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比较锁定型γ钉(Locking Gamma Nail,LGN)、普通型γ钉(Traditional Gamma Nail,TGN)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分别接受锁定型γ钉(A组)、普通型γ钉(B组)和动力髋(C组)内固定治疗的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共92例。记录和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结果:A组、B组和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但A、B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A组和B组、C组的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C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LGN的固定效果和生物力学性能良好,操作简便,固定牢固,整体治疗效果优于TGN和DHS,可作为临床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利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38例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法进行手术治疗,分析手术方法、效果及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28例行闭合复位,7例行骨折端切开复位,患者术后7-14d可下地活动,3 m内扶拐部分负重行走,31例(88.6%)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3.7个月;Harris髋功能评分标准:优18例,良10例,中3例,优良率90.32%(28/31)。结论:PFNA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的有效装置,能够减少骨折不愈合、髋内翻畸形愈合及内固定断裂、切割股骨头等并发症,在治疗老年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时可达到较高的骨愈合率、较快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髓内钉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治疗四肢骨干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干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髓内钉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进行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应用Enneking评分来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应用Kanofsky评分法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随访时间为10-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3.8±2.5)个月。所有患者围手术期均无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术后VAS评分、Enneking评分以及Kanofsky评分均显著优于手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nneking评分显示,32例优,34例良,22例中,2例差,优良率为73.3%。结论:髓内钉固定联合骨水泥填充治疗四肢骨干转移癌伴病理性骨折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肢体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在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手术治疗8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0.5μg/kg右美托咪定并在术中以0.2μg/kg·h麻醉维持,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生理盐水。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和5 min(T3)、拔管1 min(T4)和5 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的数值,同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及12 h内吗啡用量。比较各时间点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HR、SBP、DBP均显著降低(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T2、T3和T4时HR、SBP、DBP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在T3、T4和T5时HR、SBP、DBP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及瑞芬太尼用量和24 h吗啡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能够维持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麻醉药物和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改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钛制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对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72例作为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进行手术,观察组则使用空心钉张力带进行固定。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统计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骨折的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最大屈曲角度),髌骨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空心钉张力带固定组)在骨折的愈合时间,功能恢复,髌骨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比较指标中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优势,其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钛制空心钉结合张力带内固定手术用于髌骨骨折与传统的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方法相比较,具有操作简便,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确实,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优点,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与金属螺钉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金属螺钉或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拇外翻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前后拇外翻角(HVA),第1、2跖骨间夹角(IMA),美国矫形足踝学会足功能评分(AOFAS),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HVA、IMA、AOFAS均优于术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HVA、IMA、AOFA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88.46%,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2.31%,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截骨端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拇外翻复发或者术后丢失矫正度数、跖骨发生背侧移位、出现转移性跖痛、拇内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拇外翻截骨后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可提供稳定固定,治疗效果显著,不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7.
周俭民  曹立冬 《植物学报》2020,55(5):533-536
病原微生物通过其特有的机制破坏植物的防御屏障, 引发病害, 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研究病菌致病机制, 能够启发人们探索病害防控的新思路。四川农业大学陈学伟团队阐明了稻瘟病菌的一种特殊结构——侵染钉的发生机制, 发现超长碳链脂肪酸合成酶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超长碳链脂肪酸合成酶为靶点, 该团队寻找到了抑制超长碳链脂肪酸生物合成, 进而抑制侵染结构发生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广谱抑制多种病原真菌在动物和植物宿主上的致病力, 为创制新型农药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8.
藻华是一种全球性的生态灾害, 利用海洋溶藻菌治理藻华是藻华治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旨在揭示一株嗜盐杆菌对中肋骨条藻的溶藻作用机理, 对溶藻作用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 并测定了相关的生理参数, 同时研究了溶藻作用对藻细胞光合作用的影响并比较了与氮代谢、抗氧化系统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溶藻作用使得中肋骨条藻细胞链状结构发生断裂, 细胞多以单细胞形态存在且单细胞长度显著增加, 最终细胞原生质体在细胞一端形成泡状后逐渐膨胀破裂。同时, 溶藻作用下中肋骨条藻细胞内总蛋白质含量、叶绿素a含量、总氮含量、Fv/Fm、Y(II)以及与氮代谢相关的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 而与抗氧化系统相关的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显著上升。溶藻物质显著抑制了中肋骨条藻对氮的吸收利用,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受阻, 最终影响到细胞的繁殖分裂。同时细胞内活性氧的增加可能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 大量胞外物质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而使细胞膨胀破裂死亡。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采用患髋蛙式位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三枚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78例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评估手术疗效,总结经验.结果:78例病例平均随访3.5年,股骨头坏死4例,骨折不愈合3例,其中螺钉松动1例.参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价,优59例,良7例,可5例,差7例.优良率为84.6%.结论:患髋蛙式位C臂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三枚加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费用低等优点,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较理想的、微创的且较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评价以微种植钉为支抗压低伸长磨牙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9月1日期间,11例修复空间不足,需要压低因对颌牙缺失而伸长的上颌第一磨牙患者,男5例,女6例,年龄18~40岁,平均26岁.9位患者下颌单侧第一磨牙缺失,2位患者下颌双侧第一磨牙缺失,上颌磨牙由于对颌牙长期缺失而伸长,咬舍于对颌牙槽嵴黏膜,妨碍牙列修复治疗.利用微种植钉作为支抗,使用弹力链牵引伸长的磨牙,产生根向压入力.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和曲面断层片.结果:11例患者伸长的磨牙均成功压低,获得足够的义齿修复的垂直空间,伸长磨牙平均压入3mm,成功进行了种植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治疗时间平均为6个月.结论:采用微种植钉作支抗,能有效压低伸长的上颌磨牙,创造足够的义齿修复空间,且方便、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