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植物克隆性的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克隆性(Clonality)是指生物在自然状况下自发地产生遗传结构相同的后代个体的生物学习性(Jackson et al.,1985;Stuefer et al.,2002),包括克隆生长(Clonal growth)和克隆生殖(Clonal reproduction)两大类(de Kroon & van Groenendael,1997)。克隆性普遍存在于植物界,以不同的比例分布在许多不同的分类单元中。  相似文献   
192.
鲎的分布及生活习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鲎是一种古老的节肢动物,现存的鲎分为二亚科三属四种,本文对鲎在世界上的分布及其生活习性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93.
2004~2005年,在陕西省南部米仓山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研究了秦岭蝎蛉Panorpa qinlingensisChouetRan的年生活史和生物学习性,通过饲养,成功获得卵、幼虫、蛹等虫态。结果表明,秦岭蝎蛉在米仓山1年发生2代,以预蛹在土室里越冬,5月中旬始见越冬代成虫,5月中旬末~6月上旬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7月下旬~8月中旬为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在室内可存活35~60 d。羽化近1周后开始交尾,交尾4~8 d后开始产卵,单雌产卵量35~180粒,卵期5~9 d;幼虫型,共4龄,历期38~50d;蛹为强颚离蛹,蛹期8~18 d。记述了主要生物学习性。  相似文献   
194.
锡林河流域草地灌木化表现为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种群的扩张。为了研究放牧与小叶锦鸡儿种群扩张的关系, 从小叶锦鸡儿的种子产量和萌发入手, 分析放牧对小叶锦鸡儿生殖的直接影响(即放牧的直接影响)以及不同放牧处理下昆虫种群对小叶锦鸡儿生殖造成的影响(即放牧的间接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小叶锦鸡儿果荚的数量、种子产量以及昆虫对种子的取食, 发现放牧产生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性质不同, 放牧的直接影响是不利于小叶锦鸡儿的繁殖,而其间接影响却对小叶锦鸡儿的繁殖有利, 且这两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会互相抵消。根据所得的研究结果可知在停止放牧之后的一段时间内, 小叶锦鸡儿种群扩张的可能性会增加, 因此在草地生态系统管理中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5.
南美斑潜蝇为害对黄瓜体内4种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兴华  周晓榕  庞保平  孟庆玖 《生态学报》2013,33(23):7348-7354
植物对昆虫取食产生的防御反应,在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明确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Blanchard)取食与植物防御之间的作用关系,本文分别测定了南美斑潜蝇幼虫持续为害1、3、5、7及9d后黄瓜叶片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南美斑潜蝇幼虫持续取食下,PAL、PPO、POD和SOD等4种酶活性显著上升;PAL、PPO和POD等3种酶活性随受害程度的加重而上升幅度加大,即重度受害>轻度受害>系统对照>健康对照,而SOD活性变化没有规律。在系统对照黄瓜叶片中,PAL、PPO、POD和SOD等4种酶活性最大值分别在第5、1、5和5d;在轻度受害黄瓜叶片中,PAL、PPO、POD和SOD等4种酶活性最大值分别在第5、9、5和9d;在重度受害黄瓜叶片中,PAL、PPO、POD和SOD等4种酶活性最大值分别在第7、7、5和5d。黄瓜叶片受害后,POD和PPO活性上升幅度较大,PAL和SOD活性上升幅度较小,说明POD和PPO对取食胁迫响应比PAL和SOD更灵敏。  相似文献   
196.
为探明亚洲飞蝗食物选择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基于对比称重法、取食频数测定和人工饲喂方式,对亚洲飞蝗不同龄期食量变化、对不同寄主植物喜食程度及主要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雌性飞蝗4龄至成虫阶段日取食量分别为0.39±0.02、0.50±0.02、0.75±0.07 g/d。雄性飞蝗4龄至成虫阶段的日取食量分别为0.30±0.06、0.41±0.03、0.71±0.11 g/d。同性别亚洲飞蝗不同发育阶段日取食量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选取小麦、玉米、芦苇、早熟禾、苜蓿、冷蒿等植物,进行取食频数测定。亚洲飞蝗3龄蝗蝻喜食小麦和芦苇,少食苜蓿和早熟禾,偶食玉米,不食冷蒿。4龄蝗蝻嗜食玉米,喜食小麦,少食芦苇,偶食早熟禾,不食苜蓿和冷蒿;5龄蝗蝻喜食小麦,少食芦苇、玉米和早熟禾,偶食苜蓿,不食冷蒿。成虫喜食小麦和玉米,少食芦苇和早熟禾,不食苜蓿和冷蒿。分别以小麦、玉米、芦苇及三者同比例混合物饲养亚洲飞蝗3龄、4龄、5龄蝗蝻后,不同龄期蝗蝻发育历期、交配次数、产卵次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亚洲飞蝗随着年龄段的增长取食量逐渐增加,而亚洲飞蝗同一发育阶段雌性与雄性取食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亚洲飞蝗在每个年龄段对不同的寄主植物具有选择性,主要取食的寄主植物为小麦、玉米和芦苇。与单种饲料饲养相比,以混合饲料饲养的亚洲飞蝗发育历期最短,交配次数最少,产卵次数最多。不同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7.
自复寄生蜂的生殖特性及其对生物防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复寄生蜂营雌雄异律发育,雌蜂为初级寄生蜂,雄蜂为复寄生蜂。依据寄主类型产下的相应性别的后代,其性比受到寄主数量、初级寄主与二级寄主的相对丰度等因素影响。自复寄生蜂能够寄生和取食初级寄主,抑制有害昆虫的种群数量,同时能够寄生和取食同种和异种寄生蜂幼虫,产生致死干扰竞争作用。复寄生二级寄主时,易感时间窗口主要集中在老熟幼虫至预蛹阶段。与同种二级寄主相比,自复寄生蜂更倾向于寄生异种二级寄主或无选择倾向性,取食时,更倾向于异种二级寄主。自复寄生蜂特殊的生殖方式使其对生物防治的影响备受争议。在评价其生物防治价值时,应对其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做出全面权衡。本文对自复寄生蜂的生殖特性、对同种和其他种类寄生蜂产生的致死干扰竞争作用及其对生物防治的影响等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利用这种天敌资源开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8.
长鞘卷叶甲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长鞘卷叶甲Leptispa longipennis(Gestro)是为害绿竹等丛生竹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永定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卷起的竹叶内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交尾产卵,卵期10无;5月中旬开始化蛹,蛹期8无:5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开始羽化。以幼虫及成虫在卷起的竹叶内取食及繁殖。在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了该虫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在7月份新羽化成虫在卷起的竹叶内取食盛期喷洒灭多粉、1605粉荆;初孵化幼虫喷洒白僵菌粉剂、25%灭幼脲粉剂、灭多粉粉荆、1605粉剂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9.
中华叶柳莺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叶柳莺(Phylloscopussichuanensis)是1992年才报道的鸟类新种[5],1993年首次发现山西省有分布[1]。其形态和黄腰柳莺(P.proregulus)十分相似,但二者鸣声、生境选择差别甚大,和黄眉柳莺(P.inornatus)则差别比较明显,中华叶柳莺腰部为黄色,而黄眉柳莺的腰部为  相似文献   
200.
芙新姬小蜂和潜蝇姬小蜂均为强卵育型(synovigenic)寄生蜂,成虫具有产卵寄生致死、寄主取食致死和寄主叮蛰直接致死3种寄主致死行为。为了明确成虫补充非寄主食物营养对2种姬小蜂控害潜力/控害行为的影响,本文比较研究了分别提供寄主食物和寄主食物+非寄主食物(10%葡萄糖)条件下的2种姬小蜂在初羽化前期(前6 d)内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致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仅提供寄主食物时,芙新姬小蜂的寄生、取食和总体致死量均显著的高于潜蝇姬小蜂,但是直接致死能力却弱于后者;补充非寄主食物和仅提供寄主食物处理相比,两种寄生蜂的寄生量,取食量和总致死量均呈下降趋势。该研究显示:在初羽化前期,取食寄主食物的雌蜂比取食寄主食物+葡萄糖的雌蜂具有更强的致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