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27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化石》2004,(1):F002-F002
  相似文献   
72.
从塔北隆起奥陶纪钙藻化石探讨奥陶纪的古环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46井、英买1、2井奥陶纪石灰岩内含有大量的钙藻化石、蓝细菌以及疑难微体化石。这些钻井岩芯均在深达5000-6200m的地下深部取得。钙藻主要为绿藻类的Dasyporella,Ver‘miporella,Moniliporella以及?Plexa;红藻类的管孔藻类Solenoporaceans;钙化蓝细菌则有Girvanella,Botomaella,?Subtifloria等;疑难微体化石有Bevocastria,Nuia,Rothpletzella。这些钙藻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正常盐度的浅海水内,其水深不到20m。世界各地的奥陶纪Vermiporella均位于古赤道的两侧,这表明它们是在气候炎热、温暖海水中生活的一类海洋藻类。Girvanella以藻灰结核和内碎屑最为常见,某些球粒可能代表Girvanella破碎后形成的单管或小棒。塔里木盆地钙藻植物群相似于哈萨克斯坦、波罗的海周围地区以及北美同时代植物群,这表明这些钙藻和蓝细菌化石具有遍布于全球的性质。塔北隆起早、中奥陶世沉积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到晚奥陶世时,碳酸盐岩沉积被浅水陆棚沉积所取代,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的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73.
记述了发现于陕西镇安黄家湾早更新世晚期的一个大型哺乳动物群。动物群包括哺乳动物4目、11科、24种,它们是:Canis variabilis, Hyaenidae gen. et sp. indet. , Homotherium sp. , Megantereon sp. , Lynx cf. shansius , Panthera pardus , Elephantidae gen. et sp. indet. , Equus qingyangensis , Hesperotherium sinense , Ancylotherium sp. , Megatapirus augustus, Rhinocerotidae gen. et sp. indet. , Dicerorhinus lantianensis, Sus sp. , Moschus moschi ferus , Cervus unicolor , Cervus sp. 1, Cervus sp. 2, Hydropotes sp. , Capreolus sp. , Strepsiceros annectens , Leptobos sp. , Bubalus sp. 和 Budorcas taxicolor等。动物群伴生植物孢粉分析表明,当时在化石产地生长着下列植物:Selaginella sp. , Pinaceae gen. et sp. indet. , Picea sp. , Cotinus coggygria , Juglans regia , Quercus sp. , Myrica rubra , Meliaceae gen. et sp. indet. , Celtis sp. , Oleaceae ( Syringa sp. ?) gen. et sp. indet. , Chenopodiaceae gen. et sp. indet. ,Kobresia sp. , Scrophulariaceae gen. et sp. indet. , Humulus sp. , Gramineae gen. et sp. indet. , Ranunculaceae gen. et sp. indet. , Sparganium sp. ,Celastraceae gen. et sp. indet. ,Elaeagnaceae gen. et sp. indet. ,Compositae gen. et sp. indet. ,Aremisia sp. , Xanthium sibiricum 和Carex sp.等。分析了动物群生活时栖息地的气候、植被和地貌特征,结果表明,动物群栖息在温暖、湿润、有森林、灌丛草地并富有水体的生境中,当时秦岭腹地存在着相当开阔的河谷地带,山势没有现在这么险峻,因此阻断秦岭南北动物交流的天然屏障当时可能还未真正形成,秦岭南北两侧的动物可以沿着开阔的河谷地带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互相扩散迁移。  相似文献   
74.
遗迹化石Chondritess的指相意义和阶层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龚一鸣 《古生物学报》2004,43(1):94-102
介绍和评述Chondrites的基本特征和流行的成因解释,记述最近发现于美国犹他州中西部北美下一中奥陶统之交层型剖面上的Chondrites遗迹组构的不寻常特征和属性:细小的Chondrites被所有与之共生的遗迹化石交切,形成于水与沉积物界面附近缺氧的早期软底质中,Chondrites是形成最早和最浅的遗迹阶层。流行的遗迹相和遗迹阶层模式的不足是:前者在操作上,简单地将遗迹化石及其组合处理为同沉积或准同沉积的物理沉积构造,忽略了造迹活动的多阶段和多阶层的特点;后者的资料基础仅依据中生代以来的地层记录,对重大生物一环境事件和造迹生物生态习性演化对遗迹阶层形成和分布的影响注重不够。指出Chondrites的阶层分布和对古氧相的示踪在古生代与中生代有重要差别。  相似文献   
75.
张韦 《化石》2002,(4):30-31
1963及1965年,古生物学家杨钟键、张玉萍先后两次在粤北南雄发现首窝恐龙蛋及蜥脚类恐龙棒状牙齿。至今30余年 ,省内的90余个晚白垩世沉积红层盆地已在10个盆地中发掘出320余窝近4000枚恐龙蛋、恐龙骨骼亦见5科4个属种。分布于粤北南雄盆地 ;粤中珠江三角洲盆地(含三水 ,东莞 ,新会) ,惠州盆地 ;粤东北河源、兴宁、白渡盆地 ;粤西茂名 ,罗定盆地等十处(图1)。按恐龙骨骼、蛋窝、足印互存关系 ,有三种形式即有骨与蛋共存在南雄(还见足印)、河源 ;仅有蛋窝在珠江三角洲、茂名、白渡、惠州 ;仅有骨与牙齿在罗定…  相似文献   
76.
试论二叠纪牙形石古地理分区、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二叠纪6个时期牙形石的分布及其古地理分区的划分和演变,探讨牙形石古地区分区的主控因素及其与古气候演变的关系,应用上述古地理分区模式恢复科迪勒拉山脉有关地体牙形石群落的古地理。  相似文献   
77.
气象资料检测证明了气候模型模拟现代温度比用更复杂的湿度平衡模型好得多,而根据地质资料在山区和沿海地区重建和模型模拟的可信度要低一些,所以在比较地质资料和过去气候模拟时要考虑这个实际情况,在当前研究中我们进行末次大冰期资料一模型比较时以年均温为例,在使用所有点的资料时出现了模拟和重建之间的不一致,相反,当去掉那些模棱两可的地点后结果变得意外的好,在少数情况下结果不同时,边界条件不确定或者资料太少是模型和资料不一致的主要原因,通过使用模拟和资料的区域性平均值,我们证明了PMIP能够正确地模拟出地球陆地上区域性的年均温,在区域性研究中因经常使用未经选择的资料作为模型确认值,因而很难获得这一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8.
关于费尔干蚌Ferganoconcha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顾知微 《古生物学报》2002,41(1):152-158
在追溯费尔干蚌属与科的最初定义及过去学者对此属归科的不同意见后,从我国标本所获对此属铰齿构造了解,说明此属为蚌类化石。认为额尔古纳蚌Arguniella。也是蚌类化石,作者过去将它与费尔干蚌属合并是错误的,同时肯定了原苏联马廷生(G.G.Martinson)对费尔干蚌铰板与铰齿合并的解释。费尔干蚌属的区别特征,在其扁而无壳顶脊的外壳与狭细片状齿无铰板的发育。文末简述了陈金华1999新的不同意见,并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79.
新疆晚奥陶世晚期管状体及其古植物学物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自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晚期的管状体,包括2属8种,其中一个新种。通过对比研究,本管状体组合与Burgess和Edwards(1991)的下组合相当。根据本组合的研究,对Burgess和Edwards的组合进行了补充,其组合由不同类型的光壁管、低分异度的内壁加厚管组成、未见外壁加厚管和丝状体,组合的时代从中奥陶世到早志留世(晚Llandovery)。根据植物学的对比研究,管状体主要产自Nematophytales Lang.  相似文献   
80.
潜穴是动物为了居住、寻找食物、寻求保护或繁殖后代等活动在沉积物中挖掘留下的洞穴或通道系统。脊椎动物的各纲中(包括鱼形动物和鸟纲)几乎都有一些适应潜穴生活的种类。哺乳纲中的啮齿类是现生陆生脊椎动物中适应掘土潜穴生活的最主要类群,仅在中国现生的70属210种啮齿类动物中就有近40属90余种有掘土潜穴的习性(黄文几等,1995)。 脊椎动物的潜穴化石研究对于了解古代动物的潜穴行为和生活习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我们不可能像研究现生动物一样,通过生态观察获得古代动物的相关知识。而脊椎动物化石的比较解剖学及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