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7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考察冷冻干燥及DMEM培养液浸泡对海藻酸水凝胶性能的影响。方法:制备得到海藻酸水凝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 行了表征,重点模拟了细胞的培养过程,考察水凝胶- 冻干-DMEM培养液浸泡后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的变化。使用 CCK-8 法研究海藻酸水凝胶的细胞毒性。结果:制备了结构和性能可控的海藻酸水凝胶,冻干再浸泡会降低凝胶的拉伸强度和流 变屈服强度。海藻酸水凝胶对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结论:冷冻干燥及DMEM培养液浸泡后,凝胶拉伸强 度和屈服强度出现了下降,其原因是浸泡过程中钙离子会从中溶出。  相似文献   
72.
一株高效四环素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畜牧养殖业中广泛使用,但其结构复杂,难降解,容易在水环境中积蓄,进而对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许多国家已将抗生素污染列为重要的环境问题展开了相关的基础研究。近年来利用微生物降解环境中的抗生素污染物成为研究热点。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某制药厂排污口的水样中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较高降解四环素能力的菌株400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Advenella sp.。从p H、溶氧量、无机盐等方面对菌株降解四环素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降解四环素的适宜p H为7.0,在有氧条件下,30℃,150 r/min振荡培养6 d,可使初始浓度为50μg/m L四环素降解率达57.8%。无机盐对降解率有显著影响,添加Fe SO4和Mn SO4对四环素降解有促进作用,Mg SO4影响不大,Ca SO4则有抑制作用。在培养至第8天时,培养液经HPLC检测显示6.022 min处出现新的吸收峰,推测为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73.
一种生物质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硬度高韧性的生物质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聚乳酸、木粉为主体,加入适量的增韧剂和其他助剂,形成复合材料。制得的复合材料硬度很高,弯曲模量可达5000MPa以上;弯曲强度可达80MPa以上;抗冲击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4.
从一品红红色苞片中提取花色素,并用自由基测定试剂盒测试了一品红花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并用碘量法测定了其抑制猪油氧化的效果,用TBARS法测定其对血浆脂蛋白氧化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一品红花色素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O2.-)和羟自由基(.OH)的能力,清除效果优于同浓度的VC;其对猪油氧化的抑制效果和同浓度的VC相近,而对人血浆脂质过氧化的抑制效果显著高于VC。  相似文献   
75.
Prop1是一种新发现的参与早期胚胎垂体发育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在人和动物均已发现由于该基因突变而引起的综合性垂体功能障碍,进而影响生长和繁殖。小型猪与梅山猪比较,其繁殖力和生长性能差异显著,为了了解这些差异的遗传基础,本试验对五指山猪、藏猪和版纳猪三种小型猪的Prop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已知梅山猪的序列进行对比,结果为:五指山猪与藏猪外显子1第69位发生G-A碱基替换,编码同义氨基酸;藏猪外显子2第115位发生A-G碱基替换,编码终止密码子;藏猪与版纳猪外显子3第466位和第631位均发生C-T碱基替换,第466位藏猪编码同义氨基酸;第631位版纳猪编码丝氨酸(TCC),梅山猪编码脯氨酸(CCC),即两种猪的Prop1基因产物不同。在Prop1基因终止密码下游250左右有一个腺苷酸丰富区,五指山猪与藏猪有15个腺苷酸串联,版纳猪有12个。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大猪和小型猪之间生产性能差异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76.
蔡爱军  马子川  刘敬泽 《生态学报》2007,27(10):4240-4246
比较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α-MnO2和δ-MnO2的界面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BSA在两种MnO2颗粒物表面有明显的吸附,且δ-MnO2比α-MnO2对BSA的吸附能力略强。pH3.8~8.0范围内,BSA在α-MnO2和δ-MnO2上的吸附率随pH的升高而减小,pH3.8条件下,α-MnO2上的吸附率为88.2%,δ-MnO2上的吸附率为94.0%。BSA在α-MnO2和δ-MnO2上的吸附量均随BS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小。BSA在α-MnO2上的吸附具有很高的不可逆性,δ-MnO2上的吸附完全不可逆。吸附过程中BSA发生解螺旋作用,引起结构熵增大。  相似文献   
77.
黏土矿物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规律及竞争吸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等温吸附法,研究了重金属铜、铅、镉、镍在膨润土中的吸附特征,发现膨润土对铜、铅的吸附明显强于镉、镍,吸附强度大小顺序为Pb2 >Cu2 >Ni2 >Cd2 。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对这4种金属离子等温吸附的拟合均呈极显著关系。Pb2 、Cd2 、Ni2 分别与Cu2 的双组分竞争吸附表明,黏土矿物对4种离子具有"选择性吸附"。在Pb2 、Ni2 、Cd2 的存在条件下,黏土矿物对Cu2 的吸附产生不同程度的下降;100mg/LCu2 对Pb2 的影响不大,但可完全抑制Ni2 、Cd2 的吸附。建立了IAS和LCA模型来预测Pb2 与Cu2 的双组分竞争吸附,并对LCA模型进行修正,提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竞争吸附模型。文章最后用LCA修正模型对Pb2 与Cu2 的双组分竞争吸附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78.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的洗脱率、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经ZTC澄清剂澄清后的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提取液40 mL(6.57 mg/mL)上大孔树脂柱(R25 mm×H100 mm,干重6.0 g),用蒸馏水80 mL、50%乙醇100 mL依次洗脱。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富集于50%乙醇洗脱液部位,洗脱率达80%以上,干燥后总固物中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纯度可达26.1%,达到较好的纯化目的。  相似文献   
79.
催乳素受体基因与羊驼繁殖性能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氯仿/异戊醇法制备羊驼血液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首次扩增出羊驼催乳素受体基因(prolactin receptor gene,PRLR)exon8-exon9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DQ198164),该片段长度为622bp。通过NCBI blast(http://www.ncbi.nlm.nih.gov/BLAST/)比较,结果表明:该序列包括exon8的82bp、intron8全序列472bp和exon9的68bp。同源性比较发现,羊驼PRLR基因exon8和exon9核苷酸序列与其它哺乳动物的相应区域的同源性特高,均≥92%;同时还发现羊驼exon8引物后第19个碱基为G,而其它哺乳动物(猪除外)均为A,猪则是在羊驼exon8引物后的第34个碱基处由G变为A,通过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这种单碱基的突变使得羊驼与其它哺乳动物相比,该处的氨基酸由亮氨酸取代了异亮氨酸;在羊驼exon9引物前第22个碱基处也发生了A-G碱基替换现象,但这个碱基的突变发生在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上,编码的氨基酸均为脯氨酸。在这些动物中只有羊驼为单胎动物,羊驼exon8核苷酸序列中A-G的碱基替换并引起编码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是否与羊驼繁殖性能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0.
介绍并比较探讨了生物类相关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涉及的3个相似方程:微生物细胞生长动力学中的莫诺方程、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米氏方程、吸附分离过程中的等温吸附方程,以供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