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2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Plant surfaces are covered by a layer of cuticle, which functions as a natural barrier to protect plants from mechanical damage, desiccation, and microbial invasion. Results presented in this report show that the epicuticular wax and the cuticle of plant leave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isting xenobiotic invasion. Although the epicuticular wax is impermeable to hydrophilic xenobiotics, the cuticle not only restricts the penetration of hydrophilic compounds into leaf cells, but also traps lipophilic ones. The role of the epidermal cells of plant leaves in resisting xenobiotic invasion has been neglected until now. The present study show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epidermal cells may reduce or retard the transport of lipophilic xenobiotics into the internal tissues through vacuolar sequestration. Although the guard cells appear to be an easy point of entry for xenobiotics, only a very small proportion of xenobiotics present on the leaf surface actually moves into leaf tissues via the guard cells .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高频电磁场(high-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fields,HEMFs)曝露治疗急性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以Indomethacin灌胃法复制胃粘膜急性损伤模型,观察40.68MHz HEMFs(波长为7.3m)曝露(微热量,30—50mA,15min,1/d)治疗1或6次后,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胃损伤指数和病理损伤积分)、胃粘膜血流量、血浆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结果:HEMFs曝露1次后,胃粘膜血流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大鼠胃粘膜损伤程度、血浆EGF和CGRP水平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HEMFs曝露6次后,胃粘膜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均〈0.05),胃粘膜血流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EGF和CGRP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HEMFs曝露治疗大鼠胃粘膜急性损伤可能与其增加胃粘膜血流量有关,与血EGF和CGRP无关。  相似文献   
93.
国产润楠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5种国产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的叶表皮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31种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润楠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气孔复合体均为平列型且仅分布在下表皮;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有5种类型:平直、圆滑、浅波、波状、平直-弓形;下表皮毛被有(稀疏、密集或非常密集)或无;上表皮平周壁纹饰类型有:点状、平滑、条纹(或波浪条纹);下表皮内面平周壁纹饰类型有:不规则、平滑、粗糙网状、微毛状、颗粒状、鳞片状.这些特征在本属种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可作为区分种类的辅助特征和种间亲缘关系,因而对润楠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和亲缘关系的确定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94.
为探索猕猴神经干细胞分化及特性维持,推进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该实验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为标记探讨猕猴胚胎干细胞向玫瑰花环(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及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扩增培养。结果表明:1)建立了稳定高效的猕猴神经干细胞分化体系,在该分化体系下,GFP标记猕猴胚胎干细胞在分化的第12天时,95%以上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2)分化得到的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经bFGF/EGF扩增后,能够较好地维持其Rosettes结构;3)经bFGF/EGF扩增后的rosettes结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猕猴脑内后能够较好的存活并向神经元分化,即bFGF/EGF扩增培养能较好地维持Rosettes结构的神经干细胞,且移植到猕猴脑内的该细胞亦能够较好地存活并向神经元分化,该结果为神经干细胞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
石竹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石竹属12个种的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统计并测量叶表皮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结果表明,石竹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表面观)为长方形和不规则多边形。乳突只存在于针叶石竹、高石竹和细茎石竹中。按气孔形状可将其分为了3个类型:椭圆形、卵圆形和长方形。研究结果对石竹属的系统分类和种间亲缘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6.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石灰岩特有植物圆叶乌桕与同属的乌桕、山乌桕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观察,比较3个种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分析圆叶乌桕在石灰岩地区生长的环境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圆叶乌桕叶下表皮细胞小且呈无规则型,细胞排列紧密;气孔集中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相对最小;气孔类型是无规则型,无副卫细胞;圆叶乌桕上下叶表皮有厚角质层和蜡质层,蜡被呈片状和网状。圆叶乌桕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反映了它对石灰岩生境的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97.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凤尾蕨属5种植物孢子体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探讨该属植物的形态和亲缘关系,为凤尾蕨属的系统分类提供新的资料和依据.结果显示,该属5种植物的基本气孔类型为腋下细胞型和极细胞型;叶脉类型为无网眼的羽状分离型;副叶脉呈一回分叉平行分布;5种植物的维管束木质部多为单柱型管状中柱,也有部分双柱型网状中柱,管状分子中均有导管分子存在,仅在蜈蚣蕨和银脉凤尾蕨中发现管胞,其中井栏边草无纹孔膜残余.研究表明,蜈蚣蕨和银脉凤尾蕨较为原始,井栏边草、溪边凤尾蕨、紫轴凤尾蕨关系更近,也更为进化.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水黄皮根总黄酮(PRF)对胃溃疡大鼠乙酸型胃溃疡的作用,探讨该药促进溃疡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观察水黄皮根总黄酮对胃溃疡大鼠乙酸型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用放免法检测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黏膜组织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结果:PRF能显著降低溃疡指数(P<0.05,P<0.01),提高血清中EGF含量(P<0.05,P<0.01),增强溃疡边缘胃黏膜EGF、TGF-α的表达(P<0.05,P<0.01)。结论:PRF能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增强溃疡瘢痕处EGF、TGF-α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
苗芳  杜华栋  秦翠萍  焦菊英 《生态学杂志》2012,23(10):2655-2665
采用叶表皮临时装片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土壤侵蚀环境沟间地、沟谷地和沟间人工刺槐林地6种抗侵蚀植物叶表皮组成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 沟间地抗侵蚀植物叶的上表皮气孔开度、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器长宽比可塑性、气孔器面积可塑性、表皮毛〖JP2〗密度和表皮细胞密度分别比沟谷地提高93.8%、66.8%、17.9%、36.4%、42.3%、199.4%和46.5%,下表皮分别提高90.4%、76.6%、9.8%、47.1%、43.9%、98.2%和50.1%;沟间人工刺槐林地叶上表皮各形态指标分别比沟谷地提高66.7%、20.5%、11.9%、37.9%、19.8%、113.1%和10.8%,叶下表皮分别提高106.7%、45.8%、11.9%、41.3%、21.2%、52.2%和28.1%.沟间地植物叶上、下叶表皮毛长度分别比沟谷地缩短58.8%和29.7%,表皮细胞面积分别比沟谷地减少40.3%和37.0%.沟间人工刺槐林地叶上、下表皮毛长度分别比沟谷地缩短25.0%和23.6%,表皮细胞面积分别比沟谷地减少22.2%和19.2%.抗侵蚀植物通过增加叶表皮气孔开度、气孔密度、气孔指数、气孔器长宽比可塑性、气孔器面积可塑性、表皮毛密度、表皮细胞密度和减少表皮毛长度、表皮细胞面积来适应较强的土壤侵蚀环境.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局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表皮干细胞标记物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联合应用于糖尿病烫伤创面治疗后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模型60只,1月后在大鼠背部造成深II度烫伤。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B)、胰岛素治疗组(C)、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组(D)、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胰岛素治疗组(E),每组15只。另取15只正常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A)。观察伤后3、7、11、15、21 d各组创面愈合情况,检测创面β1整合素和角蛋白19(K19)的表达并计算创面愈合率。结果:E组创面愈合率自第7天起较A、B、C、D组增加,为[(25.33±2.32)%,(P<0.05)];A、C、D组创面愈合率较B组增加分别为[(22.51±1.78)%,(16.68±1.95)%,(18.29±1.70)%,(P<0.05)]。E组整合素β1和角蛋白19(K19)表达自伤后第7至21天各时相点显著增加,(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深II度烫伤创面局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可促进表皮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加速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