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8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991.
东瀛一瞥     
邓涛 《化石》2012,(1):30-40
总听说日本民众对恐龙有特别大的兴趣,直到去了日本才发现果然所言不虚。200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日本举行恐龙展览,将要结束前我们去参加撤展的工作。时光已过了近8年,但所见所感仍常萦脑海。 飞机从北京起飞,穿越朝鲜半岛南部,又拐到东南方向,在横跨本州岛后,从东海岸折回,降落在东京郊外的成田机场。飞临日本时天已经黑下来,看得见地面的灯火,向东面望还可以分辨出富士山高耸入云的身影,像云层上方的一座金字塔。  相似文献   
992.
葎草水浸提物对外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营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震  徐丽  王育鹏  李丹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9):1844-1849
利用葎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根茎的营养生长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分析其形态和相应化感强度,以明确葎草对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营养生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与葎草地上部分相比,葎草地下部分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的化感抑制强度更明显。(2)葎草地下部分能够明显抑制喜旱莲子草的叶片大小,0.1mg/L浓度下能比对照组显著减少40.21%。(3)葎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浸提物对喜旱莲子草无性系小株枝条的节数无明显影响,但是浸提物对其根茎的分蘖力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4)与葎草地上部分相比,其地下部分浸提物能较强抑制喜旱莲子草无性系小株高度。研究发现,葎草水提物能有效抑制喜旱莲子草的营养生长,有可能作为生物替代材料对喜旱莲子草进行替代控制。  相似文献   
993.
3 次连续重复提取DNA 能较好反映土壤微生物丰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同一个土壤需要反复提取几次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土壤微生物的丰度,探讨风干土壤代替新鲜土壤用于微生物丰度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针对两种理化性质具有较大差异的旱地和稻田新鲜土壤及其风干土壤,分别对土壤微生物进行5次连续裂解提取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连续反复提取对土壤古菌和细菌16S rRNA gene数量、氨氧化古菌和细菌功能基因amoA数量的影响。【结果】3次连续提取DNA占5次提取DNA总量的76%以上,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古菌和细菌4类微生物的3次连续提取最低回收率为77.5%;与新鲜土壤相比,风干处理导致氨氧化古菌、氨氧化细菌、古菌、细菌的数量分别降低84.3%、81.2%、12.5%和90.3%,然而,2种土壤风干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表明土壤微生物对风干处理的响应可能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较小。【结论】土壤微生物连续3次裂解能较好反映微生物丰度。与新鲜土壤相比,风干过程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丰度,然而,通过风干土壤中微生物丰度的变化趋势反映新鲜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原核微生物的发现已有约340年,成千上万的原核微生物被发现和命名。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众多新的种属已经得到鉴定和命名,对这些微生物系统的总结并对中文命名系统适当调整已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对人类发现最早、总量最多的350多属1 500多种杆菌和120多属1 200多种小杆菌进行总结和归纳,从生境、形态学(动静态、形状和尺寸)、生物化学、细菌和古菌属性等特征层次规范这类菌属的命名,期盼有助于推动国内外微生物分类学发展,有利于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995.
李超荣 《化石》2016,(1):23-25
当你走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中国古动物馆的树华古人类馆,你注意到展柜里那些圆形的石头标本了吗?这就是10多万年前古人类狩猎与防身的武器——石球.与现在的手枪、步枪和机关枪的子弹和大炮的炮弹等异曲同工的是,这些远古社会古人类使用的石球是一种远距离杀伤武器.  相似文献   
996.
崔娅铭 《化石》2016,(1):76-77
2015年11月《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崔娅铭博士、吴新智院士与安徽省博物院、安徽和县博物馆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和县人脑颅化石形态.该研究扩展了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脑颅的形态变异范围,在中国中更新世直立人可能共存着不同的支系,这使得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的演化历史要比以往研究所认为的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997.
正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敏、周忠和与山东临沂大学王孝理、王岩合作,在《自然》子刊《科学报告》发表了一篇题为"A new basal bird from China with implications for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in early birds"的论文,报道了发现于热河生物群的一类新的基干鸟类化石,揭示了在早期鸟类演化初期出现了大量的趋同演化,其中的很多特征与飞行作用有关。研究者将这一新标本命名为郑氏重明鸟(Chongmingia zhengi)。新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蛇伤药酒的砷盐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古蔡氏法测定砷盐含量。结果古蔡氏法能有效测出蛇伤药酒的砷盐,砷含量约为240μg/ml。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蛇伤药酒砷盐的测定。  相似文献   
999.
李楠 《人类学学报》2019,38(1):98-106
作为普通生命表的归纳总结,"模型生命表"反映了人口发展的普遍现象和内在规律。本文将"区域模型生命表"引入古人口学研究,以大甸子墓地为例对婴幼儿组和高龄组死亡人数进行了调整。根据校正后数据所编制的简略生命表,该遗址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下降为24.12岁,年龄别死亡率曲线呈更加合理的"U"型。鉴于古人口学中样本容量和代表性往往较差,引入"区域模型生命表"对偏差数据校正后再进行人口研究将使所得结论更加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000.
Globigerinoides ruber是最常见的热带-亚热带浮游有孔虫种类,被广泛地应用于古环境重建。本实验通过浮游生物垂直拖网采集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目标站位表层200 m以浅水体中的浮游有孔虫,在体视显微镜下挑选出单个活体G.ruber(白色)个体,采用DOC法提取虫体的总DNA,利用有孔虫特异性引物扩增SSU rDNA目的片段。我们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了G.ruber(白色)基因型多样性,并比较了不同基因型G.ruber(白色)的形态差异和分布特点。ML/BI树显示:在热带西太平洋海区获得的G.ruber(白色)样本中,有两大基因型Type I和Type II,Type I又包括Type Ia、Type Ib2两种类型。Type I和Type II个体的形态特征和栖息环境存在明显差异:Type I个体的三个房室呈显著的球状,主要分布在表层30 m以浅的水体中;Type II个体的三个房室呈扁平的近似球状,主要分布在水深30 m以下的水体中。本工作是对热带西太平洋浮游有孔虫DNA分子数据的重要补充,旨在为古海洋学重建提供更加精确的替代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