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7 毫秒
61.
湖北官庄坪遗址动物遗骸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峡官庄坪遗址动物遗骸分属于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和明代。新石器时代的重要动物遗骸包括大熊猫、大苏门羚、普氏野马等,其中大苏门羚是我国至今发现该种动物生存时代最晚的地点。官庄坪遗址明代动物骨骼中,有三峡地区引进型动物家黄牛。官庄坪遗址动物群的总体特征,反映三峡新石器时代以来具备高山—峡谷的立体气候自然景观。新石器时代至明代环境变化不大,峡谷以湿热、多林环境为主,峰顶区域则在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方面有些改变。官庄坪遗址动物遗骸,反映三峡古居民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该遗址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存在随葬多种野生动物下颌骨的考古学文化现象,其中以大熊猫下颌骨作为随葬品,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例。  相似文献   
62.
距武夷山自然保护区20公里的下游方向,有一处“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的风景区,这就是闻名遐耳的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人说到武夷山时,往往把武夷山保护区与风景区混为一谈,然而二者不是同指一处,但又的确不容分开而谈,没有上游自然保护区内受到完好保护的山林,何谈能有下游这一山清水秀,风光宜人的风景区呢?前人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里除了秀丽风光令人向往外,还有一些天人合一的习俗,其中甚至还有至今未解之谜,吸引着众多游人和学者。  相似文献   
63.
在我国古代社会,维护万物生长,为族群繁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即为善,反之即为恶。出于这样一种原因,我国古代文化体现出一种非常注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特色。当然环境也因此得到较好的维护,对文明的绵延也起到积极的作用。生态保护是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64.
兔子,长耳而短尾,喜蹲而善跳。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兔”字说:“兔,兽也,象(兔)距,后其尾形。”小篆作“ ”:描画的正是兔子的这种形象。兔子长相温顺可爱,擅于奔跑,且对人类没有攻击性,故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伴随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卷中,也时常有兔子蹦踺着的身影,或传以神话,或发以寓言,或妙于起兴,或婉于象征……留下了许许多多生动的传说和诗篇,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65.
正琥珀这一美丽而古老的吉祥宝石,包裹着许多时空流转的传奇故事。不论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充满香气、有助睡眠的琥珀枕,还是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的千古佳句,以及韦应物"曾为老茯神,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其中,千年犹可觌"这一充满科学道理的《咏琥珀》诗作,都记载了中国悠久的研究、利用琥珀的历史。抚顺琥  相似文献   
66.
简要论述了现时中国部分常见农作物.在古代引入中国的时期和当时的经济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外来农作物的引入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相对于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体化石而言,宏体碳质化石是肉眼可见、个体大小达毫米一厘米级、具一定几何形状、在地层中呈压扁状保存的独特生物碳化遗留物。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元古代海相泥岩或页岩地层中分布较广,地质年代范围从古元古代到寒武纪,尤其在新元古代更显优势。宏体碳质化石通常呈微米级厚,大小范围从略小于1到大于100mm。的片状黑一褐色薄膜。它们形态各异,变化范围从光滑、起皱、扭曲或具环纹的圆形、椭圆形、香肠形到不规则的角形等个体。大多无清晰稳定的表面装饰或内部构造,难以进一步分类。在许多标本中,原生的压实作用引起的折皱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其是具有柔软的外壁包裹着活性流体物质的海洋生物。 苏皖北部新元古界富产宏体碳质化石,它们主要分布于安徽寿州、凤阳、宿州、灵璧,江苏铜山及山东苍山等地,均保存于细腻的粘土含量较高的页岩或泥岩中,化石保存完好程度与岩性的细腻程度成正比。分布较广且数量较多的是Chuaria,其次为Tawuia,而表面具细密横纹的宏体碳质化石仅见于淮南少数地点的刘老碑组、九里桥组,以及淮北少数地点的史家组、金山寨组和沟后组。它们曾被分类命名多达52个形态属种。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其中大多是同物异名、不符合国际命名规范及分类地位有问题者(Sunand Zhou,1986;Hofmann,1994;钱迈平等,2000,2008;Dongeta1.,2008)。经清理甄别归纳后,也许只有4个形态属种有效。它们分别是:1)Chuaria circularis Walcott,1899,圆一短椭圆形及因埋藏状况呈现的各种变形,长宽比〈2。表面无稳定装饰,呈光滑或常在边缘及其附近有环向或斜切向皱纹;2)Tawuia dalensis Hofmannet Aitken,1979,长椭圆一香肠形及因埋藏状况呈现的各种变形,长宽比≥2。表面无稳定装饰,呈光滑或不定向皱纹;3)Tyrasotaenia podolica Gnilovskaya,1971,不分枝的窄长带形,常扭曲纠缠;4)Sinosabellidietes huainanensis Zheng,1980,长椭圆一带形及因埋藏状况呈现的各种变形,长宽比≥2,表面具规则的细密横向条纹或褶皱,端部浑圆,一端具圆盘形固着器。 不同生长阶段和埋藏状态保存的Sinosabellidites huainanensis曾经被描述、命名为多达13个蠕虫类后生动物形态属种(郑文武,1980;汪贵翔,1982;邢裕盛,1984;邢裕盛等,1985),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它们的大小和形态更加接近绿藻类的蠕环藻(Neomeris annulata),无论哪一种埋藏状态保存(压扁、折叠、断裂或破碎)都呈现其除了一薄膜层外,未见有任何动物的结构特征,而且所有的埋藏层位也未见有动物扰动痕迹,如钻孔、潜穴、爬迹和虫管等。因此,将Sinosabellidites huainanensis归人后生动物是有很大疑问的,它们更有可能属于后生植物。 对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化石生物群的研究显示:1)该区宏体碳质化石以结构简单的Chuaria,Tawuia为主,并出现少量具细密横纹的类型;2)表面具细密横纹的宏体碳质化石形态上更接近后生植物——绿藻类的蠕环藻(Neomerisannulata),而不是蠕虫;3)这些后物体都是简单的柔软薄皮囊状或带状体,未见有分枝构造;4)生物群多样化程度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么高;5)生物群所在环境为滨海浅海。 由此可见,这套化石生物群虽然数量较丰富,但种类却较单调。加上异常发育的叠层石礁,这种情况与华北古陆东部的辽南地区新元古代化石生物群十分相似。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华南古陆新元古代南沱冰碛岩之上的:衣新元古代震旦系陡山沱组的化石生物群,则不但数量丰富而且种类明显多样化,通常以各种较复杂的具分枝或成束构造的宏体碳质化石为特征,碳酸盐岩虽发育但叠层石已明显衰萎。 由此反映,新元古代冰碛岩也许是很好的区域对比的标志层,它的上下可能包含了因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而导致早期地球生命演化也经历重大转折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68.
1植物名称古代稀(GodetiagrandifloraLindl.)(王意成2005)。2材料类别无菌萌发的种子苗。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芽诱导和分化培养基:(2)MS+6-BA2mg·L-1(单位下同),(3)MS+6-BA2+NAA0.1,(4)MS+6-BA2+NAA0.2;生根培养基:(5)1/2MS+IBA1,(6)1/2MS+IBA2。上述培养基添加3%蔗糖、0.8%琼脂粉,pH5.8 ̄6.2。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12h·d-1,光照强度27μmol·m-2·s-1。4生长与分化情况4.1无菌种子苗的获得将种子用70%的酒精消毒50s,经0.1%升汞消毒4min后,用无菌水冲洗3 ̄6次,播种于培养基(1)上。待种子萌发的幼苗高5 ̄6cm以…  相似文献   
69.
对大蒜的逸闻趣事、化学、生物活性和化妆品系列及古代与现代美容化妆品配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0.
苏皖北部新元古代微生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皖北部新元古代海相泥页岩,粉砂岩及燧石中富含微生物化石,其中,通过化学浸解法,从碎屑岩中获得14个形态属种的微生物化石;6个形态属种的蓝细菌化石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在燧石切片中。浸解获得的泥页岩,粉砂岩相微生物化石,在刘老碑组中-上部的主要是片形和球形:Laminarites antiquis-simus,Leiosphaeridia pelucida,Spumiosa alara及Asperatopsophosphaera bavlinensis;在九里桥组,贾园组和赵圩组主要为多面形和球形;Monilinema quadratucella及Synsphaeridium sp.而史家组,金山寨组和沟后组则有丰富的球形,片形,梭形和带形个体;Leiosphaeridia hyperboreica,Trachysphaeridium simplex,Annulum difuminatum,Nucellosphaeridium asperatum,Tophoporata sp.Symplassosphaeridium sp,Macroptycha uniplicata及Taenia-tum simplex。该微生物组合可与河北及天津蓟县的新元古界景儿峪组和下马岭组的相对比,虽然上述微生物化石的系统古生物学仍在研究中,但却为我们了解新元古代大冰期前夕近岸海相环境生物圈提供了有关浮游植物的信息。苏皖北部新元古代倪园组及九顶山组的燧石中,保存良好的微生物三维立体化石为丝形和球形蓝细菌遗留物,包括Siphonophycus sp,Eoentophysalis belcherensis,Eozygion grande,Tetraphycus conjionceum,Globophycus rugosum及Caryospharoides pristine。该蓝细菌组合可能是底栖的,它们出现在非叠层石的碳酸盐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