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01.
温度、水分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密闭培养法,研究了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湿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动态,探讨了温度和水分条件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土壤有机碳在培养初期(0~2 d)矿化速率较高,之后矿化速率逐渐降低;33 d培养期间,表层(0~10 cm)土壤的总矿化量为1.59~2.62 mg C·g-1,为下层(10~100 cm)的4~22倍;温度升高10℃使总矿化量分别增加60%~210%(75%WHC)和30%~200%(淹水);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动态,其C0值随土壤深度呈指数递减变化,且C0和C0/SOC值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不同深度土壤Q10值分别变化为1.7~3.1(75% WHC)和1.2~3.0(淹水),且与土壤深度之间存在明显的二次抛物线相关;土壤深度、培养温度对湿地土壤有机碳矿化具有显著影响,而水分处理对有机碳矿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2.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的植物生活型及叶特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根据Raunkiaer的分类系统,对福建省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苞铁杉(Tsuga longibracteata Cheng)群落的维管植物生活型及叶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且以小、矮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并有较大比例的藤本高位芽植物.叶级以中型叶植物所占比率最大,为51.5%,小型叶、大型叶、微型叶和细型叶分别占37.7%、5.4%、3.1%和2.3%;叶型以单叶为主,占92.9%;叶质以厚革质叶和革质叶所占比率最大,为66.4%,纸质叶占32.1%,薄叶占1.4%;全缘叶占43.6%.此外,对群落中植物生活型、叶型与层次结构、外貌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群落内阴性植物所占比例较大,为总种数的49.3%,并伴有一定数量的阳性植物.  相似文献   
103.
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群落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600m^2的长苞铁杉群落植被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有维管束植物49科86属140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9种,裸子植物2科4属4种,被子植物40科75属127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中,科属组成以泛热带分布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种组成以中国特有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而温带成分占较大比例,并伴有一定的热带成分;区系起源古老,保留有大量原始植物,且群落具有濒危性。  相似文献   
104.
以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铁杉(Tsuga tchekiangensis)群落为对象,应用永久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调查了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采用Shannon-Weiner 指数、Simpson 指数和Pielou 均匀度指数研究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依据径级频率分布的形状,将各树种的种群结构归纳为5种类型,并结合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分别讨论其更新类型,随后对调查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1) 南方铁杉群落植被具有过渡性,即温带向热带过渡,且更偏向于热带分布类型;群落优势树种为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南方铁杉和木荷(Schima superba).(2) 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趋势一致,强度均为灌木层大于乔木层;乔木中层物种多样性大于乔木上层和下层.(3) 单峰型的野漆树(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枫香(Liquidamber formosana)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等阳性高大乔木,为先锋群落优势种或林窗更新种,在演替后期比较稳定的群落中,将最终衰退消失;间歇型的猴头杜鹃、木荷、多脉冬青(Cyclobalanopsis multiervis)等常绿阔叶树种和南方铁杉等针叶树种,种群结构为不连续生长型,更新具有波动性和机会性,介于顶级群落先锋种和优势种之间;双峰型的麂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为耐荫性极强的常绿阔叶乔木,为顶级群落的优势种;金字塔型的厚皮香(Temstroemia gymnanthe)、隔药柃(Eurya muricata)、马醉木(Pieris japonica)等和单柱型的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尖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朱砂根等(Ardisia crenata var. crenata)为顶级群落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主要组成种.(4) 九龙山南方铁杉群落处于顶级阶段的前期,并未达到最终阶段,将向双峰型为优势种的群落发展.南方铁杉如不加以保护,势必为其它树种所取代,应对此群落乔木层的猴头杜鹃、木荷、麂角杜鹃等植物进行适当地人为砍伐.  相似文献   
105.
盐度与体重对台湾红罗非鱼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在盐度为淡水、7、14、21、28和35的条件下,测定了3个体重组(1.57~4.87g,7.07~18.23g和31.50~52.41g)的台湾红罗非鱼的耗氧率,方差分析表明,盐度对台湾红罗非鱼的耗氧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体重范围为1.57~18.24g时,盐度7实验组的耗氧率最高,分别为0.41mg O2*g-1*h-1(1.57~4.78g)和0.34mg O2*g-1*h-1(7.07~18.23g),体重范围为31.50~52.41g时,耗氧率最高值出现在盐度35组,为0.30mg O2*g-1*h-1.耗氧率最低值也因体重范围的不同而出现在不同的盐度,体重范围为1.57~4.78g时,盐度14组的耗氧率最低,为0.28mg O2*g-1*h-1,体重范围在7.07~52.41g时, 耗氧率的最低值均出现在盐度21组, 其中体重范围7.07~18.23g的最低值为0.22mg O2*g-1*h,而体重范围31.50~52.41g的最低耗氧率为0.13mg O2*g-1*h-1.协方差分析表明,盐度和体重对台湾红罗非鱼的耗氧率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  相似文献   
106.
根据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灯光围网信息船1989-1999年的渔捞纪录,研究闽南-台湾浅滩渔场海底地形,水深与中上鱼类群聚的关系。结果表明,渔场地形起伏,水深变化大,中上层鱼类分布较为密集,但各渔区间的分布不均匀,南北方向上渔获产量分布是由北向南递增,东西方向上渔获产量分布是由浅滩两侧向浅滩的南,北中部靠拢;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在海峡南部混合水和海峡暖水区,其中心渔场位于上升流终年存在的高盐区,同时群聚于海底断裂区和海底隆起边缘区;中上层鱼类群聚区或中心渔场随海峡南部混合水和海峡暖水的季节变化而变化,不仅与渔场地形,水深有关,还与影响海区季风的风向,风力和不同水系强弱有关;本渔场中上层鱼类在不同季节群聚水深,春,夏季为30-60m,秋,冬季为40-80m。  相似文献   
107.
居室尘螨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等多种过敏性或变应性疾病。近据我国台湾大学林学系科学家Shang TzenChang等在美国昆虫学会主编的《医学昆虫学杂志》2 0 0 1年 5月号报道 ,主产于台湾省中部海拔 180 0至 2 6 0 0m山区的台湾松 (Taiwaniacryptomerioides) ,其香精油可用于防治居室尘螨。S .T .Chang等首次检测了台湾杉心材中香精油及其组份的杀灭居室尘螨活性。结果证明 ,用量为 12 .6 / μg/cm2 的台湾杉香精油 ,在 4 8小时内对居室尘螨的毒杀率为 36 .7%~ 6 7.0 %。…  相似文献   
108.
台农16号菠萝新品种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名称 菠萝 (Ananascomosus)品种台农 1 6号。2 材料类别 腋芽、顶芽。3 培养条件 芽诱导培养基 :(1 )MS 6 BA 1 .0mg·L- 1 (单位下同 ) NAA 2 .0 2 ,4 D 0 .5 ;芽增殖培养基 :(2 )MS 6 BA 2 .0 NAA 0 .2 ,(3 )MS 6 BA  相似文献   
109.
长苞铁杉群落优势种群高度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胡喜生  洪伟  吴承祯  张琼  吴继林  黄承勇 《广西植物》2004,24(4):323-328,316
基于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长苞铁杉群落的调查数据 ,以不同高度作为一维资源位状态 ,以个体多度为生态位计测的资源状态指标 ,对群落中的 1 2个优势树种进行了生态位的计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长苞铁杉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各优势树种 ,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环境适应的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长苞铁杉与阳性树种柳杉、耐荫树种中偏阳性树种木荷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值比与耐荫性树种深山含笑、细叶青冈之间的都要大。这些分析结果为珍稀濒危植物长苞铁杉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描述螃蟹化石29种,包括:2新种,3种以化石形态新出现的现生种及已知种24种。新种:Randallia jingomao sp.nov..Ommatocarcinus sankuei sp.nov.;新以化石形态出现的现生种:Ranilia misakiensis (Sakai),Leucosia pbtisifrons de Haan,Macrophthalmus convexus Stimpson。29种螃蟹化石之大部分出现于台南玉井附近六重溪层,少数种出现于嘉义、内埔、中埔六重溪层,尚有1或2种出现于南投中寮附近石门层、深坑层及高雄大冈山石灰岩。地质时代由中中新世至上新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