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1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降钙素(calcitonin,CT)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一种含有32个氨基酸残基的肽类激素,是动物体内重要的调节钙磷代谢的内分泌因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T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胚胎着床涉及到母体子宫和胚胎之间的复杂而精确的调控。在孕激素作用下,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表达CT,CT与其膜受体结合后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AC)和磷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等激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外Ca2 内流,从而促使子宫内膜和胚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利于胚胎的植入。 相似文献
62.
人子宫内膜各型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随月经周期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人正常子宫内膜月经周期中Ⅰ、Ⅲ、Ⅳ和Ⅴ型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的变动状况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目的是进一步探讨为接受胚泡着床,子宫内膜方面的准备状况。本实验使用的是因良性疾息被摘除的子宫。切片标本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细胞外基质中的各型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随月经周期变动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主要分布在上皮组织的基底膜中。胶原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分泌初期明显减少的结果说明细胞外基质的确有明显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的现象。提示子宫内膜中的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的周期性变化对胚泡着床是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是否能伴随月经周期而进行周期性变化是检查是否有真正正常月经周期的指标之一。本研究将对着床,抗着床机理及某些不孕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63.
通过宫腔内脂质体转染改变小鼠子宫内Meis1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对子宫内膜容 受性的影响,从而推测Meis1基因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选择8~12周龄昆明小鼠,于妊娠 第2 d,通过向小鼠宫腔内注入Meis1基因表达质粒和siRNA表达质粒及其各自的对照质粒 ,在妊娠第5d, 提取小鼠子宫mRNA 和蛋白质行半定量RT-PCR 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各组小鼠子宫内膜Meis1和整合素β3的表达变化.在妊娠第9 d,观察Meis1基因上调组及其对 照组、Meis1基因下调及其对照组妊娠率和胚胎着床数的差异.结果显示,Meis1基因下调组胚胎着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eis1基因上调组胚胎着床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Meis1基因上调组其整合素β3的表达高于其对照组,Meis1基因下调组 整合素β3的表达低于其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以上观察结果表明,Meis1基因表达下降可明显减少胚胎着床率,影响整合素β3的表达.Meis1基因表达提高则可促进整合素β3的表达. 因此,Meis1可能作为1种子宫内膜容受分子,在胚胎着床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用少量样本进行抑制性消减杂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根据cap-finder方法建立的全长cDNA合成技术,扩增获得了恒河猴着床点子宫内膜组织表达mRNA的双链cDNA,通过抑制性消减杂交,成功地构建了恒河猴着床点消减文库.随机挑选文库中的阳性克隆,经点杂交证明27%为着床点差异表达的克隆.由此表明抑制性消减杂交结合cap-finder扩增全长cDNA的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少量而珍贵的样本中获得高质量的消减文库. 相似文献
65.
本文用胚泡移植技术验证了双炔失碳酯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是胚泡不能着床的重要原因。将 29只胚龄4d的兔胚泡移植到给药后假孕4d的子宫,结果没有一只胚泡着床;而对照组的5只受卵兔,移植了41只胚泡,有26只着床成功。 为了了解双炔失碳酯对黄体的影响,在5只妊娠兔上,从交配后1—7d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孕酮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血清孕酮浓度随着妊娠天数显著升高,妊娠第7天时达 17.35±2.12ng/ml,而给药组升高不明显,第7天仅 1.83±1.03ng/ml,为对照组的1/9。已知足够的孕酮浓度对妊娠的维持和胚泡的成功着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推测,双炔失碳酯抑制孕酮的分泌势必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从而阻碍胚泡的着床。 相似文献
66.
67.
68.
摘要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与反复妊娠丢失(RPL)患者胰岛素抵抗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10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62例RPL患者作为RPL组和同期82例规律产检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按照妊娠结局将RPL患者分为活产组(85例)和流产组(77例)。检测血清Hcy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声检查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包括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舒张末期流速(S/D)、搏动指数(PI)、血流阻力指数(RI)。Pearson相关性分析Hcy、子宫动脉血流参数与HOMA-I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PL 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cy、子宫动脉血流参数对RPL 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RPL组血清Hcy水平,S/D、PI、RI以及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RPL组血清Hcy,S/D、PI、RI与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流产组血清Hcy水平,S/D、PI、RI以及HOMA-IR均高于活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OMA-IR、高Hcy、高S/D、高RI、染色体异常是RPL患者流产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Hcy、S/D、RI预测RPL患者流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9,高于单独预测。结论:RPL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参数S/D、RI、PI和血清Hcy水平均增高,高S/D、RI和Hcy与RPL患者胰岛素抵抗以及流产风险增加有关。联合S/D、RI和Hcy可提高RPL流产风险评估效能。 相似文献
69.
ConA的抗着床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凝集素为探针,探索糖复合物在胚泡着床中的作用,报道了与甘露糖苷有专一结合的伴刀豆凝集素(ConA)有明显的抗小鼠胚泡着床作用。妊娠4d的小鼠,每只子宫角中注入Con A 25μg,22只子宫角中只有4只子宫角有胚泡着床,着床率为18.2%,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着床率87.5%相比有明显差异。将相同剂量的Con A先与0.4mol/L α-甲基-D-甘露糖苷温育1—2h后再注入子宫,20只子宫角中有15只子宫角有胚泡着床,着床率提高到75%。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直接标记法证明,着床前子宫内膜细胞表面有Con A受体存在,并随着妊娠天数而增加,尤其是间质细胞,发情期时时为阴性反应,到着床期蜕膜细胞膜表面呈现出大量Con A受体。提示精复合物在着床中的重要作用。与甘露糖苷同样专一结合的,但寡糖结构专一性与Con A不同的豌豆凝集素注入子宫则无抗着床效应,着床率为85.7%。由此可以推测,N-连接的包含二个未被取代的或只在C-2位被取代的α-甘露糖苷的寡糖参于胚泡与子宫内膜相互作用的着床过程。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