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81.
Comparisons between competing and non-competing sunflower (Helianthus annuus L.) populations demonstrate pronounced effects of density on plant height growth, height-to-crown width ratio, and s popuiaUon's height inequal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non-destructive measurements of height and the prolected crown area of sunflower plants were taken at seven times from emergence to fruit maturation in even-aged monospeclflc stands with initial densities of 1, 4, 16, and 64 plants/m^2. The mean height of populations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population density; the height Inequalities of uncrowded populations decreased during stand growth, whereas the height inequaiiUes of crowded popuisUons decreased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during stand development. The interindlvid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elative height growth rate and height within uncrowded populations becam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during population growth, whereas these relationships were negative first and then became positiv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rowded populations. In the uncrowded populations, the static Interindlvld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eight-to-crown width ratio and volume was positive, whereas for the crowded population these relationships became negative with increasing competition for light.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plastic responses of plant height and height-to-crown width ratio to light competition will become more Intense with increasing competition Intensity. 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study argue strongly for the Importance of size-dependent Individual-level plastic responses due to size-asymmetric light competition In generating the variations in population height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以观赏向日葵品种‘富阳'为供试材料,通过MS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初步建立了适宜观赏向日葵无菌苗增殖、生根和离体成花培养条件.结果表明,MS+低浓度BA对无菌苗增殖效果较佳,丛生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0.05 mg/L BA;无菌苗生根率受营养水平影响,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MS;在离体条件下,低浓度BA可延缓植株衰老促进开花,最适开花培养基为MS+0.05 mg/L BA.花芽分化受GA3和PP333所抑制.本研究可为观赏向日葵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转基因植株性状鉴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3.
陈红岩 《植物杂志》2010,(10):66-67
1510年9月,一支西班牙探险队在南美洲发现了他们从未见过的奇观:无数硕大的金黄色花朵开满山野,花盘都朝着太阳的方向!他们认为,这是上帝创造的神花,并立即着手将它引种到欧洲——向日葵,一种平凡而高贵的植物,从此登上了人类文明的舞台。  相似文献   
84.
[目的]筛选高效拮抗向日葵菌核菌的细菌菌株,为开发防治菌核菌病害、提高向日葵产量的生物菌剂提供菌种资源。[方法]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小麦秸秆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分离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细菌菌株;采用纤维素降解菌与菌核菌的平板对峙方法,进一步筛选拮抗菌核菌的菌株;利用16S rDNA序列鉴定菌株、PDYA平板对峙实验检验上述所选拮抗菌株的抑菌谱;采用离体向日葵新鲜叶片、草炭土基质盆栽实验,观察拮抗菌菌株抑制菌核菌生长的能力;温室盆栽和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其防治向日葵菌核菌病害、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的效果。[结果]筛选了一株高效抑制菌核菌的细菌YC16,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YC16菌株能够抑制8种病原真菌生长,包括齐整小核菌、腐皮镰孢菌、尖孢镰刀菌、稻梨孢、辣椒疫霉、镰刀菌、尖镰孢黄瓜专化型和向日葵菌核菌;抑制菌核菌感染叶片,抑制率达到了80.42%;抑制盆栽基质中菌核菌的菌丝生长,基质表面菌丝密度比对照减少了50%以上。盆栽接种YC16的向日葵生物量比对照提高54.9%,田间向日葵接种YC16菌剂对菌核菌引发的盘腐病防治效果达39%-100%,产量提高24.4%-30.2%。[结论]YC16生物菌剂施用于土壤,能够有效防治向日葵的茎腐病和盘腐病,展现了防治向日葵菌核病和提高产量的双重效果,是一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高效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85.
采用连作重茬含向日葵列当的土壤,进行不同列当抗性向日葵品种苗期盆栽试验,调查播种后第30、50和70天向日葵幼苗根系列当的寄生率、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量及株高,并测定其叶片丙二醛(MDA)、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向日葵品种苗期对列当抗性明显不同,其中油葵品种‘T012244’和‘MGS’对向日葵列当寄生免疫,‘S31’和‘白杂9号’为高抗,而‘星火大白边’和‘白杂6号’为敏感。列当寄生后明显抑制敏感品种向日葵幼苗生长,而对免疫品种和高抗品种的影响较小。列当寄生后的敏感性品种‘星火大白边’幼苗叶片MDA含量迅速上升,PAL活性也大幅度增加,列当对幼苗生长伤害加重;而苗期免疫品种"T012244"和高抗品种"S31"MDA含量下降,PAL活性则变化不大。随接种时间延长,不同抗性向日葵品种苗期SOD、POD和CAT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免疫品种的保护酶活性变化幅度大于敏感品种,说明列当寄生对敏感向日葵品种造成了逆境胁迫,诱导其幼苗叶片保护酶系统产生防御响应。  相似文献   
86.
向日葵种质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向日葵种质‘阜8321,的114份单株为材料,利用23对引物进行SSR分析.结果表明,23对引物扩增共获得57条带,其中24条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42.11%.聚类分析显示114个个体间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相似系数为0.86~1.00,在遗传相似系数0.87附近,可将114份单株分为两个类群,第一类群包括4份样品,其余110个单株为第二类群.PopGen 3.2软件分析得出种质内个体间平均有效基因位点数、平均香农指数和位点预期杂合度分别为1.4682、0.4078和0.2606.说明该种质个体间SSR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异质型种质,在繁种更新中应注意维持其遗传完整性.  相似文献   
87.
采用HKG (HCI-KOH-Giemsa)法对内葵杂3号三交种染色体进行了C-分带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每条染色体至少都有一条C-分带,染色体组共有62务C-分带,以中间带和着丝点带为主,中间带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短臂上;C-分带强弱差异明显,其中46条强带,16条弱带.Giemsa C-分带带型公式为:2n =2x =34 =8I++3T++5I+I+T++4C +2CI+4CI+ +3CI+ +I+T++CT++2CT+.每条染色体都显示出显著的带纹特征,因此,利用Giemsa C-分带方法可以将向日葵的每条染色体区分开.  相似文献   
88.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的生育期模拟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和马铃薯间作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一种重要种植方式,准确模拟其间套作的发育时期对评价和优化间套作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以生理发育时间为基础建立了向日葵和马铃薯单作、间作的生育期模拟模型,并利用2010-2011年的大田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生育期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播种—出苗期、出苗—开花期、开花—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的均方差根(RMSE)分别为1.2、2.9、2.4和2.6d,误差<5%.模型既有较强的机理性,又有较好的适用性,为探索间套作条件下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了良好工具.  相似文献   
89.
向日葵是世界各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供食用的重要经济作物。向日葵列当是危害向日葵生长极为严重的一类草害,在全球均有发生,且列当种子生活力极强,难以根除。向日葵列当研究和抗列当向日葵育种是农业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向日葵列当的生物学特性、寄生与传播特点、为害症状、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近来年抗列当向日葵分子育种研究进展,并对抗列当向日葵育种研究发展前景作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0.
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向日葵生长和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O^3-N(NN)处理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重显著高于NH4^ -N(AA)处理,施用NO3^--N的植株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和较低的气孔导度(C8)、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不同处理之间Fv/Fm没有显著差异,NN处理的植株PSⅡ线性电子传递量子效率ФPSⅡ、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和表观光合电子传递效率ETR都显著高于AA处理的植株;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则明显低于AA处理的植株。碳同化受到抑制是NH4^ -N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