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0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高黎贡山同域分布的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与血雉(Ithaginis cruentus)进行食物组成研究,旨在弄清这两种濒危雉类越冬期间(12月—翌年2月)的食谱以及它们对食物资源的竞争状况。结果表明:白尾梢虹雉取食48种植物,血雉取食43种植物,两种雉类的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21和3.35,食物生态位重叠指数达0.598,有27种植物被两种雉类共同取食,且在各自食谱中所占比例甚高;较高的食物多样性和食物生态位重叠度表明两种雉类冬季食谱拓宽,并暗示这两种雉类在冬季可能存在食物竞争;食物种类和取食部位的分化是它们得以同域分布和长期共存的基础;结合这两种雉类的食谱特征和野外取食行为,提出它们冬季的取食策略假说,白尾梢虹雉采取以植物根为食和雪后向低海拔迁移寻求替代食物这两种策略来应对冬季食物不足,而血雉则采取集群游荡以扩大种群取食范围的策略。  相似文献   
42.
为探明影响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成虫取食偏好的因素,本文研究了其对不同颜色和糖类物质的选择及其嗅觉反应。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成虫明显偏好黄色和橙色基质的食物,对绿、白、蓝、黑、红色食物趋性较弱;对不同糖类的选择顺序是:红糖蜂蜜蔗糖和白糖;不同采集地间和不同性别间的柑橘大实蝇对颜色、糖类物质的选择差异不显著。嗅觉行为测试结果,柑橘大实蝇雌雄虫对所测试几种糖的气味均表现明显趋性,其中,雌虫对红糖和蜂蜜气味的嗅觉反应比雄虫更敏感。研究结果可以为柑橘大实蝇成虫食诱剂的研制和诱捕器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摘要:本研究在西双版纳利用样线调查法调查亚洲象的取食作用对野象谷景区常见分布的5种植物即酸苔树、象鼻藤、粗糠柴、翅果麻和黄牛木的影响,调查中记录样线上每一目标植株的基径、高度、影响类型、影响程度等信息。结果表明:1)植物受影响的数量与其植株总数之间的相关性不大(Pearson correlation, r=0.608, P=0.277);2)亚洲象对5种植物的偏爱程度不一样,酸苔树、象鼻藤、粗糠柴和翅果麻都是大象喜爱的食物,尤其是象鼻藤(偏爱指数=1.4855),而黄牛木不受大象喜爱(偏爱指数=0.5855);3)亚洲象对5种植物有不同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酸苔树以主干折断和枝叶损失为主,受大象的取食影响最严重,象鼻藤虽然是大象最喜爱的食物,但受到的取食影响最小,粗糠柴以枝叶损失和主干折断为主,翅果麻以枝叶损失为主,同时也是唯一被亚洲象剥皮的植物,黄牛木以枝叶损失为主,被推倒的情况最普遍。树干基部直径为3-8cm的植株最受大象偏爱。亚洲象对植物的选择性以及植株自身的特性是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建议后续开展长期的调查以了解亚洲象对这些植物种群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避免象群在当地过于集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44.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和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是我国南方淡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两种入侵生物, 空心莲子草是福寿螺的植物性食物之一。以福寿螺和空心莲子草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不同福寿螺取食强度对空心莲子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与对照相比, 福寿螺取食抑制了空心莲子草的生物量积累, 但不同取食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每盆1、3 只取食强度下, 空心莲子草鲜重先下降然后上升, 而在每盆5、7 只取食强度下, 其鲜重一直保持下降的趋势。与处理前相比, 福寿螺取食下空心莲子草的节数和分枝数均增加(每盆7 只除外), 而叶片数一直保持下降的趋势。每盆7 只福寿螺的取食强度下, 空心莲子草的花数显著高于对照(P<0.05), 为对照的10.5 倍(处理20 天时)。可见, 福寿螺取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空心莲子草的生长, 但空心莲子草对不同的取食强度产生不同的生长响应。低取食强度可能促进了空心莲子草的营养生长, 高取食强度抑制了空心莲子草的营养生长, 却促进了其有性繁殖。同时, 福寿螺对空心莲子草叶片的取食偏好性优于其茎秆。  相似文献   
45.
46.
短时高温对烟蚜生长发育、繁殖和取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烟蚜Myzus persicae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农业害虫,本研究测定了短时高温对烟蚜生长发育、繁殖和取食行为的影响。【方法】测定初产若蚜每天在30, 35和40℃下处理1, 2和4 h的发育历期及成蚜在相同处理下的繁殖力,应用刺吸电位技术(electronic penetration graph, EPG)测定成蚜在30和35℃下处理1和2 h后以及在25, 28, 30和35℃恒温下的取食行为。【结果】短时高温(30~35℃)对各龄若蚜发育历期影响较小,但40℃下处理2 h后其发育历期显著增加(P<0.05);若蚜存活率、成蚜寿命及其繁殖历期随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25~35℃下,随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成蚜繁殖率变化较小,但40℃下处理2和4 h后,其繁殖率显著降低(P< 0.01);短时高温对烟蚜的取食行为影响显著,随温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非刺探波np数量(P<0.05)及其持续时间(P<0.01)显著减少,而韧皮部刺吸波E持续时间显著增加(P<0.05);但持续高温下,随温度升高,np波数量及其持续时间先减少后增加,而E波则相反。【结论】短时高温对烟蚜若蚜发育速率影响较小,但使若蚜存活率、成蚜寿命及其繁殖历期显著降低,且对成蚜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成蚜的取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烟蚜不同年份间夏季种群数量的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47.
单性木兰种子雨与天然更新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位于广西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单性木兰为对象,调查了其种子的天然散播和天然萌发、幼苗幼树的生长情况及鼠类对种子的取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单性木兰种子具休眠特性,种子到达地面后并不立即萌发,至次年4月初—4月中旬才见子叶出土;鼠类对单性木兰种子的取食具有长期性,从种子散播初期至种子萌发的这段时间鼠类均对其种子进行取食(包括地表和土壤中的种子);利用铁丝网罩进行种子萌发的对比实验发现,即使是在无鼠类危害的情况下,单性木兰的种子萌发率也很低;单性木兰天然更新过程中由种子转化成幼苗这个阶段还存在着严重的障碍,低的种子萌发率难以满足单性木兰种群的正常更新。  相似文献   
48.
崇明东滩人工湿地越冬水禽行为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6年12月上旬-2007年2月下旬,在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鱼-蟹塘)对7种优势种水禽的昼间(6:30-17:30)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鹭(Egrettagarzetta)、苍鹭(Ardea cinerea)和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以停伫行为为主,分别占全天行为的34.09%、45.45%和54.55%;白骨顶(Fulica atra)、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取食行为较活跃,分别占全天行为的32.58%和35.00%;小鹛鹧(Tachybaptus ruficollis)和银鸥(Larus argentatus)游水活动分别占全天行为的44.70%和31.82%.此外,环境温度和光照与水禽活动呈正相关,与风速负相关,湿地内水位由于变化不大而对越冬水禽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9.
双斑长跗跳甲Longitarsus bimaculatus Baly成虫取食美国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叶片,受害叶焦枯脱落;幼虫钻入根内取食,以须根受害最重。描述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调查,观察成、幼虫的行为习性,对成虫的活动、取食、交配等行为作了详细报道。  相似文献   
50.
黄足黄守瓜取食南瓜诱导葫芦素B含量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许再福  黄寿山 《昆虫知识》2009,46(4):538-54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黄足黄守瓜Aulacophora femoralis chinensisWeise取食子叶期南瓜诱导葫芦素B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黄足黄守瓜采用划圈的取食方式,主要是为了阻止植株合成新的葫芦素B进入圈内,以达到安全取食的目的;黄足黄守瓜对同株南瓜为害程度不同的子叶间,葫芦素B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同一植株黄足黄守瓜取食化学诱导是系统性的;危害程度不同的不同植株间,葫芦素B含量有显著差异,并表现出受害阈值(被害1圈),在一定范围内,植株被害得越严重,诱导反应越强烈;试验证明南瓜被诱导合成葫芦素B与光照无关,只与植株被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