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0篇
  免费   1191篇
  国内免费   2056篇
  2024年   131篇
  2023年   384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421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67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14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492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35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85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特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9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检者脑CT灌注成像检查数据,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特征,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CT灌注成像对抑郁症的诊断效能。随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其中包括连线检测(TMT)、视觉再生测验(VRT)、言语流畅性测验(VF)、数字广度测验(DST)以及数字符号测验(SDMT),并分析脑CT灌注成像与抑郁症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rCBV、rCBF、MTT、TIP、右枕叶、左枕叶、右颞叶、左颞叶、右顶叶、左顶叶CT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右额叶、左额叶CT值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90例抑郁症患者经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后分数均>20分,确定存在抑郁症状,脑CT灌注成像与HAMD评分诊断抑郁症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脑CT灌注成像的曲线下面积为83.89,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2.53%,HAMD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84.26,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7.57%;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连线提笔数、连线错误数、视觉再生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连线、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连线提笔数、连线错误数、视觉再生与脑CT灌注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连线、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与rCBV、rCBF、MTT、TIP、右枕叶、左枕叶、右颞叶、左颞叶、右顶叶、左顶叶CT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连线与右额叶、左额叶CT值呈负相关(P<0.05),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与右额叶、左额叶CT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与健康群体呈现差异,其中右额叶、左额叶差异情况最为显著,提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大脑额叶功能改变,另外,抑郁症患者的大脑额叶功能与认知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2.
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基因是杆状病毒的非必需基因 ,是高度保守的基因。该基因在杆状病毒复制晚期表达产生几丁质酶 ,该酶N端具信号肽 ,中部是酶的活性区 ,C端是酶的内质网结合区。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同时具有内切和外切几丁质酶活性 ,主要功能是水解昆虫体内的组成型几丁质。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对于虫体液化是必需的 ,同时它还是原组织蛋白酶 (pro V Cath)的分子伴侣 ,并与病毒侵染机制相关联。杆状病毒的几丁质酶基因与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可能源于共同的祖先。  相似文献   
103.
用基因定点突变法研究了白细胞介素-2(IL-2)中某些氨基酸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将IL-2中39Met和43Lys分别改为Pro,企图破坏此处α螺旋,突变体的CD图谱和生物活性均,不变,说明此处可能原来就不存在α螺旋.而将52Glu.53Leu,54Lys分别改为Pro后,CD谱发生了变化,生物活性也显著下降。表明这些氨基酸处在α螺旋中,将它们改为Pro后,影响了IL-2的结构,并导致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4.
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的功能和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术聚糖是一种异质多糖,主要由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来源广泛,能将木聚糖水解为木寡糖和D-木糖。该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如可用于纸浆的漂白以减少环境污染,也可将造纸工业及农业废料中的木聚糖转化为D-木糖。  相似文献   
105.
白细胞介素-2受体γ链(interleukin-2 receptorγchain,IL-2Rγc)是约3年前发现的IL-2受体亚单位之一,它不但参与高、中亲和力IL-2R的形成,而且作为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成员参与IL-4、IL-7、IL-9和IL-15受体以及可能的IL-13受体功能性复合物的形成.IL-2Rγc基因结构与功能和蛋白质分子结构以及染色体定位已阐明.IL-2Rγc及信号传导的异常导致人类X染色体连锁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X-linked 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XSCID).因此,阐明IL-2Rγc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生物学作用,对了解淋巴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分化成熟、免疫应答及其调控等问题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本文讨论了一类具有Holling功能性反应的生态系统得到(1)的极限环存在和唯一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7.
张宏亮  王顺年 《蛇志》1996,8(1):10-12
本文介绍眼镜蛇毒注射液经大动物(狗)的长期毒性试验,各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及用药前自身比较,经方差分析,各动物体重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对大动物血常规的影响,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对大动物肝、肾功能的影响,亦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对动物器官组织结构与细胞形态光镜下观察,未见有明显的病理改变,良好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108.
Tenascin-C(TN-C)是由单基因编码的细胞外基质糖蛋白分子.在动物胚胎发育多种组织中表达,有复杂的分子结构.TN-C在动物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迁移有关,并参与外周神经系统的再生.TN—C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相互作用发挥其功能,目前发现的TN-C受体有Integrin的若干亚型和AnnexinⅡ等.本文将对TN—C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受体研究进展简述.  相似文献   
109.
双歧杆菌乳剂对正常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歧杆菌乳剂对正常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解放军150医院洛阳471031徐禹林,郭军凌近年研究表明,双歧杆菌活菌制品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可明显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功能。红细胞膜表面的C3b受体(CR1)具有免疫粘附特性,籍此与白细胞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将诱变的αCD3杂交瘤(TK~-)与PD4杂交瘤(HGPRT~-)融合,获得分泌双功能抗体(BsAb)的四体杂交瘤C3.BsAbC3可分别与CD3分子及胃癌相关抗原P40反应.体外杀伤试验证实,当效靶比为40:1,BsAbC3浓度为1mg/L时,其杀伤效应可达77.6%.该杀伤效应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仅P40阳性表达的靶细胞可被溶解,体内杀伤试验证实,裸鼠接种胃癌细胞后5d,以BsAbC3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经局部皮下注射处理,可使移植胃癌完全消退(5/5).这一明显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局部注射途径有关,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