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Fas(Apo-1/CD95)属TNFR/NGFR家族,为“死亡受体”,因为其介导凋亡的作用倍受人们关注。目前对Fas抗原及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已较为清楚,Fas的变异体及Fas基因突变的形成和功能研究也取得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52.
显花植物的受精涉及许多识别过程,其中和线个是雌性生殖组织心皮对花粉的识别。自交不亲和性(Self-incompatibility,SI)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显花植物的种内生殖障碍。在多数自交不亲和的植物中,SI的遗传控制比较简单,受控于一个由复等位基因构成的单一位点,称为S位点。在以茄科、玄参科和蔷薇科为代表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植物中,S位编码一类核酸酶,即S核酸酶(Fig.1),控制SI在花柱中的表达,但是与花粉自交不亲和性的表达无关。后者可能由与S核酸酶不同的基因控制,这种基因常被称为花粉S基因。它是目前了解显花植物花粉识别生化和分子机理的关键。近来,通过对影响花粉SI表达突变体的前了解 花植物花粉识别生化和分子机理的关键。近来,通过对影响花粉SI表达突变体的分子遗传分析提出了一个花粉S基因产物如何与S核酸酶相互作用完成自体和异体花粉识别过程的模型(Fig.2)。另外,描述了两个在金鱼草中克隆花粉S基因的方法,即S位点选择性的转座子标记和图位克隆。  相似文献   
53.
柑橘抗寒细胞变异体的获得及其抗性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锦橙(Citrussinensis(L.)Osbeckcv.Jincneng)珠心愈伤组织悬浮细胞通过γ射线诱变与高浓度羟脯氨酸离体选择的方法,获得了抗性细胞系,并再生植株。抗性细胞系及其再生植株比供体(对照)的抗寒性分别提高1.4℃和24℃,连续3年测定结果表明再生植株抗寒性的增强是稳定的。其叶片总DNA的RAPD分析说明供体与变异植株可能在DNA水平上存在细微的差异,冷驯化进一步加强抗性细胞系与再生植株在抗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脯氨酸(Pro)、丙二醛含量上的差异。变异系抗性增强的生理基础涉及Pro代谢外的其他途径,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与其抗寒性的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54.
培养玉米细胞的能力是进行遗传选择的基础。选择遗传变异体的方法参照了微生物学家研究细菌所常用的方法,尽管在细节上是不一样的。 格林与他的同事发现,在培养中加入赖氨酸与苏氨酸,就会抑制玉米细胞的生长。加入某些部分代谢小径是共同的其它氨基酸(如蛋氨酸),或它们的代谢前体就可以解  相似文献   
55.
棉花耐盐变异体的筛选与再生(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10g/L NaCl培养基上筛选出的愈伤组织能分化出体细胞胚和再生植株,并获得了耐20g/L NaCl的体细胞胚。  相似文献   
56.
"感觉"凉爽的TRPM8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倩  罗非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204-204
薄荷,几个世纪以来均被作为可以让人感觉到凉爽的调料来使用,而其中起到“凉爽”这一作用的是薄荷中的薄荷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热离子通道TRP超家族中,有部分通道可以同时接受温度刺激和化学物质,如薄荷醇、辣椒素等的刺激,而反应的结果相同,即使人感到冷或者热。其中TRPM8可以同时被薄荷醇、icilin、低温、膜电位改变以及细胞内信号磷脂PIP2等激活。但薄荷醇如何激活TRPM8,以及其激活途径与低温的激活途径是否相同仍然不甚了解。MichaelBandell等通过高通量筛选的方法筛选了大量的TRPM8变异体,从中选出了对低温有反应,而对薄荷醇无反应的变异型。这些变异型主要变异部位为Y745H和L1009R。其中,Y745H位于TRPM8跨膜结构S2的中间部位,L1009R则靠近TRPM8细胞质侧的羧基末端。这说明S2和羧基末端两个结构域的变异,会引起TRPM8对薄荷醇敏感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57.
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后肿瘤坏死因子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血管移植后移植血管和心肌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表达的变化。方法取成年、雄性日本大白兔作为血管受者,新西兰大白兔为血管供者,进行颈动脉血管移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移植血管和心肌TNF表达的变化。结果自体原位移植组和液氮冷冻组TNF表达率低于新鲜移植组和抗生素处理组,新鲜移植组TNF表达率最高,与其它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管移植后,心肌组织切片结果与血管移植组有类似结果:新鲜移植组心肌的TNF表达最高,与原位移植组和液氮冷冻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抗生素处理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结论液氮冷冻处理可降低移植血管和心肌TNF的产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或免疫排斥反应能激发移植血管和全身各组织器官TNF的产生,从而造成移植血管的病理损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深低温(-80℃)保存异体肌腱的最佳时间段.方法:体重250-300g的雌雄不分的SD大鼠144只,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72只.Ⅰ组为供腱组,提供144条供移植用的肌腱.Ⅱ组又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18只,分别接受由Ⅰ组提供的经深低温保存1天、10天、1个月、3个月的肌腱.术后3天时、10天时分别从A组、B组、C组、D组随机抽取3只,近端自肌肉肌腱移行处,远端自跟腱附着处切断(包括近、远端吻合口),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术后4W、8W时分别从A组、B组、C组、D组随机抽取6只,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最大载荷测定.结果:保存10天以上的三个时间段的肌腱移植后和保存1天的比较,保存10天以上的肌腱术后粘连较轻,肌腱抗拉力强度降低.保存10天以上三个时间段的肌腱移植后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最大载荷测定,结果: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腱在深低温(-80℃)环境中长时间保存后,其用于功能修复,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石韦对小鼠免疫功能和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小鼠灌胃高、中、低3个剂量石韦水煎液,研究其对正常小鼠和由左旋咪唑引起的免疫亢奋模型小鼠脾脏重量指数、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淋巴细胞转化、IgM分泌量的影响;观察石韦对小鼠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影响.结果 石韦可抑制正常小鼠巨噬细胞吞噬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IgM的分泌量(P<0.05).3个剂量的石韦均可调节免疫亢奋小鼠脾脏重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活性、T淋巴细胞转化率恢复至正常水平,中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IgM的分泌量至正常水平.小鼠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石韦低剂量组为(16.13±1.13)d,中剂量组为(15.62±1.01)d,高剂量组为(14.89±2.01)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9.75±0.89)d.结论 石韦可抑制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调节免疫亢奋小鼠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减轻机体对同种异基因皮片移植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0.
摘要 目的:研究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血液流变学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5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胃肠肿瘤早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47,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和B组(n=48,异体成分输血)。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平均血液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的变化。随访患者2年,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术前至术后7 d 时间段A组的CD3+、CD4+水平及CD4+/CD8+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术后7 d已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术后1 d、3 d、7 d的CD3+、CD4+水平及CD4+/CD8+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CD8+水平相比无差异(P>0.05) 。两组术后7 d的RBC、Hct、Hb分别较输血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红细胞沉降率均升高,但A组低于B组(P<0.05) ,两组患者术后的红细胞变形指数、平均血液黏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比较无差异 (P>0.05) 。Kaplan-Meier检验结果显示,A组较B组生存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对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红细胞沉降率、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异体成分输血减轻,且贮存式自体成分输血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