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蛙皮素对大鼠IFN性发热反应及脑内AV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蛙皮素(BN)能否拮抗大鼠干扰素(IFN)性发热反应及其可能机制的探讨.方法:建立大鼠IFN-α性发热模型,观察侧脑室注射BN对大鼠IFN-α性发热反应及下丘脑、脑腹中隔区(VSA)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影响.结果:①侧脑室注射IFN-α(每只2、5、8×104U)引起剂量依赖性体温升高,同时测得VSA中AVP含量明显增加(P<0.05),下丘脑AVP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②侧脑室注射BN(每只0.1、0.5 μg),引起剂量依赖性体温降低(P<0.01),同时测得VSA中AVP含量增加( P<0.05),下丘脑AVP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③侧脑室注射IFN-α(每只5×104U)30 min后,侧脑室注射BN(每只0.5 μg),BN能逆转大鼠发热反应(P<0.05),并于150 min时,大鼠体温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同时测得VSA中AVP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生性AVP可能参与了IFN-α性发热反应的调节;BN降正常体温及解热作用可能通过AVP介导完成的.  相似文献   
22.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robotic sensor system that can monitor volatile chemicals and airflow. The system is modell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body that are thought to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uman odour and airflow senses. In particular, the effect of buoyant airflow due to body heat acts to gather volatile chemicals over large areas of the human body and carry them to the nose. It is postulated that this effect increases the receptive area for human olfaction.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ising air heated by the body and external airflow produces a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bout head height that can be used to infer airflow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A heated sensor system was constructed to investigate these effects and the resulting sensor was mounted on a mobile robot. The design of the sensor system is described. Results are presented which demonstrate its ability to measure airflow direction and detect chemical signals over a wider receptive field compared with an unheated sensor.  相似文献   
2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irus,SFTSV)是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致病病原,为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的一种新型病毒。为了分析SFTSV感染Balb/C小鼠和金黄地鼠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本研究采用两个攻毒剂量组分为高剂量组(105 TCID50),低剂量组(103TCID50),以及溶剂对照组,并采用经静脉、肌肉、脑、和腹腔4种途径分别进行攻毒。在攻毒后不同时间点取血样,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细胞亚群,Real-time PCR实验检测血液中病毒RNA拷贝数,悬浮芯片实验检测血浆中IgG和IgM抗体水平。在攻毒后第14d处死动物,收集心、肝、脾、肺、肾、小肠、肌肉和脑8种组织器官进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研究结果显示,SFTSV可感染Balb/C小鼠和金黄地鼠,在攻毒后第7d检测到病毒特异性IgM和IgG,其中IgM在第7d达到峰值后下降,IgG在攻毒后第14d达到峰值。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病毒感染Balb/C小鼠和金黄地鼠的肝组织和肾组织出现明显病变。本研究揭示SFTSV可以感染不同品系的啮齿类动物,引起相似的免疫抗体反应和组织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4.
有幸拜读翁心华教授等新著《疑难的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获益良多,特别是作者坚持临床实践半个世纪中近10 a内精选出102例疑难病例的诊治心得,更是难能可贵,这里简介如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在翁心华教授等诸多极富临床经验的专家指引下,在经典传染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极高的声誉和临床优势.发热待查作为疾病中公认的诊断与治疗难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内科医生,尤其是该类疾病涉及病种广泛,主诉千差万别又相互影响,初学者难以在这些令人迷惑的困局中找对方向.华山医院感染科长期以来收治了大量发热待查患者,其中包含了众多经典或疑难病种.该书悉心从近10 a发热疑难病例中选取了102例精彩案例,病种涉及感染病、结缔组织疾病、肿瘤性疾病等多个领域,详细描述了诊治过程,更结合国内外参考文献加以评论,并有翁心华教授亲笔点评,对于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发热待查的诊治思维水平很具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新发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病原体新型布尼亚病毒(SFTSV)核蛋白(NP)IgM和IgG型抗体在SFTS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规律,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发病机制的认识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28例SFTS患者不同病程阶段血清中NP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①28例SFTS患者中,IgM阳性检出率为89.3 %(25/28),IgG阳性检出率为85.7 %(24/28).②IgM和IgG均在发病5天后开始出现,随着病程延长血清中抗体水平逐渐上升,其峰值出现在发病2周左右.③死亡组患者的抗体检出时间迟于痊愈组患者,且抗体水平低下.结论:①在SFTSV感染早期,SFTS患者血清中NP特异性抗体IgG和IgM的变化趋势一致,NP特异性抗体IgG和IgM一样是SFTS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②因疾病严重而死亡的患者,抗体出现延迟、抗体水平低下可能与患者细胞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及多脏器功能障碍有关,致使机体体液免疫应答减退或应答无能.③抗体出现延迟且抗体水平低下可能是病情严重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6.
目的目的建立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思路,指导实习医师的临床实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至2003年3月收住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706例,进行鉴别诊断思路研究。结果感染性疾病550例(81.12%),其中,局灶感染203例(29.94%),多系统性感染347(51.18%),非感染性疾病107例(15.78%)。结论对临床思维的训练实行归纳演绎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高校卫生所对于大学生群体性发热被隔离治疗时的心理问题以及比较分析应用心理干预改善大学生对于重症传染病的焦虑、恐慌等心里问题对于改善病人症状的疗效观察。方法对选自我校卫生所收治的100例发热大学生,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予以心理干预,并进随时进行心理测查,以了解心理干预对于大学生群体性发热的效用。结果经过心理干预的大学生于未经过心理干预的大学生间,病情得到改善情况具有显著差异性,即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群体性发热被隔离治疗的人群早期给予心理干预很有必要,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发热病情。  相似文献   
28.
DCIK细胞用于肺癌临床免疫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 细胞)和同源树突状细胞(DC)共培养后,共培养细胞树突状细胞调节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IK 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并观察DCIK细胞治疗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学活性及副反应.收录 12例确诊肺癌经标准治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出DC和CIK细胞共培养后,观察DCIK细胞表型,用MTT法测体外细胞毒活性;当效靶比为20∶1、10∶1时,DCIK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杀伤率分别为55%、46.2%.所有患者均接受一定剂量的 D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观察其近期临床疗效、免疫反应、不良反应.1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 1例,部分缓解4例,病情稳定1例,近期有效率为41.6%,疾病控制率为50%,病情进展共6例,其中死亡2例.与DCIK细胞回输前相比,患者CD4 、CD8 、CD56 均有明显的升高(P<0.05),这表示可以诱导患者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除两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的发热外,其余患者基本无不良反应.DCIK细胞在肺癌免疫治疗中能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亦是新的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细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是否可以作为LPS信息由外周组织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桥梁。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组,实验组为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并给予LPS组,三个对照组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假手术LPS组,膈下迷走神经切断生理盐水组。用数字体温检测仪测定大鼠体温,用玻璃微电极记录正常大鼠和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大鼠给予LPS前后下丘脑室旁核的单位放电。结果:体温变化:实验组大鼠体温变化值与假手术LPS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单位放电变化:正常大鼠给予LPS后室旁核单位放电放电频率明显增加,膈下迷走神经切断大鼠给予LPS后室旁核单位放电频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外周LPS信息可能通过迷走神经传递到脑组织。  相似文献   
30.
内毒素法兔发热动物模型及其标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PS),实验室的温湿度、动物的固定方法和动物的生理机能状态对兔发热反应的影响.方法实验在能控制温湿度的实验室内进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ng/kg\,2?ng/kg\,20?ng/kg\,100?ng/kg\,200?ng/kg\,2000?ng/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兔发热反应.结果随LPS注射剂量的增加兔发热反应增强.表现在发热潜伏期逐渐缩短;发热高峰值逐渐增加;发热时程逐渐延长;体温反应指数逐渐加大.另外LPS注射剂量不同,动物发热曲线的峰型亦不相同,小剂量LPS(0.5?ng/kg及2?ng/kg)可诱发单峰型发热反应;用量增加到20?ng/kg以上时,呈双峰型发热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为100~200?ng/kg时兔发热反应呈典型的双峰热,且发热反应均一,是造模的适宜剂量.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室的温度为25℃左右动物以颈部固定方法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