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9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2009年起,一种未知病因导致的急性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引起了人们对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关注。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曾被认为是病因之一,但实验室检测发现大多数患者中并不存在这种病原体。该研究从中国6个省份采集了有SFTS症状的患者血样,接种细胞并培养以分离病原体,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病毒RNA,通过电镜观察病原体形态,同时对病原体核酸测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免  相似文献   
62.
为了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的传播机制,采集了山东疫区家养牛、羊和狗等动物体表蜱,分类鉴定后,通过Real-time PCR筛查、病毒分离培养和基因组序列分析等方法分离鉴定蜱中的病毒。所采集的蜱,以长角血蜱为主,占91.4%。其中3头SFTSV核酸检测阳性,阳性率为2.14%,并在其中一份羊体表蜱标本中分离到SFTSV病毒,命名为SDLZTick12。序列分析显示与我国在不同省份患者标本中分离的病毒全基因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且病毒的抗原性和生长特性与人源病毒相同。本研究首次在山东疫区蜱中分离到新型布尼亚病毒,并与人源病毒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提示蜱可能为该新病原体的传播媒介,对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SFTSV)是我国新发现的一种布尼亚病毒,可引起人类严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我们利用RNA聚合酶Ⅰ体系,分别构建SFTSV三个片段L、M、S微复制子,研究其非编码区调控功能。将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或荧光素酶(Luciferase)分别插入SFTSV三个片段5′和3′非编码区之间,所形成的嵌合cDNA反向插入含RNA聚合酶I的表达载体pHH21中,获得SFTSV微复制子重组质粒L-GFP-pHH21、M-GFP-pHH21、S-GFP-pHH21、L-Luc-pHH21、M-Luc-pHH21和S-Luc-pHH21,分别与成功表达SFTSV聚合酶蛋白(L蛋白)和结构蛋白(N蛋白)的质粒VR1012-L和VR-1012-NP共同转染293T细胞,24~48h后观察GFP表达情况或检测萤光素酶表达量。L、M、S片段GFP微复制子均可观察到特异性绿色荧光。荧光素酶定量结果显示其在不同节段非编码区中的表达量不同,提示SFTSV三个节段的非编码区启动微复制子转录和复制的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64.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是一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其研究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之后,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从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重点介绍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呼吸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的痰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铜绿假单胞菌85株;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93±12.46)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3.32±6.66)天;慢性基础性肺疾病、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机体免疫力低下可增加该菌的感染率;发热率为43.53%,表现为低热和中等度热;发热患者与体温正常的患者相比,白细胞计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6656,P=0.00560.05),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9027,P=0.04820.05)。发热患者的WBC平均为(12.53±6.16)×109/L,G%平均为为(78.85±9.10)%;敏感率65%的抗生素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左氧佛沙星,其均可作为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经验性治疗药物;有无按药敏调整药物及疾病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继续增加样本量。结论:肺部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临床特点变化多样。治疗时应重视感染该菌的危险因素,根据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66.
本实验以14只家兔发热前后脑脊液中cAMP和PGE_1含量的变化,作为对照组;在17只家兔上观察了间断电针对发热效应的抑制作用及其与脑脊液中cAMP和PGE,含量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如下:(1) 静脉注射内生致热原(EP)后1.5h动物体温上升达高峰,同时脑脊液中cAMP和PGE_1含量也明显增加。(2) 间断电针能明显抑制EP性发热效应,同时也阻止了脑脊液中cAMP和PGE_1含量的升高。间断电针组的体温反应高峰、体温反应指数和脑脊液中cAMP、PGE_1含量与给EP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7.
本实验观察了发热家兔脑脊液(CSF)和血浆中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的变化及禁水对家兔内毒素(ET)发热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隔区注射AVP可明显抑制家兔ET性发热效应;2.发热组家兔CSF和血浆中AVP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3.禁水可明显对抗家兔ET性发热效应,其抗热作用与CSF和血浆中AVP含量升高有关;4.禁水也可使正常家兔体温水平下移。上述实验结果提示,AVP可能是家兔体内一种内源性退热物质,同时在正常体温调节中也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 SFTSV)是近年发现的新病毒。该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以高热、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特征,死亡率5%~30%。目前尚无验证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SFTSV感染可引起患者免疫功能紊乱,B淋巴细胞是该病毒感染的重要靶细胞之一,但SFTSV感染对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对SFTSV感染引起的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促进SFTSV感染的免疫病理机制研究,为深入认识SFTSV感染对B淋巴细胞的影响,开发相关诊疗技术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9.
病史摘要 患者男,67岁,于2007年1月26日因反复咳嗽、气促20余年,加重伴发热1个月收入医院.患者近20余年反复咳嗽,咳白色痰,伴气促,有时伴发热,多于冬、春季节发作,口服泼尼松、安乃近,静脉滴注青霉素后一般4d左右可缓解.  相似文献   
70.
发热原因待查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208例发热原因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患者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FOU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FUO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诊断经过、诊断性治疗等情况。结果:208例FUO患者最后确诊182例,确诊率为87.5%。182例确诊病例中感染性发热98例(53.8%),其中普通细菌感染51例(52.0%),结核感染36例(36.7%);非感染性发热84例(46.2%),其中风湿病57例(67.9%),恶性肿瘤17例(20.2%)。结论:感染性发热仍是临床上发热最常见的原因。结核感染、结缔组织病及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所致的发热是FUO常见的原因:一些疑似的结核病可积极进行诊断性治疗,并积极病理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发热原因待查患者中结缔组织病的比例较前有明显提升,结缔组织病合并感染也可引起高热,需引起足够重视,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