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8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鸟类跗跖骨远端形态的两种模式及其栖息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玉光 《四川动物》2006,25(1):21-27
通过对大量现生鸟类的跗跖骨进行对比研究,得出鸟类的跗跖骨远端特征可以被用来作为判断鸟类栖息习性的依据。地栖性鸟类的跗跖骨远端由第Ⅱ、第Ⅲ、第Ⅳ跖骨滑车组成典型的“三角”模式,而树栖性鸟类的跗跖骨远端则是由位于同一平面位置的第Ⅱ、第Ⅲ、第Ⅳ跖骨滑车组成典型的“滚轴”模式。由此还尝试对中生代鸟类的栖息习性和功能作了检验和判定,依此鉴定与借助其他依据识别的结果比较一致。鸟类跗跖骨远端形态结构的观察与研究,对评判古鸟的栖息习性以及鸟类的栖息演化历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2.
2007-2008年, 广西崇左智人洞发现了3件智人化石标本, 智人Ⅱ号为下颌右侧第3臼齿伴有部分下颌骨, 智人Ⅱ号为游离的下颌右侧第2或第3臼齿, 智人Ⅲ号为人类下颌骨中间部分残段。釉系测年结果显示其为距今10万年左右, 是目前东亚地区最古老的早期现代人。这3件化石标本显示出一系列的病理及异常现象:智人Ⅱ号牙齿齿根大部分暴露, 牙槽骨萎缩, 个体生前患有严重的牙周炎; 智人Ⅱ号牙齿龋病严重伴随齿根部大区域突起的白色钙化状的牙骨质增生, 个体生前可能患有严重的牙周组织炎症; 智人Ⅲ号下颌骨牙列拥挤, 双侧中门齿扭转, 双侧前臼齿对称性出现根尖周炎症状, 最大可能个体生前双侧前臼齿具有畸形中央尖, 突出的牙尖折断后牙髓感染导致根尖部牙槽腔扩大。更新世古人类出现龋病的情况非常罕见, 智人洞发现的人类龋齿是目前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报道的最早的龋病病例。智人Ⅲ号下颌显示的牙列拥挤与牙齿扭转对于探讨人类咀嚼器官的退行性演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3.
石史 《人类学学报》2012,31(2):208-208
2011年9月22日至3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超荣研究员应台湾新北市政府文化局林登赞局长和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馆吴秀慈馆长的邀请,在新北市参加了"城市中的文化资产保存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此次研讨会从  相似文献   
134.
[目的]探析五大连池火山区露头泉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对扰动的响应。[方法]采集五大连池露头泉水样,按扰动程度将其分为农田组(A1,A2,A3)、村屯组(B1,B2,B3)、景区组(C1,C2,C3)和野外组(D1,D2,D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别露头泉中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各露头泉之间菌群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野外组露头泉的细菌和古菌多样性及其丰富度较高;露头泉微生物各物种互作关系网络复杂,但多以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等为优势细菌门,以Parvarchaeota、Woesearchaeota和Verrucomicrobia等为优势古菌门;在不同程度的扰动影响下,某些露头泉出现了特异优势菌,如Helicobacteraceae、Verrucomicrobiaceae和Deferribacteres等。[结论]五大连池火山区露头泉分布着丰富的细菌和古菌,人为活动产生的不同程度扰动,导致露头泉中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组成及丰度呈现差异化。  相似文献   
135.
采用人工水质染毒的方法,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及流式细胞术(FCM),探讨重金属镉对小鼠精巢内生殖细胞凋亡及附睾内成熟精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生殖细胞处于凋亡时期的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时期的生殖细胞超微结构呈现出线粒体空泡、核膜内陷、染色质周缘化及核固缩等形态特征,表明镉容易引起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各试验组精子早期凋亡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活性精子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0.10 mmol·L-1)精子成活率(75.1%)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而早期凋亡率(22.6%)则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睾丸生殖细胞DNA断裂率(18.2%)及附睾精子断裂率(26.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3%、5.6 %)(P<0.05).各试验组小鼠睾丸内DNA断裂的生殖细胞数量低于附睾内DNA断裂的精子数量.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小鼠睾丸内生殖细胞及附睾内精子凋亡率逐渐升高.表明小鼠生殖细胞凋亡及DNA损伤数量与镉剂量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6.
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SDMs)是基于物种的生态位要求,通过将物种已知的分布数据和对应地区的环境数据联系起来,以预测该物种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的地理分布的一种数学工具。它为地史时期生物地理分布的重建、生物生态特征的分析及生物与地球环境协同演化研究等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此方法具有研究精度高、预测效果好及应用广泛等优点,尤其适合开展高精度的古生物地理、古生态及生物宏演化等相关研究。文章着重介绍物种分布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建模流程,在此基础上以笔石种Tang yagraptus typicus Mu作为建模实例进一步说明物种分布建模的详细步骤,最后概述此方法在古生物研究中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7.
本文对莺琼盆地新生代的孢粉资料进行了综合梳理,划分出6个特征明显的孢粉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的特征及具有时代意义的化石分子对地层的时代进行划分,探讨了各个时代的植被类型、气候条件及沉积环境。孢粉组合显示,莺琼盆地陵水组/三亚组出现的孢粉组合差异大,气候条件发生了较大突变,由偏凉干向偏暖湿变化,是古近纪/新近纪的界线。  相似文献   
138.
娄玉山  马宁 《化石》2014,(1):44-48
正1963~1964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考队在陕西蓝田陈家窝子与公王岭先后发掘出蓝田直立人下颌骨与蓝田直立人头盖骨等,同时,在这两个遗址上又发现了文化遗物及与蓝田直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今年恰逢发现蓝田直立人头骨50周年。写此文章,与大家分享。1959年地质专家曾河清来到陕西蓝田考查后,报道了陕西蓝田地区一个相当良好的新生界剖面,由于此前蓝田地区的新生界发育良好,一  相似文献   
139.
《化石》2014,(2)
正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托马斯·斯提戴姆(Thomas A.Stidham)和倪喜军研究员等在新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第一期报道了发现于新疆北部吉木乃晚始新世地层中的两件鸟类化石,这两件化石可能代表了雁形目鸭科一个已绝灭亚科罗曼维尔雁鸭亚科(Romainvilliinae)在中国乃至亚洲的首次发现。该项研究为罗曼维尔雁鸭亚科鸟类的演化和古地理分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  相似文献   
140.
石史 《人类学学报》2009,28(2):171-171
2008年5—9月,应日本东北大学总校长井上明久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超荣赴日本东北大学综合学术博物馆和大学院文学研究科考古研究室做客座教授。与博物馆的柳田俊雄和考古研究室的阿香子岛教授进行日本旧石器前期文化与中国旧石器文化的对比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日本大分县早水台旧石器遗址的石制品;该遗址与中国北方的许家窑遗址在技术和类型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