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0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312篇
  328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环境因素对安徽虫瘟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徽虫瘟霉是目前仅发现于我国的重要蚜虫病原真菌,对桃蚜具有明显的自然控制作用。本研究了温度和紫外光对安徽虫瘟等固体培养性状及不同温湿度组合对安徽虫瘟霉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2.
报道了中国浙江省种子植物区系1新记录科,含1新记录属和2新记录种,即霉草科(Triuridaceae)喜荫草属(Sciaphila),大柱霉草(Sciaphila secundiflora Thwait.ex Benth.)和多枝霉草(S.ramosa Fukuyama et Suzuki)。凭证标本存放于浙江自然博物馆标本室(ZM)。  相似文献   
963.
绿色木霉原生质体诱变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绿色木霉F264为出发菌株制备其原生质体,对其进行紫外线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纤维素酶高产突变株绿色木霉F-UV264,其滤纸酶活由出发菌株的5.2IU/g干料提高到15.78IU/g干料,产酶能力提高了3倍。经过10代PDA斜面继代培养及发酵试验,表明该菌株是比原菌株更优秀的稳定高产株。  相似文献   
964.
采用Paper Disk法测定了云南省200种植物的提取物对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光叶合欢(Albizia lucidior)、白钩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及黄豆树(Albizia procera)的提取物在浓度为10μg/μL时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在2.5μg/μL时只有黄豆树提取物显示出抗菌活性。并从黄豆树中分离出其抗菌的主要活性成分3-O-[α-L-arabinopyranosyl-(1→2)-β-D-fucopyranosyl-(1→6)-2-acetamidO-2-deoxy-β-D-glu-copyranosyl]echinocystic acid。  相似文献   
965.
玉米赤霉烯酮浸种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赤霉烯酮浸种(24h)可提高玉米幼苗的抗旱性,在干旱条件下,经玉米赤霉烯酮浸种的玉米幼苗叶片中含水量下降缓慢,相对电导率较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0.1mg·L^-1玉米赤霉烯酮浸种的抗逆效果优于0.01mg·L^-1。  相似文献   
966.
考察了几种代谢途径中关键酶活促进剂对番茄红素发酵的影响。通过添加代谢途径中HMg-CoA还原酶与MVA激酶酶活促进剂,提高类胡萝卜素前体物质的生物合成,从而促进三孢布拉霉菌合成番茄红素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发酵24 h分别加入质量分数0.05%的某醇及其代谢产物A、1 mg/L的青霉素和质量分数0.1%β-紫罗酮,番茄红素的产量分别提高了31%,32%及35%,最大产量达到1.54 g/L。  相似文献   
967.
[目的]为从天敌病原生物方面探索外来入侵植物南美蟛蜞菊的生物防治,对新发现的南美蟛蜞菊霜霉病进行病原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在广东省广州市对南美蟛蜞菊霜霉病的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并通过病害症状识别、病原显微形态记录与比较、病原菌及其近似种ITS序列结构比较、LSU序列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南美蟛蜞菊霜霉病病原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南美蟛蜞菊霜霉病在广州零星发生,但该病害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内发生较严重,发病率达50%~70%,病情指数为30~35。经鉴定,其病原菌为南美蟛蜞菊单轴霉,是国内一新记录种。基于病原菌LSU序列和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侵染菊科植物的单轴霉属菌种聚在一个分枝,亲缘关系密切,与侵染其他不同科寄主植物的单轴霉亲缘关系较远。ITS序列结构比较显示,寄生于菊科向日葵族植物的单轴霉属菌种的ITS2区包含多个重复序列,不同菌种间的ITS2区重复序列相似度不同,说明侵染菊科向日葵簇植物的单轴霉属菌物可细分成多个种,而不是只有向日葵单轴霉。[结论]广州发生的南美蟛蜞菊霜霉病是该寄主上首次正式报道的病害,鉴定的病原菌也是国内一新记录种;寄生在菊科植物上的单轴霉属种类不尽相同,但亲缘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968.
将国内青霉素产生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的黄孢子系统及绿孢子(包括淡绿,灰绿)系统的十多个菌株,经过病毒提取、电镜观察、奥氏免疫双扩散、凝胶电泳及放射免疫测定,证明黄孢子系统的菌株含有不同滴定度的、直径40nm的球形病毒,而绿孢子系统中检查不出病毒。从营养要求、孢子颜色不同的带病毒和无病毒菌体中分离原生质体,进行不同组合的原生质体的融合杂交,获得营养互补融合的异核体。异核体1中,病毒通过胞质融合转移到原来无病毒的灰绿孢子菌株及细胞核融合后的杂合二倍体中。灰绿孢子的病毒量接近二倍体的1/3。二倍体菌落生长稳定,低温保存二年后经0.01—0.02M对氟苯丙氨酸(PFA)诱发和分离,产生亲本类型的分离子,分离子及二倍体仍然含有病毒。异核体2作亲本性分离,黄孢子仍有病毒,淡绿孢子及细胞核融合后产生的二倍体均无病毒,表明非感染性为显性。此种淡绿孢子的突变体中存在非感病菌系,它不支持病毒的复制。提取各杂交组二倍体内的病毒所特有的dsRNA时,可看出dsRNA的存在和病毒的存在一致。多数杂合二倍体的青霉素产量比亲本高。  相似文献   
969.
克隆并在酵母中表达两个不同N段序列长度的匍枝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重组子,其中长序列的重组子LYRnD6D是从匍枝根霉中克隆的△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编码459个氨基酸,N端序列为MSTLDRQSIFTIKELESISQRIHDG-DEEAMKFIII;短序列重组子SYRnD6D是预测的匍枝根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ORF序列,N端序列为MKFIIIDKKVY,编码430个氨基酸;两个重组子均具有△6-脂肪酸脱氢酶保守的组氨酸序列和HPGG序列,长序列的N端比短序列长29个氨基酸残基(MSTLDRQSIFTIKELESISQRIHDGDE-EA)。两个重组子在缺陷型酵母中均得到了的表达,产生了γ-亚麻酸。利用酶的相对活力比较两个重组子在同一温度下的稳定性,长序列重组子的酶在15℃下反应4h后相对活力仍有74%,而短序列酶的相对活力只有43%,所以长序列重组子酶在低温下比短序列酶稳定性高,是因为长序列多出的氨基酸序列增加了酶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70.
对培植在砂基中的山黧豆 LathyrussativusL. 幼苗经0.5mmol·L-1Eu3+和水 对照 根灌处理后,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顺序定位检测根横断面表皮、外皮层、内皮层、维管柱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同时测定了与检测元素相关的根内活性氧、多胺产生生理活性指标.由于Eu3+的影响,使其根内响应产生生理代谢机制的变化,分布在根横断面不同组织中的各元素的百分含量不一样,主要是对生物活性中起作用的P、S、Ca、Mn4种元素影响较大,与测定的其它元素相比较,代谢利用率高;元素由低活性部位向高活性部位流动,表现出各元素由外向内,由表皮吸收运送到维管柱韧皮部、筛管运至植物各器官被利用的规律性.同时,由于Eu3+价态变化引起二者相关酶中离子的价态变化,致使植物体内自由基和多胺产生机制的响应变化,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二者比值始终维持在一定的比例水平上,是Eu3+影响二者之间存在着的共同活性位点起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