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浅部真菌病(Superficial mycosis)是指皮肤、指(趾)甲和毛发发生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世界范围内人群患病率为20% ~25%.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宠物热”的流行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浅部真菌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高校大学生多是集体生活,加之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生活环境、卫生习惯、文体活动等差异使之成为真菌感染的一个特殊群体.为了解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浅部真菌感染的患病情况,笔者对延安市某高校的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最主要的一类,约占80%以上,好发于男性,但近年来女性的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microRNA,是一类稳定的短序列非编码RNA,其主要功能是在转录后水平参与靶基因的调控,近来研究已发现在OSCC患者中存在许多异常表达的microRNAs,而这些分子在OSAS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异常的microRNA同样对OSCC的临床诊断、治疗以及判断预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microRNA在OSCC中的的异常表达、作用机制以及作为诊断标记物、治疗靶点的潜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3.
初步研究吸烟对人口腔内常见微生物的影响。制备并分别取不同浓度的尼古丁、烟草浸出液、烟雾提取物,选择几种口腔中常见的微生物作为指示菌,混合培养后,观察并比较其对指示菌生长的影响;并通过采集男性吸烟与不吸烟志愿者漱口水,培养后观察比较2组间细菌种类和数量的差异。高浓度的尼古丁对多数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低浓度对细菌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指示菌生长的影响表现也不同;各浓度的烟雾提取物对实验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志愿者漱口液中微生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吸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口腔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吸烟对口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因微生物种类不同各异。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P1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逆转顺铂耐药口腔鳞癌细胞TCA8113/CDDP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间歇性加药,逐步递增CDDP药量,体外连续诱导培养TCA8113/CDDP细胞;用不同浓度的LY294002和顺铂处理TCA8113和TCA8113/CDDP细胞;MTT法观察对细胞增殖的影响,Western印迹分析LY294002作用前后p-Akt、Akt、P13K蛋白的表达。结果:建立了舌鳞癌耐药细胞TCA8113/CDDP,耐药指数为7.7;MTT实验显示LY294002对TCA8113和TCA8113/CDDP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及作用时间呈正相关;LY294002联合顺铂对2种细胞的抑制作用比单用顺铂效果好;P13K、Akt、P—AKT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其中TCA8113/CDDP细胞中P13K、AKT、p-AKT蛋白的表达比TCA8113细胞明显增多(P〈0.05)。结论:LY294002能增加耐药口腔鳞癌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5.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增殖核抗原(PCNA)在口腔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及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EGFR及PCNA的正常口腔粘膜上皮为阴性或仅在上皮基底层有少量阳性表达。上皮异型增生时,随病变程度加重,阳性表达呈递增趋势(P<0.01),至重度异型增生时,PCNA表达与鳞癌无显性差异(P>0.05),EGFR表达甚至超过高分化鳞癌。口腔鳞癌组织随分化程度降低,阳性表达率相应增加(P<0.01)。EGFR表达与PCNA表达有明显相关性(P<0.01)。EGFR和PCNA可作为评估和监测口腔粘膜上皮恶变潜能,判断口腔鳞癌恶性度的有用标记物。  相似文献   
86.
为分析牙周病的发病与人口爱螺旋体的热休克蛋白的关系。通过SDS-PAGE电泳将菌体蛋白分离,转移电泳(Western blot)检查螺旋体的热休克蛋白抗原,牙周病患者血清与螺旋体的热休克蛋白进行免疫印迹试验检查灯克蛋白抗体。结果为实验所用的螺旋体有4种可诱导产生质变休克蛋白,患者血清中有多种对于口腔螺旋体蛋白能起作用的本,其中有两名患者的血清对T.socranskii35535菌株的60kD或65  相似文献   
87.
<正>近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迅速增加。传统抗真菌药物存在耐药性、毒性、价格昂贵等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寻找抗真菌感染新策略迫在眉睫[1]。值得一提的是,靶向鸟枪法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身体不同部位共生微生物群(microbiota)多样性的理解,使微生物群不再狭义局限于共生细菌,共生真菌也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2]。随之而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微生物群是影响宿主健康和疾病(尤其是感染类疾病)的关键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其对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3-4]。其中,微生物群-宿主免疫-病原真菌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为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许多新见解。本文对人体微生物群的组成以及微生物群影响宿主抗真菌感染免疫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菌种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8年12月—2021年12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63例慢阻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统计其致病真菌分布情况。另随机选取同时期收治的慢阻肺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6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一般资料,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阻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共分离出63株真菌,其中以白念珠菌(68.25%)为主,其次为烟曲霉(12.70%);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联合使用抗生素、合并低蛋白血症、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合并Ⅱ呼吸衰竭均为慢阻肺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观察组主要感染真菌为白念珠菌,其次为烟曲霉。抗生素使用时间≥14 d、联合使用抗生素、合并低蛋白血症、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合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合并Ⅱ呼吸衰竭是慢阻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9.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 85例AIDS患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感染率为41.2%,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44.4%,致病菌以白念珠菌(白假丝酵母)为主,占57.4%,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占71.8%。35例患者中27例治愈,8例死亡。结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AIDS患者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其发生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密切相关,临床上以消化道真菌感染多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0.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行病学的变迁 近20余年来,由于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肿瘤化疗、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的长期应用以及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等因素,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首先是假丝酵母(念珠菌)感染率显著上升.20世纪80年代初期,住院患者念珠菌所致败血症的患病率为2%,20世纪80年代后期增至5%,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已达8%.有1组研究报道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真菌败血症患病率竟高达12%.与此同时,非白念珠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比例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