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71.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初治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65岁的Ⅲb期和Ⅳ期肺腺患者84例,随机分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PC)组:培美曲塞500 mg/m2d1,卡铂按曲线下面积(Auc)=5的剂量水平d2;吉西他滨联合卡铂(GC)组:吉西他滨1000 mg/m2d1,8,卡铂按Auc=5的剂量水平d2,两组1个治疗周期均为21 d,每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有效率,不良反应及1、2年生存率。结果:PC组和G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8.6%和19%(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3.8%和57.1%(P0.05);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1.8个月和10.2个月(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52.3%和51.2%(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24.1%和22.4%(P0.05);PC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GC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对初治老年晚期肺腺癌的疗效相近,但前者可能更安全;PC方案可作为老年晚期肺腺癌有效的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2.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的资料,治疗组(30例)采取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的的呼吸频率、PaO2、PaO2/FiO2、PCO2、APACHEII评分、胸片变化、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组的呼吸频率、Pa02、PaO2/FiO2、PCO2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6.39,6.27,24.07,9.82,P〈0.05);治疗组的VAP发生率20.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36.7%(x^2=5.84,P=0.016〈0.05);治疗组的病死率3.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6.7%(x^2=5.71,P=0.017〈0.05)。两组之间的APACHEII评分及胸片变化均有明显差异(t=7.14,6.33,P〈0.05)。结论:机械通气与乌司他丁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较好地改善肺功能,缓解ARDS患者症状,提高安全可靠性,控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3.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及其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入院的97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照组采用阿霉素灌注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两组不同患者对肝癌术后复发的预防作用及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及1年、2年的生存率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治疗中给予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耐受性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是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乌司他丁组(UTI组,20例)于手术开始时和术后6 h分别给予乌司他丁200,000U,静滴;对照组(CON组,20例)则给予100 mL生理盐水滴注。分别于术前、术后7天(D7)及术后1个月(M1)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术前、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小时,采静脉血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8和TNF-α。结果:UTI组术后7天及1月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CON(P〈0.05),但POCD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术后24h时UTI组的IL-β显著低于CON组(P〈0.05),而IL-8显著高于CON组(P〈0.05);而TNF-α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术后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治疗的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常规剂量组)和C组(大剂量组),每组各34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每8h1次,连用7d;C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4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每8h1次,连用7d。分别测定和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天、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治疗期间3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T2.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的PaO2水平在第7天较A组升高,C组的PaO2水平在第1、4、7天较A组均有升高,在第1、4天较B组亦有升高(P〈0.05);B、C两组PaCO:水平在第4天较A组均有升高(P〈0.05);B组的PaO2/FiO2水平在第7天较A组升高,C组的PaO/FiO2水平在第4、7天较A、B两组均有升高(P〈0.05)。B组的TNF—α水平在第7天较A组降低,C组的TNF-α水平在第4、7天较A组降低,在第4天较B组降低(P〈0.05);B组的IL-6水平在第7天较A组降低,C组的IL-6水平在第4、7天较A、B组均降低(P〈0.05)。各组ARDS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挫伤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6.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不同方案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改善冠脉支架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第463医共入选560例冠脉支架术后血小板高反应性(HPR High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患者,在给予阿司匹林300mg/天,氯吡格雷150mg/天,3天后HPR仍未缓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150mg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西洛他唑(50mg,2/日),另一组在标准两联方案即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75mg的基础上加用西洛他唑100mg,2/日,3天后测定HPR的缓解情况。结果: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3天后HRP的缓解卒为54-3%(304/560),接受不同西洛他唑剂量治疗3天后又有58.6%的患者HPR缓解,但是西洛他唑50mg组和100mg组HRP缓解率无差别(59.4%VS57.8%,P=0.80)。两组患者30天随访均无死亡及卒中事件,无主要及次要出血事件。结论: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冠脉支架术后的血小板高反应性且未增加出血风险,但其临床获益还需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进一步明确,两种强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对改善冠脉支架术后HPR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77.
喷司他丁是一种核苷类抗生素,对腺苷脱氨酶有极强的抑制效果,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其生产成本高、市售价格昂贵,难以满足需求。近10年来,关于生物合成喷司他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选育、优化培养基组分与发酵工艺等方面。目前,尽管喷司他丁的生物合成机制得到了阐明,但生物合成喷司他丁方面的综述尚无。对此,文中综述了喷司他丁的生物合成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首先,简介了喷司他丁的合成方法及其生产现状;其次,总结了喷司他丁在不同微生物中的生物合成机制;最后,探讨了生物合成喷司他丁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调控微生物合成喷司他丁的策略,以期为喷司他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8.
纳他霉素是一种对真菌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不仅能有效地抑制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且能够抑制一些真菌毒素的形成,已被大多数国家批准为抗真菌食品防腐剂使用,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医疗领域。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alensis和恰努塔加链霉菌Streptomyces chatanoogensis是纳他霉素的主要产生菌,其生物合成过程及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比较清楚。文中主要归纳了纳他霉素的生物合成和调控机制,探讨了提高纳他霉素产量的方法,并展望了纳他霉素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9.
季节性流感多发病于小儿人群,主要是小儿抵抗能力与免疫能力相对低下。季节性流感多发病于春冬季节,且以冬季最为显著。现阶段,临床中为了提升小儿季节性流感的治疗效果,多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式,效果相对显著。为探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咳喘灵颗粒在小儿季节性流感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本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接收的78例小儿季节性流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为单一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观察组为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联合小儿咳喘灵颗粒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时间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在小儿季节性流感治疗中均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在缩短症状改善时间的作用更为显著,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突出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0.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AG)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环氧合酶-2(COX-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AML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HAG方案)和研究组(n=47,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血清COX-2、bFGF水平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85%(38/47),高于对照组的56.52%(26/46)(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8+、CD4+水平均下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D8+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OX-2、bFGF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可减轻AML患者机体免疫抑制,改善血清COX-2、bFGF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