景:肺炎链球菌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尚不被十分了解的在幼小婴儿中引起侵袭陛细菌性疾病的原因。本项研究目的在于测定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对苏格兰和威尔士年龄小于90天的婴儿中侵袭性肺炎球菌病(IPD)的影响,并且描述了PCV7引入后这种疾病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972.
崇安地蜥(Platyplacopus sylvaticus)属蜥蜴亚目,蜥蜴科,地蜥属,系C.H.Pope 1926年4~9月在我国福建省崇安县挂墩采到,并于1928年发表的新种,仅5号标本,均存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此后再无采集报道[1].  相似文献   
973.
新疆伊犁哈萨克族的体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新疆伊犁地区的哈萨克族大、中专学生进行了活体观察和测量,观察30项(551名,男262,女289)测量92项(404人,男226,女178),所得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算了头面部和体部的31项指数,并进行了指数分型处理。  相似文献   
974.
2017-2020年期间,每年1月份对河南省济源市邵原镇布袋沟水库人工引水渠隧道内蝙蝠进行冬眠生态学特征调查,共发现2科5属7种蝙蝠在此冬眠,包括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小菊头蝠(R.pusillus)、华南水鼠耳蝠(Myotis laniger)、白腹管鼻蝠(Murina leucogaster)、金管鼻蝠(Mu.aurata)、奥氏长耳蝠(Plecotus ognevi)和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马铁菊头蝠是优势种(约52%-73%的冬眠个体),其次是小菊头蝠(约19%-37%)、华南水鼠耳蝠(约5%-8%),其余蝙蝠物种数量不足3%。2017-2020年冬眠蝙蝠个体总数呈增长趋势,但仍少于早期报道的数量。有42个隧道每年均有蝙蝠冬眠,而且不同年度冬眠数量也不尽相同。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隧道长度可能是影响蝙蝠冬眠栖息场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Adjusted R2=0.208,P=0.001)。每个隧道内,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栖点位置,约4/5的蝙蝠选择温暖且环境相对稳定的隧道深处(> 30 m)作为冬眠栖点,超过95%的个体选择长度> 60 m的隧道冬眠。蝙蝠具有不同的冬眠方式,绝大多数个体采用独栖方式进行冬眠(> 90%),少数采用聚集方式。不同的冬眠栖点和冬眠方式可能有利于冬眠成本优化。此外,栖点温度与蝙蝠体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2=0.98,P < 0.001),而且蝙蝠冬眠期间的栖点温度具有种内和种间差异。研究结果为我国蝙蝠种群保护和冬眠场所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5.
于2015年5—9月对唐山市滦南县苗圃场内的转双抗虫基因(Bt Cry1Ac和API基因)107杨(简称:转抗虫基因107杨)及未转基因107杨(简称:对照杨)进行了节肢动物群落调查,利用群落特征指数、群落相似性系数、群落相对稳定性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转抗虫基因107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相似性、相对稳定性及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调查共获得节肢动物6818头,隶属于2纲,8目,43科,58种。研究结果表明:转抗虫基因107杨和对照杨节肢动物群落中以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昆虫为主要类群,其中鳞翅目昆虫个体数量最多;鳞翅目和半翅目昆虫个体数量与对照杨差异显著;在功能类群上,转抗虫基因107杨食叶昆虫个体数量较对照杨显著减少,刺吸昆虫个体数量显著增加;转抗虫基因107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高,优势度指数较低,节肢动物群落物种分布较均匀;相似性结果显示,物种组成与对照杨相似度较高;转抗虫基因107杨节肢动物群落物种间在数量上的制约作用较强;主成分分析表明食叶昆虫物种数量与个体数量、刺吸昆虫物种数量和其他植食性昆虫个体数量是影响转抗虫基因107杨与对照杨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的共同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976.
泛素化是目前广受关注的一种翻译后修饰过程,对蛋白质降解、DNA修复等多种细胞过程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根据国内外蛋白质泛素化位点预测的研究,分析了预测泛素化位点的特征属性,总结了对这些特征进行优化的特征选择方法,并对预测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器学习分类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77.
现有的分类系统尚缺乏可用于减少䶄属物种种间鉴定不确定性的形态学鉴别特征。鉴于此,本研究旨在筛选出能够对同域分布的棕背䶄(Myodes rufocanus), 红背䶄(M. rutilus)和堤岸䶄(M. glareolus)进行可靠鉴定的头骨形态指标和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文一方面筛选出能够用于种间鉴别的头骨和齿列形态特征,另一方面提出可用于鉴别以上三个物种的计算公式。对不同研究者提出来用于鉴别以上三个同域分布物种的35个特征进行筛选。头骨形态测量数据的获取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且结果变异很大。在本研究中,在分析中剔除15个形态特征,20个相对保守的特征被选择用于分析(包括来自头盖骨、牙齿和头骨其它部位的特征)。在20个特征中,有8个特征被选择出来,并使用Statistica 10 计算出判别公式。这些特征使准确鉴定不同个体各自所属种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78.
肿瘤药物敏感性预测在指导患者临床用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癌症药物敏感性基因组学数据库(genomics of drug sensitivity in cancer, GDSC) 198种药物的细胞系敏感性IC50数据,通过Stacking集成学习构建了包含基因表达、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数据的多组学癌症药物敏感性预测模型。采用多种特征选择方法对基因特征进行降维,使用Stacking方法集成6种初级学习器和1种次级学习器进行建模,采用5折交叉进行模型验证。预测结果中AUC大于0.9的占比为36.4%,在0.8–0.9之间的占比为49.0%,最低AUC为0.682。基于Stacking构建的多组学预测模型较已有单组学和多组学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具有优势。多组学整合预测药物敏感性优于单一组学。特征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解析了肿瘤对sorafenib潜在的耐药机制,从生物学角度提供了模型可解释性及其应用于临床用药指导的价值。  相似文献   
979.
动物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生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受到内外信号刺激时发生的一种由细胞内部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行为,是细胞内在的机制,也是决定生物个体发育和组织平衡的一个重要机制,对于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呈现一系列典型的生化和形态学特征,如染色质凝集、趋边化以及凋亡小体(ap  相似文献   
980.
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克隆整合对空心莲子草顶端和基部生长的不同作用 入侵植物不仅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克隆整合使得相连植株进行资源共享,能促进入侵植物的生长从而获得优势。然而,入侵杂草 在植物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影响下的克隆整合作用则很少有报道。PGRs被广泛应用于 农作物生产上,并能通过土壤淋溶、侵蚀和径流作用,影响分布在作物附近的农田杂草的生长。本 研究采用两种PGRs赤霉素(gibberellins, GA)和多效唑(paclobutrazol,PAC)处理恶性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 (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基端,并保持或者通过剪切达到控制基端与顶端的连通,从而探究克隆整合作用在空心莲子草响应两种农业常用PGRs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GA和PAC对空心莲子草生长的作用相反。GA通过克隆整合作用显著促进顶端植株的地上生长。相反地,PAC显著抑制基端和顶端的地 上生长,但是能够通过克隆整合作用显著促进基端和顶端的地下生长。这些研究结果解释了克隆整合作用能促进PGRs对空心莲子草生长的促进作用,这很可能是外来杂草能够成功入侵人为干扰较多的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