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37篇
  免费   1044篇
  国内免费   4683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71篇
  2022年   455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448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411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483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708篇
  2011年   846篇
  2010年   776篇
  2009年   830篇
  2008年   1095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726篇
  2004年   757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623篇
  2001年   562篇
  2000年   404篇
  1999年   432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326篇
  1996年   349篇
  1995年   280篇
  1994年   332篇
  1993年   269篇
  1992年   226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质粒pYX382用xbaI和EcoRl切下插入的TGFa—PE40融合 基因片段-连接到可表达载体pCB604的XbaⅠ/EcoR Ⅰ位点中,构建成新的重组质粒p2x—TP1。P2x—TP1转化E.coli BL2l感受志菌后,在ⅠPTG诱导下Ⅰpp启动子转录表达TGFα—PE40融合蛋白。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沉积在细胞内。融合蛋白表达量的高低与诱导时的细胞密度,诱导的温度以及培养基有关。在一定范围内与诱导剂的剂量以及诱导时间的长短无关。P2x—TPl重组质粒在工程菌中的表达TGFα-PE40融合蛋白量约为50mg/L。  相似文献   
172.
脑蛋白聚糖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蛋白聚糖研究的新进展张立萍(陕西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中心,西安710068)关键词蛋白聚糖,核心蛋白,糖胺聚糖蛋白聚糖(PG)是一类大分子的复合多糖,由核心蛋白与糖胺聚糖(GAG)组成。近来,脑PG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表明脑组织中含有硫酸软骨...  相似文献   
173.
大鼠心脏血压超负荷诱导左心室HSP70基因表达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黄生宁  杨鸿 《生理学报》1994,46(4):333-337
本工作应用热休克蛋白70(HSP70)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测定了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后左心室HSP70mRNA的水平。结果表明:大鼠腹主动脉缩窄后4h,动脉血压已明显升高,并持续在高水平上;大鼠左心室重/体重比在第三天开始增加,然后持续升高,第4周时比对照组增加59%;左心室HSP70mRNA在腹主动脉缩窄后4h已明显升高,1d,2d,1w均维持在高水平,1w后逐渐消失。实验结果提示:大鼠心肌负荷增加早期,左心室HSP70mRNA表达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74.
植物的热激蛋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和讨论植物热激蛋白的产生和分布、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5.
野生大豆种子蛋白含量差异的生理及结构基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子显微镜、蛋白及酰脲含量测定等技术,对高蛋白含量(50.7% )的50359 和低蛋白含量(40.8% )的50305 两个野生大豆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积累的速率、蛋白组分合成的起始时间、蛋白体发育的进程以及幼茎的酰脲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大豆50359的高蛋白含量是与其种子发育过程中较高的植株酰脲含量、较早较快的贮藏蛋白合成及积累速率,液泡中高效的蛋白贮藏方式以及蛋白体在子叶细胞中占有较大体积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76.
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的方法,测定了小麦3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A型、E型、T型)及其相应同核保持系萌动胚及动幼芽可溶性蛋白。发现雄性可育系等电点(pI)为4.90的蛋白质成数量高于相应的不育系;pI为6.85的蛋白质可能是T型细胞质基因表达的结果;pI为7.6的蛋白质可能为津丰A不育系特有的区带。表明细胞质来源不同的不育类型,其萌动胚及动芽可溶性蛋白等电聚焦电泳图谱差异明显,有可能作为鉴别它们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7.
在克隆了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 病毒(PVY)和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的外壳蛋白基因的基础上,构建同时包含PVX和PVY 与PVY 和PLRV 两个外壳蛋白基因植物表达框架的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烟草(Nicotianatabacum )和生产上常用的几个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优良品种:“Favorita”、“虎头”、“克4”。经PCR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上,得到批量转基因植株。在转PVX+PVY 外壳蛋白基因的烟草上接种PVX (5 μg/m L)、PVY(20 μg/m L)病毒,得到有一定抗性的植株  相似文献   
178.
179.
人脑髓鞘碱性蛋白cDNA体外扩增、克隆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人脑cDNA文库中扩增出600bp的髓鞘碱性蛋白(MBP)cDNA片段,与载体pGEM-3Zf(+)平端连接.重组质粒DNA转化宿主菌JM109,在含X-gal和IPTG的平板上直接筛选阳性克隆.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成套引物扩增鉴定证明,该克隆含有7个外显子的21.5kD人脑MBP全长编码序列.  相似文献   
180.
新型双分子细胞因子融合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细胞因子通过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在体内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利用细胞因子的这一特点,近年来国内外设计并构建了新型的第二代细胞因子,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将两种细胞因子合二为一,使之成为具有多功能的嵌合蛋白新品种,为细胞因子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