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1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匹多莫德(PDT)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2例RRTI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PDT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细菌溶解产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3个月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IL-10、IgA、IgG、IgM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0.3%)(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应用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更能有效调节机体促炎-抗炎介质平衡、增强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2.
小麦幼苗根系形态与反复干旱存活率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35个不同栽培类型的小麦品种(系)作为试验材料,根据其6叶幼苗的根系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的根系类型分为3种:大根系、小根系和中间型根系。具有中间型根系的材料反复干旱存活率最高,这些材料的根系特点是单株根数7-8.5条,最大根长20-22cm,根总干重44-48mg,其中10cm以下根干重占36%-45%,根冠比范围在0.22-0.24。一些水地栽培的育成品种苗期抗旱性较强,旱地栽培的育成品种苗期抗旱性差异较大,个别旱地栽培的地方品种在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反而比在正常水分条件下的根系发育更好,可能是长期适用干旱条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管内分离的主要微生物对狗牙根尖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健康杂种狗5只,共有40个实验牙,80个实验牙根。实验一组于狗牙根管内接种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具核梭杆菌;实验二组于狗牙根管内接种粪肠球菌及上述4种细菌;对照组不接种细菌。对狗牙完成根管治疗。分别于治疗后3、6、12个月拍摄根尖X线片,并记录牙齿和根尖周组织的临床表现;根管治疗后12个月处死动物,制备根尖周组织病理标本,观察根尖周骨组织破坏情况;动物处死前,根管内进行微生物的取样、培养和鉴定。结果实验组可见狗牙槽骨尖周骨质吸收,牙周膜纤维排列受到破坏,实验二组对根尖周破坏重于实验一组,对照组根尖周骨组织无破坏。结论从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根管内分离的主要微生物粪肠球菌、溶血链球菌、微小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类杆菌及具核梭杆菌对狗牙根尖周组织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4.
前列腺素在哺乳动物的雌性生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氧合酶-2 (cyclooxygenase-2, COX-2)主要在子宫着床位点处胚胎周围的基质细胞中表达, 介导着床和蜕膜化过程.由COX-2和微粒体型前列腺素E合成酶-1途径来源的前列腺素E 2 (prostaglandin E2, PGE2)在胚胎着床和蜕膜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子宫中产生的前列腺素I 2 (prostaglandin I2, PGI2)通过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δ(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δ,PPARδ)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质膜上的前列腺素转运蛋白(prostaglandin transporter, PGT)通过转运新合成的前列腺素, 来满足胚胎着床和蜕膜化过程中对前列腺素的需求, 并维持前列腺素的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以~3H-glucosamine(~3H-GlcNH_2)为前体,观察了着床期家兔子宫内膜糖蛋白的生物合成及分泌功能的变化,并利用Triton X-100提取膜蛋白,采用凝集素亲和电泳技术对三种不同性质糖蛋白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着床期家兔子宫内膜糖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功能均于妊娠第六天(D_6)明显增强,其中合成糖蛋白的变化以Triton溶解蛋白部分为主;井发现着床期WGA、RCA-Ⅰ、SBA结合蛋白均于着床前(D_6)明显增加,着床后(D_9)WGA结合蛋白略有降低,RCA-Ⅰ、SBA结合蛋白明显降低,接近未孕水平。着床期子宫内膜总体及不同种类糖蛋白的阶段特异性变化表明,在子宫内膜由对胚泡的非接受状态转变为接受态的过程中,阶段特异性糖蛋白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生命过程的相似性--从着床部位母体细胞的凋亡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胚胎着床受许多因素的精确调控,其中着床部位母体细胞的凋亡在围植入期执行着重要的生理任务。但它自身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胚胎着床中的调节机制就更远远落后于凋亡在其他系统领域中的相知程度。因此,对细胞凋亡在着床部位母体细胞中出现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完善我们对着床机制的理解,同时,因为肿瘤和胚胎对机体作用相似性也使这个领域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人β防御素3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及其生物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大肠杆菌对精氨酸密码子使用的偏好,设计引物并通过酶促法合成了人β防御素3(hBD-3)全基因序列,克隆进pGEX-4T-2中构建pGEX-4T-2-hBD-3融合表达载体.将表达载体转化Ecoli宿主菌DH5α,进行IPTG诱导表达.控制诱导条件,提高可溶性蛋白的表达量.将菌体进行反复冻溶使细胞膜穿孔,释放可溶性蛋白.融合蛋白GST-hBD-3经凝血酶切割得到重组人防御素蛋白.用琼脂孔穴扩散抑菌法检测表明,重组人β防御素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38.
在共培养体系中单克隆抗体AH6对小鼠胚泡着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单克隆抗体AH6「特异结合Le^Y寡糖,Fuca1-2Galβ1-4(F痉-3)GlcNAc-」以及其它3种与Le^Y寡糖结构近似的寡糖特异结构的单克隆抗体aLe^a、aLe^b和FE-A5为工具,采用小鼠体外着床模型。研究细胞表面Le^Y寡糖抗原与着床的关系及其在着床过程中具体作用环节。 相似文献
39.
糖原的合成与分解可动态调节体内葡萄糖含量以维持细胞内变化的能量需求。胰岛素作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通过作用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 (Akt)信号通路,促进葡萄糖转运体转位以促进糖原合成,也可抑制糖异生以降低血糖。而子宫内膜糖代谢有其特殊性,不发生糖异生,尚未被利用的葡萄糖均以糖原形式储存。子宫内膜的糖原代谢除受经典糖代谢激素调控外,还受卵巢激素调控。子宫内膜在着床窗口期发生的与着床有关的功能活动都需要葡萄糖供给能量。着床前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内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在着床窗口期分解为葡萄糖,以满足增加的能量需求,保证胚胎着床的顺利进行。糖尿病时子宫内膜糖原代谢受损,糖原合成或分解异常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早期流产。本文就子宫内膜的糖原代谢及其在胚胎着床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胚胎着床的研究及不孕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0.
目的:筛选并分析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危险因素,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0月~2013年7月期间,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347例,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组和一般组,重症组有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107例,一般组有患儿240例,从两组患儿的病例资料中抽取年龄、性别、居住地、(C reactive protein,CRP)、人肺炎支原体抗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antibody,MP-Ab)阳性率、病程、生活环境、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I)、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积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等相关指标,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对其分类指标进行合理赋值处理,实施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RRI、特殊体质、HSCRP、ESR以及先天性心脏病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相关(P=0.000,0.000,0.010,0.000,0.000,0.02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RRI、HSCRP、ESR为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P=0.001,0.000,0.008,0.000)。结论:年龄、RRI、HSCRP、ESR是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危险因素,通过对以上危险因素的密切关注对于重症支原体肺炎的预防、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