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TAI系列Ⅱ天兰冰草染色体上的酯酶同工酶基因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明君  郝水等 《遗传学报》1993,20(2):174-179
本文分析了小冰麦异附加系列Ⅱ,八倍体小冰麦,普通小麦和天兰冰草的叶片酯酶(ESTL),胚乳酯酶(ESTE),根酯酶(ESTR)和胚芽鞘酯酶(ESTG)的酶谱表型。把冰草同工酶基因Estl-Ag1,Este-Agi1,Estr-Agij,Estc-Agi1,Estl-Agi2和Este-Agi2定位到异附加系TAI-23,把基因Estr-Agi4和Estc-Agi4定位到TAI-24中的冰草染色体上,根据这些基因定位,结合某些植株形态学特征,推测TAI-23和TAI-24中的冰草染色体分别与小麦第3和6同祖群有一定的部分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52.
伊贝母(F.pallidiflora Schrenk)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NAA 1.0mg/L+6-BA2.0 mg/L的MS培养基上,在培养10天前可产生大量单细胞到多细胞胚性细胞团,培养10至15天,逐渐形成大量球形胚。利用这样一个实验体系,在培养0、1、2、3和4天后加入放线菌素D(AMD,20μg/ml)和环己亚胺(CHM,20μg/ml),继续培养至第6天,分析大分子代谢动态和观察胚性细胞团的形成情况;培养6和10天后加入同样浓度的AMD和CHM。继续培养至第15天,分析大分子代谢动态及观察球形胚形成情况。结果表明:(1)培养0、1、2、3和4天加入AMD的分别抑制胚性细胞团的100%、63%和45%,加入CHM的抑制100%、85%和75%,培养6和10天后加入CHM抑制球形胚的100%和75%;(2)DNA、RNA和蛋白质在胚性细胞团和球形胚形成时出现两个峰值,其中RNA变化剧烈,最早出现峰值。AMD和CHM分别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3)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在胚性细胞团和球形胚形成过程中顺序表达,AMD和CHM分别在转录和转译水平上对其进行规律性抑制。根据以上结果,本文对伊贝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3.
九种蹄盖蕨科植物配子体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林孝辉  傅桂荣 《植物研究》1996,16(1):100-107
本文培养了蹄盖蕨科9个种即中华蹄盖蕨(Athyriumsinense)带岭蹄盖蕨(A.dalingense)、多齿蹄盖蕨(A.multidentatum)(包括青柄和紫柄2种带岭蹄蕨类型)、东北蛾眉蕨(Lunathyriumpycnosorum)、朝鲜介蕨(Dryoathyriumcoreanum)、山冷蕨(Cystopterissudetica)、假冷蕨(Pseudocystopterisspinulosa)、欧洲羽节蕨(Gymnocarpiumdryopteris)和黑鳞短肠蕨(Alantodiacrenata)的配子体为材料,进行酯酶同工酶的分析,以表明它们的种间差异,其中多齿蹄盖蕨的青柄和紫柄两种类型的酶谱存在明显差异,应考虑紫柄为多齿蹄盖蕨的变型。  相似文献   
54.
空间条件对几种粮食作物的同工酶和细胞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搭载1987年发射的两颗返地卫星(8月5—10日和9月9—17日)的几种小麦、大麦种子,经回收后初步研究表明:(1)对发芽率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与对照无差别;(2)对茎及生育期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长成的幼苗比对照强壮,植株高度有些品种明显的矮于对照。生育期有不同程度延长;(3)对染色体结构的影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表明搭载卫星的种子当代可诱导出比地面更多的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及染色体数目异于正常体细胞数目的现象。小麦品种Cocorit—71经空间处理后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异常可高达20.51%,而地面对照组其花粉母细胞基本正常(2n=28);(4)对同工酶的影响:经空间处理的小麦种子酯酶、过氧化物酶的同工酶谱带空间处理的比地面对照减少。由此可见,空间处理可诱导纯合植物种子发生变异,为农作物育种创造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55.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大鲵15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后发现: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大鲵体内只有H4和M4两种同工酶,红细胞只有M4一种同工酶;大鲵体内LDH同工酶中,以M4占绝对优势;除生殖腺及脑外,在幼体至成体的发育过程中,LDH同工酶未见变化;大鲵体内各组织LDH含量及前述两种同工酶相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56.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ST同工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抑制剂“AMANO-3”水解样品中的线粒体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m-AST),测定血清中剩余的胞浆型AST同工酶(c-AST)活性,进而与总AST活性相比较并计算出受抑制剂水解的m-AST同工酶活性.由于此方法采用蛋白水解反应破坏m-AST,因此测定方法可直接应用于生化自动分析仪.亦建立了一个适于日立7150分析仪的AST同工酶联合测定方法.其测定和计算出的m-AST同工酶批内CV为3.5%~7.9%;其结果(y)与AST同工酶电泳迁移率(x)相关.y=1.019x-0.489,r=0.996(n=30).测定了113名健康人m-AST和c-AST,其m-AST参考值范围1.64~9.64U/L,x±s=(5.641±2.013)U/L;c-AST参考值范围5.69~16.81U/L,x±s=(5.641±2.013)U/L.  相似文献   
57.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瑞氏七鳃鳗五种不同组织(骨骼肌、心、肾、肠、鳃)中LDH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DH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骨骼肌中含有五种LDH同。酶,即LDH1、LDH2、LDH3、LDH4、LDH5,鳃含有LDH1和LDH4而肾和心只含有LDH1,肠只含有LDH4。  相似文献   
58.
萌发花生种子子叶肽链内切酶的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萌发花生种子子叶的肽链内切酶经硫酸铵沉淀,SephadexG-100凝胶层析,DEAE-纤维素23阴离子交换层析和DEAE-SephadexA50层析,得到纯化的酶,该酶有两条同工酶,分子量分别为58和55KD,Km为9.9μmol/L,是半胱氨型肽链内切酶(EC3.4.22),对未萌发花生种子的贮藏蛋白没有明显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59.
大曲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淀粉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淀粉酶同工酶染色,分析不同发酵期曲样以及从中分离的菌株的淀粉酶,结果表明:不同微生物淀粉酶的R_f值不同。细菌淀粉酶分子量一般大于霉菌和酵母淀粉酶。曲心酶谱较稳定,只含霉菌淀粉酶。曲皮含有霉菌和细菌两类淀粉酶。成品曲中以霉菌淀粉酶为主。本文的方法可用于研究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和作用。  相似文献   
60.
社鼠组织器官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必谦  袁虹 《兽类学报》1997,17(2):141-14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析了社鼠的肝、肾、心肌、骨骼肌、肺、脾和脑等多种组织器官的LDH、ADH、EST、和SOD4种同工酶,对各组织器官的酶带数目和分布,以及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鼠的LDH同工酶、ADH同工酶和EST同工酶具有比较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而SOD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较低。肺和脾除EST同工酶活性较高外,脑除LDH同工酶活性较高外,其它3种同工酶的活性均较低;而肝和肾中4种同工酶的活性普遍很高。心肌和骨骼肌因氧张力不同而使LDH同工酶酶谱存在明显差异,但其它3种同工酶酶谱却非常相似。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与各组织器官所执行的生理功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