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He—Ne激光对小麦幼苗增强UV—B辐射损伤的修复效应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采用 He- Ne激光辐照对增强 UV- B辐射后小麦幼苗的损伤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小麦种子在盛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 2 5℃下进行萌发。萌发后小麦幼苗在光合有效辐射 (PAR)为 2 2 0 μmol· m- 2 · S- 1的光背景下 ,经 1 0 .0 8k J·m- 2 · d- 1的增强 UV- B辐射 ,然后再用 5m W· mm- 2的 He- Ne激光进行辐照。通过小麦幼苗丙二醛 (MDA)、抗坏血酸 (As 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紫外吸收物含量及活性的变化 ,测定了 He- Ne激光对小麦 UV- B损伤修复的作用。结果显示 ,MDA、SOD、As A和紫外吸收物的变化同小麦幼苗损伤修复的能力相关联。He- Ne激光辐照可使 UV- B辐射后小麦幼苗 MDA的含量明显减少、As A含量明显增加、SOD活性增强及紫外吸收物含量显著增加。说明增强 UV- B对小麦幼苗生理水平的辐射损伤 ,能够被一定剂量的 He- Ne激光辐照而得到部分修复。但是 ,采用同等波长和功率的红光照射 ,其 MDA、SOD、As A和紫外吸收物均无明显变化 ,证明激光的促进修复作用并非由激光的光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102.
营养盐因子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营养盐因子对细基江蓠繁枝变种的氮、磷吸收速率的影响。分别进行了营养盐浓度与温度双因子试验,氮磷比与荧 浓度双因子试验肽不同化合态氮比例单因子试验。(1)氮、磷的吸收速率随营养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氮的吸收速率在21℃,总氮浓度为100μmol/L时最大,达2.58μmol/(g.h);磷的吸收速率在31℃,总磷为6.3μmol/L时最大,达0.17μmol/(g.h),温度与营养盐浓度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2)当氮浓度一定时,环境氮磷比对氮的吸收率无显著影响,但对磷的吸收速率有显著影响,藻中收的氮磷比随环境氮磷比的不同而变化,(3)对3种不同化合态氮的吸收速率与培养液中各种氮占总无机氮的比例呈正相关,当三比例相同时,对NH4^ -N、NO3^--N格NO2^-析吸收分别占总吸收氮的40.7%、28.5%和30.8%。  相似文献   
103.
104.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法(ICP-MS)、原子荧光法(AFS)和原子吸收法(AAS)对不同品种灵芝子实体中的生物必需微量元素、有毒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营养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砷、镉、汞相比,在所有品种的灵芝中重金属铅的含量相对较高,但是在对全国各地收集的灵芝及其培养基分析,灵芝对铅没有生物富集的作用。另外,灵芝粗多糖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提取用的灵芝子实体,其中铅和砷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其安全性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5.
近些年来,人们对植物营养性状的遗传学背景日益了解,特别是磷素营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磷素营养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从植物体内调控磷吸收利用的相关QTLs定位,缺磷诱导的基因表达,植物体内的磷调控系统,磷转运子及与磷有关的突变体的研究作一概括。  相似文献   
106.
家兔肋胸膜淋巴孔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燕园  李继承 《动物学报》2002,48(6):797-803
为了研究成年家兔肋胸膜淋巴孔的超微结构与三维构形 ,作者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成年家兔肋胸膜淋巴孔进行观察 ,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胸膜淋巴孔作图像数据化处理 ;NaOH溶液消化间皮细胞 ,裸露间皮下结缔组织和筛斑 (maculacribriform)。发现肋胸膜立方形间皮细胞 (cuboidalmesothelialcell)之间有圆形或椭圆形的胸膜淋巴孔 (pleurallymphaticstomata) ,其平均面积和平均密度分别为 :7 2 0± 3 6 9μm2 和 1 2 1±0 72个 / 0 0 1mm2 。扁平形间皮细胞表面未见淋巴孔。胸膜淋巴孔籍胸膜下小管与毛细淋巴管相通。仅在立方形间皮下结缔组织中发现有筛斑。肋胸膜上还可见闭合淋巴孔 (closedlymphaticstomata)和由巨噬细胞组成的乳斑 (milkyspot)。覆盖在肋骨上的胸膜无淋巴孔分布。家兔胸膜淋巴孔通过胸膜下小管与淋巴管直接相连 ,形成从胸膜腔至脉管系的惟一直接通路。  相似文献   
107.
植物铁富集的基因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铁吸收的生理生化机制出发 ,对铁吸收中的相关基因进行分析 ,进而探讨这些基因的潜在利用价值 ,以此来说明基因工程获得富铁植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外源DNA在体内的吸收与降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源DNA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降解研究已经受到了关注[1、2 ] 。由于基因治疗与DNA疫苗的飞速发展 ,经常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外源的DNA导入到动物体 ,然而对于它们的吸收与降解机制到目前为止仍然不是十分清楚。用基因治疗疾病时 ,须解决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降解问题 ,尤其是大量外源DNA质粒在动物体内的吸收与降解问题。外源DNA的吸收与降解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 ,目前主要集中在肠胃道吸收降解和细胞吸收降解两个方面。1 .外源DNA在肠胃道中的吸收与降解最有可能让外源DNA进入动物体的就是肠胃道 ,在每天的进食中 …  相似文献   
109.
对造纸工业常用的 1 0种植物原料 ,采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微分脉冲吸附溶出伏安法 ( DPS) ,对其中的金属离子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各种植物所含的金属元素种类和含量不同 ;同一大类的植物其所含的金属元素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0.
金鱼对铅和镉的吸收蓄积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研究了铅、镉暴露实验中金鱼不同器官经有收积累铅、镉的过程及蓄积量。结合到金鱼鳃上的铅、镉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铅0.9424mmol/kg干重;镉17662μmol/kg条件稳定常数logK为:铅7.80;镉6.38。Hill结合特征常数为:铅1.012;镉1.175,表明金鱼鳃上仅有一种类型的Pb^2 或Cd^2 结合位点。鳃中铅、镉含量与血液含量以及血液铅、镉含量与肾、肝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肾脏对铅、镉的蓄积量高于其他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