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5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烟草叶片发育过程中光合功能衰退与H_2O_2积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烟草(NicotianatabacumL.cvNC89)为材料,研究了叶片发育过程中H2O2积累与叶绿体光合功能衰退、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关联。结果表明,光合功能衰退过程中,各光合参数均表现为先缓慢后快速的下降趋势,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活性下降较电子传递活性下降迅速,H2O2含量与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RuBPCase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著负相关。H2O2的定位染色也证实光合功能衰退与H2O2积累密切相关。APX和GR在光合功能可逆衰退阶段维持较高水平,不可逆衰退阶段下降稍快。烟草叶片光合功能衰退快于AsA-GSH循环运转的下调。  相似文献   
82.
玉米C4光合叶不同部位解剖结构和光抑制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第54i全展叶(C4光合叶)为材料,分别测定基部、中部和顶部的光合速率后,将叶片置于强光(2000μmol·m^2·s^-1)下处理3h和暗中恢复3h,再测定这3个部位在处理期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然后分别从叶片的基部、中部和顶部取样观察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测定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3个部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大小依次为:中部〉顶部〉基部。基部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数量少,体积小,排列无规律,类囊体膜有部分垛叠;中部和顶部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数量多,体积大,大部分围绕维管束呈离心排列,类囊体膜垛叠消失。在强光下,基部、中部和顶部均发生光抑制,但光抑制程度不同,根据严重度依次为:基部〉顶部〉中部,3个部位在暗中的光抑制恢复能力依次为:中部〉顶部〉基部。与叶基部相比,叶中部在强光下能维持较高的电子传递效率(φEo)和较低的热耗散比率(φDo)。这表明,C4光合循环是保持较高电子传递效率、减轻光抑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3.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随血液循环一起转运的实体肿瘤细胞,与实体肿瘤的发展、转移、复发和预后等关系密切。然而,CTC数量的稀少使有效检测CTC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微小RNA(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新发现的基因表达调控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TC关联性miRNA的研究为CTC的检测和肿瘤的诊治开创了新思路。该文介绍了CTC的临床意义和主要分析方法,在CTC关联性miRNA与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总结了这类新型肿瘤细胞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以玉米第5位全展叶(C4光合叶)为材料,分别测定基部、中部和顶部的光合速率后,将叶片置于强光(2000μmol·m-2·s-1)下处理3h和暗中恢复3h,再测定这3个部位在处理期间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然后分别从叶片的基部、中部和顶部取样观察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测定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3个部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大小依次为:中部>顶部>基部。基部的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数量少,体积小,排列无规律,类囊体膜有部分垛叠;中部和顶部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数量多,体积大,大部分围绕维管束呈离心排列,类囊体膜垛叠消失。在强光下,基部、中部和顶部均发生光抑制,但光抑制程度不同,根据严重度依次为:基部>顶部>中部,3个部位在暗中的光抑制恢复能力依次为:中部>顶部>基部。与叶基部相比,叶中部在强光下能维持较高的电子传递效率(φEo)和较低的热耗散比率(φDo)。这表明,C4光合循环是保持较高电子传递效率、减轻光抑制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85.
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PrP)是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体,其检测是该病诊断的重要依据。该文从原理、方法、影响因素和检测应用方面对蛋白质错误折叠循环扩增(protein mis-folding cyclic amplification,PMCA)这种朊病毒蛋白新型检测技术做了介绍,旨在为朊病毒蛋白的检测和发病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6.
本文通过碱催化反应使叶黄素异构化为玉米黄素,并对实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1,2-丙二醇为溶剂,氢氧化钾为催化剂,1,2-丙二醇/叶黄素(v/m)为20,氢氧化钾/叶黄素为6,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68 h时,叶黄素转化为玉米黄素的转化率最高,达93%.  相似文献   
87.
王衫允  祝贵兵  曲冬梅  尹澄清 《生态学报》2012,32(21):6591-6598
随着生物反应器和海洋生态系统中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发现,自然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被重新认识,但是目前厌氧氨氧化过程是否也存在于富营养化湖泊湿地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未见报道。结合15N同位素示踪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白洋淀湖泊湿地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分布、菌群结构特性、生物多样性及其活性。结果表明,在藻类影响导致的高氨氮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具有广泛存在性。通过构建16S rRNA克隆文库发现,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菌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在2%差异度的条件下,30个克隆序列只分为5个操作分类单元(OTUs),代表序列与Genebank数据库中已探明的厌氧氨氧化菌Candidatus Brocadia fulgida和Candidatus Brocadia anammoxidans同源性最高,分别可达97%和96%。同位素示踪结果表明,白洋淀湖泊湿地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活性为0.19—7.78 nmol N g-1h-1,空间差异较大,产生的氮气占此沉积物总氮气生成量的0.64%—20.65%,体现了湿地的异质性。通过得出的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推算每年由厌氧氨氧化反应损失的氮量为1.8—78gN m-2a-1,对白洋淀氮循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富营养化湖泊湿地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反应的发现为研究厌氧氨氧化对氮循环的重要影响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88.
聚羟基脂肪酸脂(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是细菌胞内的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碳源和能源的储备物,由于它的力学性能与某些热塑性材料聚乙烯、聚丙烯类似,并且可以完全降解进入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因而被认为是一种"生物可降解塑料",有可能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的、由石油产品合成的塑料,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相似文献   
89.
小桐子ISSR-PCR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小桐子ISSR-PCR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结果表明,在20μl反应体系中含有1×PCR缓冲液、200μmol/L dNTP、0.5μmol/L引物、2.0mmol/L MgCl2、0.5U Tag DNA聚合酶和90ng模板DNA最适用于小桐子ISSR-PCK扩增.适宜的扩增程序为94℃ 7min;94℃ 1min,44℃~56℃(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45s,72℃ 1min,35个循环;72℃7min;4℃保存.  相似文献   
90.
 以日本引进的设施专用耐盐茄(Solanum melongena)品种‘Torvum Vigor’为砧木, 栽培茄(S. torvum)品种‘苏崎茄’为接穗, 用营养液栽培, 对80 mmol&;#8226;L–1 Ca(NO3)2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中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及H2O2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Ca(NO3)2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片H2O2含量有所增加, 但嫁接苗叶片H2O2含量显著低于自根苗。Ca(NO3)2胁迫下嫁接苗叶片抗氧化酶(APX、DHAR和GR)活性、AsA和GSH再生率、氧化还原力(AsA/DHA值和GSH/GSSG值)均显著高于自根苗。综上所述, Ca(NO3)2胁迫下嫁接苗保持良好的AsA-GSH循环效率, 清除H2O2效率较高, 细胞受氧化损伤程度较轻, 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