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颜重威 《动物学杂志》2013,48(5):790-796
本研究利用过去的文献,整理台湾、海南和大陆鸟类的亲缘关系。结果发现,海南有78%的鸟类与大陆相同,有40%的鸟类与台湾相同。依此数据,显示海南成为岛屿的时间比台湾晚,与大陆鸟类的亲缘关系也比台湾较为密切。然当孤立成为岛屿之后,栖于岛上的鸟类,乃各自发展为地方特色。台湾仍保有一些古北界的寒带鸟类,不见于海南。海南则有一些东洋界的热带鸟类,也没有分布到台湾。  相似文献   
12.
台湾和日本处在不同的地理纬度上,同属岛屿海洋性气候,前者地域面积远小于后者,拟步甲的物种多样性却大于后者。为弄清楚这些科学问题,作者采用G-F指数对从台湾到日本不同纬度梯度上的拟步甲多样性分布格局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如下初步结论:(1) G-F指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台湾(21°N-25°N)(0.826)>日本(24°N-45°N)(0.824)>日本Ⅱ纬度区(30°N-35°N)(0.792)>日本Ⅰ纬度区(24°N-30°N)(0.765)>日本Ⅲ纬度区(35°N-40°N)(0.761)>日本Ⅳ纬度区(40°N-45°N)(0.603);(2)台湾拟步甲属的多样性(DG)、族的多样性(DF)和G-F指数(DG-F)均最高,分别是4.263、24.464和0.826;(3)各纬度上拟步甲的物种分布情况:台湾(21°N-25°N)(541种)>日本(24°N-45°N)(489种)>日本Ⅰ纬度区(24°N-30°N)(257种)>日本Ⅱ纬度区(30° N-35° N)(231种)>日本Ⅲ纬度区(35° N-40° N)(172种)>日本Ⅳ纬度区(40° N-45° N)(60种)。研究数据显示, G-F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台湾和日本各地拟步甲族、属的多样性。其物种多样性在纬度上的分布表现为从南向北递减的趋势,并对其基本原因进行分析。作者首次基于台湾和日本两个岛屿拟步甲物种多样性的比较分析,对现有岛屿生物多样性的有关理论提出个人看法,认为岛屿生物地理学的“物种-面积关系理论”中的“岛屿面积越大,物种数量就越多”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一定能客观地反映种类众多的现生岛屿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印象初  叶保华  党琰 《昆虫学报》2015,58(3):335-340
记述了中国台湾尼蝗属 Niitakacris Tinkham, 1936 的3新种。新种阿里山尼蝗 Niitakacris arishanensis sp. nov.后足股节内侧非红色和雄性尾须基部的最大宽度为端部宽度的4倍,可与本属所有已知种相区别。新种夏氏尼蝗 Niitakacris xiai sp. nov.与红胫尼蝗 N. rosaceanum 和台湾尼蝗 Niitakacris taiwanensis sp. nov.近似,不同之处为中胸腹板中隔的长度大于最狭处,前翅不到达腹部第1节背板后缘。新种台湾尼蝗 Niitakacris taiwanensis sp. nov.与红胫尼蝗 N. rosaceanum 近似, 不同之处为复眼较小,纵径为眼下沟长的1.4 倍;两尾片分开;肛上板基部纵沟较短,不到达中部,沟端圆,不尖。列出了尼蝗属全部5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4.
台湾鸟会的一项贡献是游说政府将重要的野鸟自然栖息地划设为保护区,并进一步协助政府建构鸟类保护地为赏鸟旅游的热点。每年10月至翌年4、5月,候鸟黑面琵鹭(黑脸琵鹭)便会从北方飞到台南市七股区附近越冬。由于七股工业区及滨南工业区等开发案可能导致黑面琵鹭栖息环境的破坏、经台南鸟会与"中华鸟会"以及诸多当地保育团体的奔走努力,2002年催生了七股300公顷的"黑面琵鹭保护区"。地方政府复于该地设置数座赏鸟亭及生态解说牌,分别交由当地的保育团体管理。保育团体负起为游客介绍黑面琵鹭及河口湿地生态的责任,同时就近进  相似文献   
15.
引言     
萌生:2009年9月,由著名的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发起的"绿眼睛看台湾"两岸环境媒体交流计划,天津电视台(王军、高志峰)、云南信息报(郭敏)、南风窗(陈统奎)和人与生物圈杂志(陈向军)等四家媒体的5名记者,在国台办、中科院等各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踏上了宝岛的土地。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安排了两大主题:一是"灾后重建",二是"绿色经济"。那一年,适逢台湾"九·二一"地震10周年。经历了"5·12"大地震的我们,深入到桃米生态村,亲身体验这个社区历经磨难后,如何以10年的努力重建家园;参加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起,生态旅游一词开始在台湾发烧。台湾有着特殊的地理景观、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多元的人文资源,人民热情友善加上社会治安良好,使得其发展观光事业的潜力雄厚;尤其是台湾的生态环境极其多样化,孕育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特定主题发展的旅游,如生态之旅,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主流。在众多主题的旅游中,赏鸟生态旅游绝对是小众旅游,但是有心从事赏鸟生态旅游者,多半具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愿意为追求赏鸟境界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7.
台湾位于热带至亚热带之间,周围海域有黑潮流经,海水终年都很温暖,因此沿岸海域只要有硬底质的地方,大多有珊瑚分布。位在台湾南端的垦丁海域,以及纬度较低的兰屿和绿岛,拥有相当发达的珊瑚礁;而在台湾北部沿岸海域就只有珊瑚生长,并没有明显的珊瑚礁形成,主要是由于冬季水温太低和侵蚀作用强烈的限制。早在一千多万年前,当台湾还未露出海面时,珊瑚礁就在台湾岛的基底上发育;后  相似文献   
18.
蕨类植物是一类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隐花维管植物,是植物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与经济价值。台湾多山的地形特点以及丰富多样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孕育了种类繁多的蕨类植物,一直是蕨类研究的热点地区。2011年3月,台湾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和远流出版  相似文献   
19.
描述了台湾天牛新种林氏直脊天牛,给出了成虫整体彩色照片和外生殖器照片,并提供了生态照片.正模标本保存在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副模标本分批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及数个私人收藏馆.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南地区与台湾种子植物间断分布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南地区和台湾植物的间断分布是东亚生物地理学上一个十分有趣的研究课题。该文对种子植物进行了统计,发现有50属具有该分布式样的种对或种(包括变种和亚种);30属呈台-琼(至粤南)-西南间断分布,而其中大多数类群的分布区在粤南-桂南-滇南,即中国热带线以南。统计结果显示,有41属被子植物在台湾和西南之间呈连续分布;有35属从台湾分布至海南(和/或华南)或至福建(和华南)。中国台湾和大陆之间类群的连续分布,以及两者植物区系的巨大相似性表明,台湾作为大陆性岛屿,与中国大陆曾经属于一个统一的植物区系。新近纪以来台湾中央山脉和中国西南至东喜马拉雅地区均经历了海拔升高的过程,形成相似的低至中、高山生境;在第四纪冰期,一些类群在这两个地区之间形成连续的分布区。后来全球气温升高,这些植物类群从低海拔向高海拔山区迁移,由于华东至华中和华南缺少高山生境,使得原来连续分布的某些类群或其祖先类群在中国西南和台湾两地之间灭绝,从而形成间断分布。同时,台湾与大陆失去陆地连接后造成分类群在台湾和西南地区的隔离分化,以及中国南端热带生境的不连续性导致热带植物属种分布区的破碎也是形成台湾和西南间断分布的重要因素。最后将西南和台湾间断分布类群归纳为3种类型:孑遗型、分化型和热带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