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7篇
  免费   587篇
  国内免费   293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62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223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297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77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89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645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69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76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菜粉蝶幼虫S型生长曲线及其拐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仁国 《昆虫学报》1989,32(3):380-381
菜粉蝶Artogeia rapae(L.)是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国内关于该虫的研究颇多。僵至今尚未见报道其幼虫生长曲线和拐点。本文以衡阳市第一代菜粉蝶幼虫为材料,对其“S”型生长曲线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求得其拐点位于第5龄初期,亦即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 材料与方法 1.试虫 1986年3月自田间甘蓝上采得第一代菜粉蝶卵,置于室内孵化,幼虫用新鲜甘蓝叶单饲。将同一天孵化的幼虫分成两组,分别作为称重和观察历期试虫。供称重用的幼虫,自孵化之日起,每天均在同一时刻称重1次,直至化蛹,计3批112头。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以根尖细胞为材料,观察了黑藻属Hydrilla植物的染色体核型。 它由两群染色体组成:1—5 为长染色体,6—8 为短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x=8。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 f.)Royle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2x=16; 雌雄之间既无染色体数目的差别,也无异型染色体存在;核型公式为2n=2x=16=6m+6Sm十4St。 罗氏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 var.roxburgbii Casp系同源三倍体; 染色体数目为2n=3x=24; 核型公式为2n=3x=24=9m+9Sm+6St。  相似文献   
103.
104.
铝对水稻幼苗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水稻幼苗为材料研究了铝的植物毒性。将不同浓度的 AlCl 加入培养液,对幼苗处理30天。10ppm 以上的铝明显抑制水稻幼苗根和地上部分的生长。5.0ppm 以上铝可引起毒害症状。铝对根的毒害作用大于对地上部分的作用。铝主要积累在根部,少部分转移到地上部分。5.0ppm 以上的铝对叶绿体 Hill 反应和光合磷酸化作用以及根线粒体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均有较明显抑制作用。钙对铝的此种抑制作用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甘蔗叶不同部位ATP酶活性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甘蔗叶片,叶鞘和肥厚带韧皮部 ATP 酶活性定位于筛管、伴胞的质膜、内质网和某些伴胞细胞基质、小囊泡和发育成熟的液泡上;叶片韧皮部薄壁细胞、厚壁细胞和厚壁通道细胞质膜及小囊泡中亦显示有 ATP 水解产物;维管束鞘细咆与厚壁细胞或厚壁通道细胞所构成的细胞间隙上也存在有 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沉淀。甘蔗叶片大、中、小三种维管束,从小维管束到大维管束,面向细胞间隙的细胞表面上的 ATP 酶活性逐渐增强,而维管束鞘细胞质膜上的 ATP 酶活性则趋于减弱;同一维管束内则以韧皮部细胞的 ATP 酶活性最强。维管束鞘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存在很多的胞间连丝,并表现出高的 ATP 酶活性。讨论了 ATP 酶活性的分布状态与叶肉细胞的光合产物向韧皮部运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6.
李延辉  张燕   《广西植物》1989,(1):25-29
<正> 多年生草本,茎细长而匍匐,节上生根。叶片膜质,近圆形或肾形,长0.5—1.5厘米,宽0.7—2.5厘米,基部心形,5—7裂,裂片阔倒卵形,边缘有钝齿,掌状脉6—8,上面疏生明显的刺状毛,下面光滑;叶柄长0.7—3厘米,无毛;托叶小,薄膜质,近肾形,具不规则的浅裂。聚伞状伞形花序通常顶生,与叶对生,有花序2—3,花序梗纤细,两侧的花序梗长达1厘米,中间的花序梗仅长1—2毫米,小总苞披针形,长约1毫米,膜质,小伞形花宇有花2—5,花无柄,花瓣卵形,长约0.5  相似文献   
107.
斑叶竹节秋海棠微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8.
协同凝集试验快速诊断葡萄扇叶病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一个新的试验方法,即协同凝集试验,用于检测葡萄扇叶病毒(GFV).检出GFV的最低浓度为4ng/ml,其灵敏度与ELISA检测病毒水平相当,而且更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09.
长耳鸮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耳鸮(Asio otus)是重要的森林益鸟,是鼠类的天敌。1988年和1989年两年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的山地阔叶林中对其繁殖习性作了研究,简报如下。 一、数量变化及活动规律 长耳鸮为留鸟。我们在 30公顷和 10公顷的样地中,采用 50×50米的方格法(Holmes and Sturges,1975;Holmes et al.,1979a)对数量的年度变化作了调查。繁殖季节(3—7月),1988年为1.5只/公顷,1989年为2.0只/公顷;非繁殖季节(8—2月)由于样地内繁殖的长耳鸮雏鸟出飞,井活动分散而范围较广,因此数量较低,1988年为0.5只/公顷,1989年为0.75只/公  相似文献   
110.
吴茱萸叶中分泌囊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