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中国过去40年城镇化发展迅速,从数字指标上看,不仅走过了一条迅速提升工业化水平的道路,也走过了一条快速城镇化道路。然而,中国城镇化发展重"量"而轻"质",偏重于城镇数量增多和城镇化速度的提升,而对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共同提高、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城镇就业、第三产业发展等城镇化的本质问题关注不够。2015年,联合国通过的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明确要求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中国新型城镇化应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如何将SDGs的具体要求用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需要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机制,测评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状况;通过推进城市绿色创新实践,拓宽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践行路径。  相似文献   
22.
将区域作为一个以人类生产和消费为中心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构建了一种基于生物物理视角的生态热力学方法,从整体角度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该方法囊括了维持复合生态系统运转过程中的自然资源投入、人力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损害成本投入等三种要素,完善了可持续发展评价以及绿色GDP核算中人力资源投入和环境成本的价值体现。然后以我国为例,核算了我国31个省市2006—2015年间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间动态,并以各省为边界,计算了2015年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计算结果显示:(1)十年间,我国整体上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逐步提高,能反映出我国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2)从要素投入看,自然资源投入仍然占主要,但比例在逐渐降低。环境成本投入比例呈逐步降低趋势,说明环境保护取得了成效。另外,在2010年后,人力资源投入比例增加很快,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劳动力成本上升明显。(3)各省市的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在不考虑区域间进出口的情况下,从GDP产出角度,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西藏最低。通过将本文的评价结果与绿色发展指数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建立的方法框架是对能值分析方法的扩展和完善,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继续对该方法框架中没有考虑全面的因素加以考虑,以便于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3.
姚治国 《生态学报》2019,39(2):700-708
旅游生态效率概念采用定量化方法对旅游业经济、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重要工具。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旅游生态效率优化管理方案不断涌现,相关利益主体应用较多的有环境管理系统、旅游生态标签、清洁生产理念、旅游生态效率中心、21世纪地方议程等。在旅游企业日常运营中积极推动生态效率优化管理,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目的地旅游经济、环境绩效的一种新思路。从可持续背景下旅游生态效率优化模型入手,系统化分析了国外旅游生态效率优化管理方案的内容与特征。其中,环境管理系统在目的地层面为旅游生态效率优化设计了一套评估管理流程,旅游生态标签为目的地生态效率水平提供了可视化标志符号,21世纪地方议程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一致性整合方案,清洁生产理念是一种基于生态效率优化的长期战略,旅游生态效率中心作为非营利性机构有利于中小企业获得较好的环境绩效表现。国外旅游生态效率优化管理方案特征明显、设计合理、管理科学,对我国目的地旅游生态效率优化提升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4.
再论可持续性科学: 新形势与新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10年来,可持续性科学蓬勃发展,已成为21世纪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新科学领域.然而,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可持续性科学尚未引起科学家和实践者的足够重视.为促进可持续性科学在中国的发展,2014年邬建国等曾撰文介绍什么是可持续性科学.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这一问题,并补充阐述了可持续性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关系、可持续性科学的科学范式及其8个基本论题.基于对可持续性科学发展动态的分析,作者认为,一方面,可持续性科学已进入系统推进的成熟发展期;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实践与教育的热情高涨,但在可持续性科学领域起步较晚,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和南非.为此,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国发展可持续性科学的“三位一体”策略:一是“请进来”以服务中国实践;二是“走出去”以贡献中国智慧;三是“中西医结合”以引领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25.
民间环保组织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问题之一。生态环保不仅是环境问题更上升为国策,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不仅关注环境问题,同时也要求参与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的民间环保组织酝酿产生并不断壮大。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生态中心的一些年轻人正在策划组织中国环境方面最专业的非政府组织,特以此文表示支持与鼓励。  相似文献   
26.
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植物园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国  李锋  郭伦发   《广西植物》1998,18(3):198-203
植物园建设与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人类的生存活动息息相关,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象征,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论述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根据植物园的现状和功能,阐述了植物园建设在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植物园建设事业的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7.
Productive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necessitates growing plants in sub-optimal environments with less input of precious resources such as fresh water.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rapid improvement of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it is important to link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work to molecular studies in genetically tractable model organisms. With the use of several technologies for the discovery of stress tolerance genes and their appropriate alleles, transgenic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stress tolerance in crops remarkably parallels breeding principles with a greatly expanded germplasm base and will succeed eventually.  相似文献   
28.
《遗传》2010,(2)
<正>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及气候的差异而形成了南北方各具特点的遗传资源。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之一。为此,中国遗传学会拟于2010年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主题为"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会议将邀请我国遗传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就近年来国内外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和我国北方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进行研讨和交流。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促进我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欢迎从事遗传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学者与研究生踊跃参加。  相似文献   
29.
《生物产业技术》2010,(1):69-71
——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欧阳院士:工业生物技术是指在工业规模生产过程中运用微生物或酶为催化剂进行物质加工制造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饲料、轻纺、矿产、材料和能源等工业领域。工业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发展史上继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之后的第三次浪潮.对于解决人类社会目前面临的资源、能源与环境等诸多重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研究了草食动物(牛、山羊)对辽东半岛结缕草种子散布及发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干牛粪、羊粪中结缕草种子的数量分别为101.7和6.88粒.g-1;牛、羊的采食和消化对结缕草种子的生活力没有影响,但提高了其发芽率(分别为74.12%和67.77%)、发芽势(分别为24.34%和17.72%)及活力指数(分别为41.86和37.38),缩短了其发芽时间(分别为12.53和12.70d);牛粪和羊粪中结缕草种子的发芽率虽有提高但没有达到其生活力水平;牛对结缕草种子散布及发芽力的影响效果均好于山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