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文记述了近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发现一种严重为害向日葵的姬花蚤属1新种──杨氏姬花蚤Mordellistena(s.str.)yangi,sp.n.,还简述其生物学习性,同时记录了姬花蚤属1中国新记录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馆。  相似文献   
122.
迄今,有关向日葵离体雌核发育的研究,仅蔡得田与周嫦(1983)、Gelebart与San(1987)由未传粉子房培养分别得到单倍体小苗和植株,而在未受精胚珠培养方面,阎华等对诱导胚状体形成的因素作了大规模研究,但未继续研究其植株再生问题。我们在上述基础上,经过三次重复实验,建立了向日葵未受精胚珠培养再生单倍体植株的技术流程,使其进一步用于育种及细胞工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3.
向日葵胚囊的超微结构和雌性生殖单位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向日葵胚囊中卵细胞、助细胞与中央细胞开花前和传粉后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着重报道了不同发育时期这三种细胞之间特定区域的界壁的消长动态。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文献资料探讨了由三者共同组成“雌性生殖单位”以适应受精作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4.
三种蜂花粉主要营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种蜂花粉含有18种水解后的氨基酸、17种游离氨基酸、12种微量元素和8种脂肪酸。在荞麦和向日葵花粉中,山嵛酸是主要成分,分别为61.162、64.289%。南瓜花粉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77.073%)。它们有1个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还有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等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125.
李金玉  康振生 《真菌学报》1996,15(3):178-181
利用电镜技术研究了内吸杀菌剂甲霜对向日葵霜霉菌在寄主向日葵上发育的影响,观察发现甲霜引起病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病菌胞间菌丝细胞内液泡,电子致密体增加,线粒体肿胀畸形,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地加厚,部分极度加厚的细胞壁构成了假膜,并且在菌丝上还有不规则的突起形成,病菌吸器外间质明显不规则地变宽,其中充满大量电子致密度高的物质;部分吸器体不能正常扩张膨大,发育受阻而成畸形,向日葵霜霉菌的以上变化导致菌丝细胞  相似文献   
126.
为揭示向日葵对镍胁迫的响应机制,该文以向日葵幼苗为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探索了重金属镍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镍胁迫(≤10 mg·L~(-1))有利于幼苗的生长,高浓度的镍胁迫(≥50 mg·L~(-1))对幼苗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镍胁迫浓度的逐渐增加,向日葵幼苗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较大,其中叶绿素、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均在1~10 mg·L~(-1)时呈现上升趋势,在50~100 mg·L~(-1)时呈下降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这表明向日葵幼苗对低浓度(1~10 mg·L~(-1))镍胁迫能够通过自身调节,增加POD、Pro和MDA等物质的含量来提高对生态环境的抗逆能力,说明向日葵幼苗对重金属镍具有一定抗性;而高浓度(50~100 mg·L~(-1))镍胁迫会破坏其自身防御系统,从而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7.
该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选育的3个向日葵品种‘NKZ4’、‘NK244’和‘NK175’为试验材料,于2014和2015年在陕西武功、山西介休、内蒙古呼和浩特、辽宁沈阳、吉林长春、新疆乌鲁木齐和黑龙江齐齐哈尔7个不同生态条件的向日葵主产省区种植,测定各种植区主要环境气候因子以及各品种籽粒中油酸等脂肪酸组分含量,分析向日葵籽实油酸含量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规律,并确定关键影响因子,探究气候因子对向日葵油酸形成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不同生态区间向日葵品种籽实的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其油酸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2)气候因子中日照时数、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最低气温、日均气温4个因子与向日葵油酸含量密切相关。(3)在向日葵各生育阶段和全生育期,籽实油酸含量与日照时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现蕾 开花阶段,油酸含量与平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开花 成熟阶段和全生育期,油酸含量与日均最低气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向日葵籽实油酸含量受种植区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气温影响最大,日均最高气温、日均气温升高5 ℃,籽实油酸含量由20%可上升至40%。  相似文献   
128.
向日葵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是世界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近几年来有关向日葵的研究很多,其中向日葵组织培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向日葵外植体培养、植株再生影响因素、组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9.
段维军  段丽君  陈先锋  蔡磊 《菌物学报》2016,35(12):1503-1513
自进境乌克兰玉米中夹杂的向日葵籽上,采用常规平板分离法获得1株疑似向日葵间座壳菌Diaporthe helianthi的菌株76782-5。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上产生分生孢子器和大量β型分生孢子,但未见有性阶段。经rDNA ITS和β-tubulin基因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该菌株与GenBank中多个向日葵间座壳菌菌株的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位于同一个发育分支。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可侵染向日葵根茎部,引起典型茎溃疡病症状。研究结果表明,进境乌克兰玉米中夹杂的向日葵籽上携带有向日葵间座壳菌D. helianthi,这是我国首次截获该种检疫性真菌。  相似文献   
130.
利用向日葵重组自交系构建遗传图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虎  于海峰  侯建华  李素萍  吕品  于志贤 《遗传》2014,36(10):1036-1042
以向日葵自选系K55为母本、K58为父本杂交组合,通过单粒传得到的187个F5:6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作图材料,联合应用SSR和AFLP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经过78对SSR引物和48对AFLP引物组合选择性扩增,分别得到341和1119条带,共1460条,分别获得多态性条带184条和393条,共577条多态性条带,占所有条带的39.52%。SSR和AFLP标记各有84个和108个多态性标记偏离孟德尔分离比例(P=0.05),共192个偏分离标记。采用JoinMap4.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构建了1张总长度为2759.4 cM、包含17个连锁群、连锁495个多态性标记的遗传图谱,其中偏分离标记170个,标记间的平均图距为5.57 cM。每个连锁群上分布有5~72个标记,长68.88~250.17 cM。本图谱为向日葵永久性图谱,为向日葵重要性状QTL定位和基因克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