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61.
泛醌类化合物(简称UQ)是生物体内的一类非极性化合物,在电子传递及氧化磷酸化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已普遍将它作为酵母化学分类的一种指标。泛醌作为分类指征的基础在于其异戊烯基侧链单元的长度。存在于酵母细胞中的泛醌类型通常为UQ_6、UQ_7、UQ_8、UQ_9、UQ_(10)。目前,对酵母菌泛醌类型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2.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吡咯喹啉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测定吡咯喹啉醌(PQQ)的分析方法。方法:将PQQ标准品及发酵制备的PQQ结晶粉末溶于10 mmol/L Na OH溶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采用Waters XBridge C18(4.6 mm×150 mm,5μm)作为分离柱,用甲醇-水(用三氟乙酸调节p H值为1.0)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于室温下检测PQQ,检测波长为365.8 nm。结果:检测得PQQ标准品的保留时间约为7.8 min,在0.031 25~1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在0.9999以上,平均回收率为98.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PQQ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是一种可靠的PQQ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3.
高娟  曾英  卢山 《植物学通报》2010,45(6):751-759
异戊烯基转移酶(prenyltransferase)催化异戊烯基转移至异戊烯单元、芳香环或蛋白质上。芳香族异戊烯基转移酶将异戊烯单元融入含有芳环的化合物,从而形成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各类活性分子,如泛醌、质体醌、维生素E、异戊烯黄酮类以及真菌代谢物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和真菌芳香族异戊烯转移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包括膜结合的参与质体醌生物合成的homogentisate solanesyltransferase、参与维生素E生物合成的homogentisate phytyltransferase、类黄酮异戊烯转移酶(flavonoid prenyltransferase)和可溶性的真菌吲哚异戊烯转移酶等。  相似文献   
164.
为了了解8-羟基喹啉(8-Hydroxyquinoline)和对苯二酚(P-hydroquinone)对蚕豆、洋葱和大蒜几种实验室常用植物有丝分裂材料根尖细胞中期分裂指数的效应.应用不同浓度的8-羟基喹啉和对苯二酚(0.002mol/L、0.004mol/L、0.006mol/L、0.008mol/L)分别处理3种植物根尖细胞.结果表明,8-羟基喹啉在0.004mol/L时处理洋葱和大蒜根尖,中期分裂指数较高:对苯二酚在0.004mol/L时处理蚕豆根尖,中期分裂指数较高;而对苯二酚处理洋葱和大蒜根尖时最佳浓度是0.008mol/L.该浓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5.
吡咯喹啉醌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咯喹啉醌(PQQ)是一种较新近发现的氧化还原酶的辅酶,对微生物及动植物均具有重要生理作用。已知能产生PQQ的生物仅限于某些革兰阴性细菌,已分离得到几种不同来源的PQQ生物合成基因,其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性。PQQ的生物合成涉及4~7个基因,这些基因一般成簇排列。业已证明,谷氨酸和酪氨酸是PQQ合成的前体物质。对各个基因的功能已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PQQ的生物合成途径还尚未阐明。  相似文献   
166.
丝状真菌AL18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建立起产苝醌类光敏剂丝状真菌AL18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预处理方式、渗透压稳定剂和酶解条件对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的影响。结果: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最佳条件是用0.3%的β-巯基乙醇预处理15 min,酶解液以0.6 mol/L的MgSO4·7H2O作为渗透压稳定剂,0.02 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为5.8,纤维素酶:蜗牛酶=2:3,酶的总浓度为15mg/mL,36℃酶解2h;以0.6mol/L的蔗糖作为再生培养基的渗透压稳定剂。结论: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可分别达到1.42×107/mL和3.2%。  相似文献   
167.
首次在铂丝新生表面上形成了碘-聚吡咯双层脂膜,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碘掺杂浓度对双层脂膜I-V特性的影响。用此法所得到的铂支撑双层脂膜十分稳定,可进一步用于生物传感器及分子电子器件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8.
为研究一株丝状真菌AL18产苝醌类光敏剂的液体发酵工艺.以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为发酵培养基,采用单次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液体摇瓶培养条件对苝醌类光敏剂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体摇瓶最适培养条件为250ml三角瓶装液量40ml,接种量7.5%,接种种龄40h,初始pH5.75,摇床转数180r/min,30℃振荡培养48h.在此培养条件下,采用单因素法筛选了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和无机离子,选用L9(34)对筛选到的绵白糖(A)、蛋白胨(B)、蚕蛹粉(C)、CuSO4·5H2O(D)进行了正交试验.经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L,绵白糖30g/L,蛋白胨3g/L,蚕蛹粉12.5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镁0.5g/L,硫酸铜0.05g/L,VB1 100mg/L.对此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了5次验证实验,苝醌类光敏剂的平均产量为1.21g/L.  相似文献   
169.
中国千金藤属植物化学分类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各结构类型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在千金藤属植物中的分布规律及千金藤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在较原始的类群中,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和数量均较少,而在较进化的类群中内,其结构类型得到较大的发展,化合物的数量也相对增多,显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及数量与属内植物群的进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一些结构类型特化的生物碱和在植物界中分布极为狭窄的化学成分对亚属下各植物组的划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0.
【背景】喹啉是一类高毒、致癌且难降解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本实验室建立了一个长期高效运行的反硝化喹啉降解生物反应器。【目的】从反应器进水管富集的生物膜中筛选有氧条件下降解喹啉的菌株。【方法】通过以喹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来富集、分离、纯化菌株;利用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鉴定分离株的系统发育地位;比较不同pH及温度条件下菌株的喹啉降解特性。【结果】经鉴定,4株分离物Q1、Q3、Q7和Q8分别属于Sphingobium、Massilia、Rhodococcus和Dyadobacter属。降解实验表明,以上菌株均能在48 h内实现50 mg/L喹啉的完全去除,但各自表现出不同的降解特性,其中Q1、Q3和Q8在降解过程中都检测到了喹啉降解产物2-羟基喹啉的积累。降解喹啉的Sphingobium、Massilia和Dyadobacter属菌株尚未见报道。【结论】从喹啉降解生物反应器的进水管内分离的4株喹啉降解菌可为设计处理含喹啉工业废水的反应器提供新菌种资源,对于完善喹啉生物降解机理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