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8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超薄切片及冰冻撕裂电镜观察、吸收光谱及 77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结果表明 :CO2 浓度倍增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 .)叶绿体的超微、超分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的影响均为正效应。具体反映在 :(1)小麦叶绿体中除了比对照积累有较多的淀粉粒外 ,其基粒和基质类囊体膜发育较好 ;(2 )叶绿体的光合膜系 ,无论是垛叠和非垛叠膜区 ,其镶嵌于内质膜撕裂面 (EFs和EFu)及原生质膜撕裂面 (PFs和PFu)的功能蛋白粒均比其对照的发育良好 ,尤其PFs与EFs面较为突出 ,即它们除了所含蛋白粒的密度较大外 ,在EFs面上有时还呈现出密集有序的阵列结构 ;(3)叶绿体整个吸收谱带 ,尤其红区和蓝区的主峰均较其对照有较大的光吸收 ,表明对光能的捕获能力明显高于对照 ;(4)无论是以 4 36nm还是以 4 80nm波长激发的 ,其叶绿体的F684/F73 3 (PSⅡ /PSⅠ )的比值均较对照的高 ,表明CO2 浓度倍增条件下生长的小麦叶片叶绿体的PSⅡ相对荧光强度有所增强 ,这与叶绿体的超微、超分子结构及吸收光谱的测定结果相一致。以上结果可为小麦在高CO2 浓度下增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对生长在两个海拨地带(3200m,3980m)的矮蒿草(Kobresia humilis Serg.)和珠芽蓼(Polygonum vivparumL.)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海拔升高,矮蒿草的珠芽蓼叶片的Fv/Fo、Fv/Fm和Rfd值均增大,且矮蒿草的Fv/Fo、Fv/Fm和Rfd值大于芽蓼。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结果显示,海拔升高,珠芽蓼和矮蒿草的叶绿体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变形,但珠芽蓼的叶绿体变形和类囊体膜肿胀现象更为显。研究表明,矮蒿草和珠芽蓼光合作用对高山胁迫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且矮蒿草的适应能力比珠芽蓼强。  相似文献   
73.
水稻温敏叶绿素突变体叶片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温敏转绿型叶绿素突变体1103S和武金4B“斑马叶”性状表达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叶片的失绿、复绿与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上升变化趋势一致;叶绿体结构在失绿区表现为严重退化,基粒和基粒片层减少,淀粉粒和嗜锇粒增多;复绿后,其叶绿体结构重建和恢复  相似文献   
74.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2):195-202
1 Suorsa M, Sirpi6 S, Aro E-M (2009). Toward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hloroplast NAD(P)H dehydrogenase complex. Mol Plant, 2 (6): 1127-1140 题目:叶绿体NAD(P)H脱氢酶复合体的特征(综述)摘要:叶绿体类囊体膜中NAD(P)H脱氢酶[NAD(P)Hdehydrogenase,NDH]复合体参与循环电子转运与叶绿体呼吸。NDH至少由15个亚基组成,同时包含叶绿体编码及核编码蛋白。  相似文献   
75.
普通油茶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利用叶绿体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普通油茶的重要经济性状,该研究以普通油茶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为材料,从中筛选出51条长度大于300 bp且以ATG起始的非重复CDS(Coding DNA Sequence)为对象,利用CodonW软件分析其密码子偏好性。结果表明:密码子第三位GC含量为27.55%,ENC范围在35.23~56.67之间,平均值为46.09;RSCU值大于1.00的密码子数目为30个,其中29个第三位碱基以U或A结尾;中性绘图表明GC12与GC3的相关系数为0.143,相关性不显著,回归系数为0.0573;频数分布显示,55%基因的ENC比值集中分布在0~0.1,25%基因的ENC比值分布在0.1~0.2之间;对应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向量轴占10.12%的差异,第二向量轴占9.36%的差异,其余两轴分别占7.97%和7.46%,前4轴累计差异为34.91%。中性绘图、ENC-plot和对应性分析均表明普通油茶叶绿体基因密码子偏好受突变作用,更多受选择的影响。最终取高表达优越密码子和高频密码子共有的CUU、AUU、GUU、GUA、UAA、CAA、AAA、GAC、GAA、CCU、ACU、GCU、GCA、UGU、CGU、AGU、UUG、GGU等18个密码子作为最优密码子。该研究结果为利用叶绿体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普通油茶重要经济性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该研究基于叶绿体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绿色裸藻类的系统发育树,并对绿色裸藻类植物8个形态性状进行祖先重建分析,以明确绿色裸藻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为研究该类植物的起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贝叶斯法构建的绿色裸藻类系统发育树显示,双鞭藻属与拟双鞭藻属互为姐妹群,扁裸藻属、鳞孔藻属和盘裸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而囊裸藻属和陀螺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裸藻属、隐裸藻属、柄裸藻属和旋形藻属亲缘关系较近,表明裸藻属不是一个单系类群。(2)基于形态性状的祖先重建结果显示,绿色裸藻类相对原始的7个性状包括:表质柔软易变形,出现螺旋形线纹,细胞后端渐尖或尖尾刺状,无囊壳,叶绿体为片状、盾状或大盘状,具无鞘蛋白核,副淀粉粒为小颗粒状且数量不定,而鞭毛长度不能推断可能的祖先状态。(3)综合8种性状祖先重建结果发现,裸藻属和眼裸藻属植物具有所有原始性状,可能是最先出现的绿色裸藻类的祖先。  相似文献   
77.
比较了菠菜和蚕豆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活力以及由不同活化方法活化的叶绿体及可溶CF1的Mg^2+-ATPase和Ca^2+-ATPase的活力,观测到两种叶绿体ATPase的合成和水解ATP的功能有明显差异。从两种叶绿体CF1的SDS-PAGE图谱上可见蚕豆CF1的ε亚基分子量明显上于菠菜的,蚕豆CF1的α和β亚基间分子量的差别也比菠菜的小。  相似文献   
78.
青藏高原萹蓄、车前叶绿体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两个海拔高度的蓄和车前叶绿体进行超微观察表明。1.高海拔地区蓄的叶绿体发生变形,叶绿体的长度缩短、厚度增加,被膜模糊,而车前叶绿体的形态变化不大。2.高海拔地区的两种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都呈现肿胀现象,尤以蓄为显著。3.高海拔地区的两种植物叶绿体中基粒片层的叠垛程度均比低海拔地区的高。以上特征是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生态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青藏高原Bian蓄,车前叶绿体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两个海拔高度的Bian蓄和车前叶绿体进行超微观察表明:1.高海拔地区Bian蓄的叶绿体发生变形,叶绿体的长度缩短、厚度增加,被膜模糊,而车前叶绿体的形态变化不大。2.高海拔地区的两种植物叶绿体的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都呈现肿胀现象,尤以Bian蓄为显著。3.高海拔地区的两处植物叶绿体中基粒片层的叠垛程度均比低海拔地区的高。以上特征是青藏高原特殊的高寒生态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0.
CHLOROPLASTDNAVARIATIONINTHESTUDYOFPHYLOGENETICSWangTingSuYingjuan(SchoolofLifeSciences,Zha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ZhangLi(SouthChinaInstituteofBotany,AcademiaSinica,Guangzhou510650)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分析和比较大片段DNA分子的能力。这种趋势对系统学研究所产生的影响之一,就是近年来通过比较DNA性状来探讨系统发育问题业已发展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分子系统学。在植物分子系统学领域,目前采用的分子数据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叶绿体基因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