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4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177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318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65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稻虱跗(虫扇)的个体发生研究:生活史和寄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秀慧  贝亚维 《昆虫学报》1990,33(2):174-181
稻虱跗蝙Elenchinus japonicus Esaki et Hashimoto属(捻翅目)跗蝙科,在稻田寄生于白背稻虱、褐稻虱和灰稻虱.稻虱跗蝙在母体血腔中发育、孵化产生三爪蚴,三爪蚴通过生殖沟、生殖孔、育道和育道开口离开母体.三爪蚴离开母体在稻株上活动.一旦靠近寄主,用足抓住寄主,爬在它们身上.它通过节间膜进入寄主,变成蛆状蚴,开始取食.幼虫在寄主体内继续发育,达到足够大小,它们羽化成虫.雌成虫留在寄主体内,仅露出“帽子”(即头胸部),雄虫离开寄主,自由飞翔、雄成虫寿命很短(<12小时),它们积极寻找雌虫,进行交配,发现交配位置在育道口,支配时间约1—2秒钟.雄成虫体长1.33mm;展翅约2.25mm;雌成虫体长1.6—2.6mm,宽0.88—1.35mm;头胸部长0.2mm;育道口宽0.15mm,卵在雌成虫体内形成,而卵母细胞在雌幼虫体内发育.卵长75μm×宽40μm.第1期幼虫(三爪蚴):体长0.2mm;尾须为体长1/3.第Ⅱ期幼虫(蛆伏蚴)足和附肢都退化;第Ⅱ期幼虫分成4个龄期,具口和消化道,蛹属围蛹.卵历期7—8天,而三爪蚴历期仅1天.蛆状蚴(2—5龄)历期10—11天,蛹历期约3—4天,雌成虫历期7—8天.在实验室,每世代历期约20—23天.稻虱跗蝙的寄生作用较低,由于三爪蚴找不到稻虱很快死亡.在浙江1983—1986年调查,稻虱跗蝙对白背稻虱成、若虫寄生率5—7%,灰稻虱的寄生率为2%,褐稻虱为1%.有时白背稻虱的寄生率可达20—40%.  相似文献   
12.
<正> 对昆虫摩擦发声器装置的研究虽始于两个多世纪前,但只是在本世纪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先进研究方法和设备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由于电子显微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发现并细致地研究了越来越多的昆虫摩擦发声器装置,并开始逐渐认识到它们的分类学价值。本  相似文献   
13.
蜜蜂总科化石新种(昆虫纲:膜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膜翅目熊蜂科、木蜂科和蜜蜂科3属3新种,其中熊蜂科熊蜂属1种:鲁熊蜂Bombus luianus sp. nov., 木蜂科木蜂属1种:硅藻木蜂Xylacopa diatoma sp. nov. 和蜜蜂科蜜蜂属1种:长胫蜜蜂Apis longitibia sp. nov.。所有模式标本均采自山东山旺中新统硅藻土页岩中,现保存在山东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4.
湖南吉首大沱奥陶系九溪组疑源类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是纳草蛉属Navasius研究续报(研究Ⅰ见“动物分类学报”第15卷第3期)。报道了纳草蛉属6新种:跃纳草蛉N.igneus sp.nov.,冠纳草蛉N.lophophorus sp.nov.,黑角纳草蛉N.nigricornutus sp.nov.显沟纳草蛉N.phantosulcus sp.nov.康纳草蛉N.sanus sp.nov.及三齿纳草蛉N.tridentatus sp.nov.。  相似文献   
17.
龟鳖类寄生血簇虫六新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血簇虫(Haemogregarina Danilewsky,1885)属真球虫目(Eucoccidia)血簇虫科(Haemogregarinidae),这一属的寄生虫,其寄主以爬行动物为主,两栖动物和鱼类也有寄生。至今已记载有300余种。龟鳖类的血簇虫研究,国内尚无报道。作者在1984年3月—1985年3月,对我国龟鳖类寄生的血簇虫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解剖检查了中华  相似文献   
18.
四川宝兴雉类生态和垂直分布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兴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山地,境内纵贯世界闻名的大雪山——即夹金山。 自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先后有Verreaux(1838—1871),Geoffroy(1866),David(1871),Seinhoe(1871),Sharpe(1875),David et Oustalet(1877),Oustaler (1891—92),Styan(1899),Laubmann(1920),La Touch(1925—30),Smith(1931—34),Bangs(1932),Seys(1934)等对宝兴进行过调查和采集,而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了酸雨对翅荚木细胞透性、pH值、等电点、耐酸力均有显著的影响。其影响是随酸雨pH值的下降和浸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发芽种子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呼吸强度和可溶性糖、粗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也是随酸雨pH值的下降而降低。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和a/b的比值,pH 5处理与对照无差异,低于pH4以下的处理叶绿素a含量则大幅度减少。叶绿素b含量则较稳定。根系的活力也是随酸雨pH值下降而急剧减少。酸雨对翅荚木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及胚和幼苗的生长,都表现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酸雨对叶片的伤害,也是随酸雨pH值的降低、喷洒次数的增多和浸没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20.
有关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同源性的研究报道不多,结果也不甚一致。目前,国内外普遍用SDS-PAGE法分析昆虫杆状病毒结构多肽,以限制性内切酶谱法测定基因组大小,借此区分来自不同宿主的病毒株,和基因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