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5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7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县级医院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文章从县级医院财政补偿的现状出发,提出了结合服务总量和单位服务量补偿额度的医院基本医疗服务的财政补偿方式,以图合理弥补县级医院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成本的同时,引导和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2.
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80%FC、60%FC、40%FC和20%FC)及施氮(N0 0 g·pot-1、Nl 1.2 g·pot-1、Nm 3.6 g·pot-1和Nh 6.0 g·pot-1)对麻疯树幼苗叶、茎和根部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条件下,麻疯树幼苗茎和根部的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茎部可溶性糖大量积累,叶片中脯氨酸含量也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大幅度上升;Na+、Ca2+和Mg2+在麻疯树幼苗叶、茎和根中大量积累,而K+仅在茎中大量积累,叶片和根部K+含量略微上升.施氮对植株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与干旱胁迫强度和施氮水平有关.在80%FC和60%FC水分条件下,增加N肥施用量能明显促进麻疯树幼苗各组分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在40%FC水分条件下,Nh处理对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促进作用减弱;而在20%FC条件下,Nl处理植株的渗透调节能力较高,Nm和Nh处理对植株渗透调节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甚至转为抑制.  相似文献   
103.
苏北沿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土壤碳循环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可能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和结构,进而影响到大气与土壤间的碳交换。本研究以苏北沿海地区农田、杨农复合经营、杨树纯林以及草地等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OC-VCPN总有机碳仪测定了4种不同土地方式下土壤WSOC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土壤WSOC与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碳(ROC)及理化性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WSOC和TOC、土壤全氮(TN)、ROC呈显著正相关,与碳氮比、pH、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WSOC的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减少,与总有机碳的变化特征一致,在各个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WSOC含量差异不显著;农田和草地的WSOC含量在0~10cm土层与10~25cm土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杨农复合经营的WSOC含量在10~25cm土层与25~40cm土层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他3种类型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4.
密植条件下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群体根冠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用平展大穗型品种鲁单981(Ludan981,LD981)和紧凑中穗型品种鲁单818(Ludan818,LD818),在两种种植密度(60000和90000株/hm2)和两种种植方式(单株和双株)下,研究了密植及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冠层和根系结构与功能以及子粒产量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种植密度增加,冠层垂直分布呈现干重比例权重上移的趋势,根系则呈现下移的趋势.密植条件下,LD981冠层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其根系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冠层,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子粒库容;LD818根系对生长空间更为敏感,冠层对生长空间的竞争强于根系,其群体产量限制因素是单位面积穗数.60000株/hm2下,LD981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冠层竞争,根、冠协调,表现增产;在90000株/hm2下,LD818的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较优,双株种植可缓解其根系竞争,部分改善冠层群体结构质量和功能,根、冠协调,表现增产.  相似文献   
105.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军科  江长胜  郝庆菊  吴艳  谢德体 《生态学报》2012,32(14):4379-4387
以位于西南大学实验农场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通过0—6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及垄作翻耕(LF)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有机碳是土壤总有机碳的主体,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69.56%—95.66%,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分配比例逐渐升高;其次是自由轻组有机碳,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5.03%—26.43%,从土壤表层向下,其分配比例迅速下降;闭合轻组有机碳最低,仅占土壤总有机碳的1.37%—4.93%,其分配比例随土壤深度的变化不明显。在0—60 cm土壤深度内,不同耕作方式下自由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LM(4.36 g/kg)>DP(2.11 g/kg)>LF(1.74 g/kg)>SH(1.46 g/kg),相应的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17.1%、14.0%、12.2%和11.3%;闭合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LM(0.82 g/kg)>DP(0.51 g/kg)>LF(0.36 g/kg)>SH(0.34g/kg),相应的有机碳分配比例分别为3.36%、3.45%、2.71%和3.00%。因此,在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上实行垄作免耕能提高轻组有机碳的含量及其分配比例,从而改善土壤有机碳质量。另外,与土壤总有机碳、重组有机碳及闭合轻组有机碳相比,自由轻组有机碳对耕作方式的变化最敏感,是指示土壤有机碳变化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BD模拟测试对灭菌器的监测。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BD模拟测试方法 ,监测测漏保压测试失败的灭菌器,观察各测试装置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监测与运行比较发现,在不同状态漏气的情况下,各BD模拟装置的监测结果各不一样。结论 PCD装置的灵敏性高于一次性BD包。  相似文献   
107.
桑新华 《生命世界》2012,(11):90-91
仰慕邢立达很久了,却没想到他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吃货”。想当初,他冒着生命危险吃猛犸肉的时候,我还真被他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所感动。现在想想,感觉有点上当受骗,吃货本性使然,是否和科学无关?《把恐龙做成大餐》不仅仅描写了以恐龙为食材所涉及的烹调方式,它同时还包括了大量史前生物学知识以及与它们相关联的现代生物在各地的美食文化。看着书上介绍的道道大餐,想象着一个又一个美食画面:原味烤奇虾、瓦蛤刺身、辛香小炒狗鳄肉、馋嘴魔蟾……同时,邢立达边流着口水、咽着唾沫,边在电脑前码字的画面也浮现在我的面前。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状况以及家庭功能、父母教养方式、父母夫妻关系对社会适应性的预测.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抽取452名12-18岁的中学生,用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及Olson婚姻质量问卷中的两个维度进行调查.结果:①夫妻交流(β=0.098,P<0.05)、情感温暖(β=0.266,P<0.001)、沟通(β=-0.240,P<0.001)对青少年的心理优越感有显著的预测力;②情感温暖( β=0.211,P<0.001)、沟通(β=-0.177,P<0.05)对青少年的心理能量有显著的预测力;③情感温暖(β=0.171,P<0.01)、问题解决(β=-0.125,P<0.05)、角色(β=-0.133,P<0.05)对青少年的人际适应性有显著的预测力;④夫妻交流(β=0.130,P<0.01)、解决冲突的方式(β=-0.102,P<0.05)、过度保护(β=-0.172,P<0.001)、情感温暖(β=0.167,P<0.01)、问题解决(β=-0.116,P<0.05)对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有显著的预测力.结论: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预测力最大.  相似文献   
109.
从微藻中提取生物柴油原料的思路源于20世纪50年代,但最初养藻的目的仍是供人类食用,我国20世纪60年代也曾提倡过用小球藻养猪或食用小球藻来消除浮肿等"三年自然灾害"疾病①.但迄今为止,微藻并没有被作为食品.虽然近年来把微藻作为营养品食用的人在增多.微藻中含有近一半蛋白质,所以如果实现了大规模养殖,微藻对生物燃料的贡献不会亚于对人或动物的食物(饲料)链的贡献②③.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食用微藻可能对人类健康有害,所以选择藻种时,不能忽视④.从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能源危机开始,人们对微藻有了新期望.  相似文献   
110.
采用化学分析和动物实验的方法对冷冻干燥、微波干燥和低温干燥的蝇蛆粉进行了营养评价。结果表明,3种干燥方法不影响蝇蛆粉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但微波干燥蝇蛆粉的脂肪含量显著降低;氨基酸分析显示,冷冻干燥蝇蛆粉的氨基酸总含量>微波干燥的蝇蛆粉>低温干燥的蝇蛆粉,而3种方法干燥的蝇蛆粉EAA/TAA均等于或大于41%,说明干燥所得的蝇蛆粉均属优质蛋白。另外,与FAO/WHO参考模式值相比,冷冻干燥蝇蛆粉的必需和半必需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FAO/WHO参考模式值,微波干燥的蝇蛆粉与FAO/WHO参考模式值相当,而低温干燥的蝇蛆粉中必需与半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FAO/WHO参考模式值,说明微波干燥及低温干燥会破坏蝇蛆中的某些必需或半必需氨基酸。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蝇蛆粉在动物体内被吸收利用的程度最高,其次是酪蛋白,再次是低温干燥的蝇蛆粉,而微波干燥的蝇蛆粉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