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31.
不同预处理对鹰嘴豆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压片法,以鹰嘴豆根尖为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对二氯苯和8-羟基喹啉等预处理剂对积累鹰嘴豆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的效果,并比较了不同预处理剂对中期染色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剂均能使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中期,但0.1%的秋水仙素溶液进行预处理后的中期分裂相,染色体粗短,分散度不理想;0.006 mol/L的8-羟基喹啉溶液进行预处理后的鹰嘴豆中期染色体形态不清晰,边缘缺失;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4 h处理后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背景清晰,缢痕明显,分散度较适宜,适合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32.
多组分反应(Multi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s,MCRs)是将三种或三种以上的相对简单的原料加入"一锅煮"反应中,不经过中间体分离而直接得到结构复杂的分子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原料易得、环境友好等优点。多组分反应发展至今,已经在包括药物合成的多个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吡咯衍生物作为一类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有着重要生物医药价值和材料科学价值的重要化合物,其合成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用于合成吡咯衍生物的多组分反应也不断地被报道。多组分反应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吡咯合成路线中取代基引入的问题并能提高反应收率,为吡咯衍生物的合成与研究带来便利。本文从合成方法上概述了近年来多组分反应在吡咯合成中的应用,为合成已有吡咯衍生物和探寻全新结构的吡咯衍生物提供合成方法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3.
研究了不同提取方法,不同细胞裂解剂和醌还原酶(QR)反应液的培育时间对QR法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芥蓝组织用磷酸缓冲液(5mmol/LK2HPO4-KH2PO4,1mmol/LEDTA,pH7.6)提取效果良好,与常用的三元试剂提取法效果相当。这种方法简单而有效,优于其他有机溶剂提取法。0.4%乙基苯基聚乙二醇(NP40)可以替代细胞裂解剂——0.8%毛地黄皂苷用于QR分析,且效果良好,QR反应中反应液的培育时间以5 ̄10min为宜。  相似文献   
134.
对鸢尾属植物及近缘植物射干种子中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药理研究进行了综述,这些植物的种子所含化学成分以醌类、酚类等为主,其中一些具有显著药理活性,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5.
用调制叶绿素荧光研究了对苯醌(1,4-benzoquinone,BQ)和二溴百里香醌(2,5-dibromo-3-methyl-6-isopropyl-1,4-benzoquinone,DBMIB)对蓝细菌Synechocystissp.PCC6803状态转换的作用。BQ和DBMIB是质体醌(PQ)的类似物,两者均可充当PQ的电子受体。其中,DBMIB能够和细胞色素b6f的Qo位点特异结合。在没有作用光的情况下,BQ诱导暗适应的蓝细菌进入状态Ⅰ;相反,DBMIB诱导Syne鄄chocystis6803向状态Ⅱ转换。据此提出,在生理状态下蓝细菌根据PQ库的氧化还原状态调节状态转换;细胞色素b6f参与此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36.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生物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4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生物碱、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醌及苯甲酸衍生物的生物合成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对菲醌在细胞毒、抗氧化、抗炎、抗菌和CD45抑制剂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取代基对其活性的影响,以及菲醌的天然来源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8.
天然来源萘醌及其人工衍生物抗癌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按化合物结构类型,简要综述了源于天然的萘醌类及其人工衍生物抗肿瘤剂的新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9.
【目的】利用山梨糖脱氢酶醌酶活性从氧化葡糖杆菌H24中分离PQQ生物合成基因簇。【方法】利用ptsG位点整合sdh基因的大肠杆菌JM109作为宿主菌构建了氧化葡糖杆菌H24的基因组DNA文库。通过山梨糖脱氢酶活性检测,从文库中筛选具有PQQ合成能力的单菌落并进行亚克隆。【结果】从氧化葡糖杆菌H24的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山梨糖脱氢酶活性的单菌落,亚克隆后序列分析显示插入片段全长5400bp,对应5个编码框(pqqABCDE),与其他细菌PQQ生物合成基因簇有很高的序列同源性。【结论】利用山梨糖脱氢酶醌酶活性成功从氧化葡糖杆菌H24中分离克隆得到了PQQ生物合成基因簇pqqABCDE。  相似文献   
140.
丹参醌化合物结构特征与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氢丹参醌I和丹参醌Ⅱ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及构效关系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抗氧化剂与油脂中碳中心自由基 (R· )复合成稳定自由基 (AH -R· ) ,可能是丹参醌抑制或阻止油脂氧化酸败的主要途径 ,双氢丹参醌I也可借助释放活泼H(本身转化成稳定自由基A· )有效清除R·。丹参醌分子本身的化学活性和对应的AH -R·与A·的稳定性对此类抗氧化作用有重要影响。AH -R·和A·中自旋集居分布 ,对比较抗氧化剂的相对活性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电子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