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反向生物学     
一、反向生物学--基因工程的最大冲击波。十几年之前,基因工程出现,生物的基因物质--DNA在化学物质上十分相似,因而基因的纯化,鉴定、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曾经为此长期处于困境。  相似文献   
52.
糙皮侧耳原基期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戚元成  张倩  薛元  邱立友  申进文 《菌物学报》2016,35(11):1357-1364
为解析糙皮侧耳原基期与菌丝期差异表达的基因,本研究以原基期cDNA为检测子(tester)、双核菌丝期cDNA为驱赶子(driver),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法(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了糙皮侧耳SSH cDNA文库。菌液PCR验证SSH cDNA文库插入cDNA片段后,挑取了2 055个差异转化子,差异转化子经3次反向Northern杂交筛选,得423个信号差异显著的克隆;阳性克隆测序后,经NCBI数据库Blastn和Blastx比对,共得206条差异表达序列(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重复序列去除后,有46个基因参与了细胞急救和防御、能量代谢、转录和蛋白调控、膜蛋白和信号转导,18个基因编码未知功能的推定蛋白,5个无任何同源性的新基因。挑取10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半定量RT-PCR,发现这些序列在原基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菌丝期。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糙皮侧耳原基期与菌丝期SSH cDNA文库,为进一步分离糙皮侧耳生长发育相关基因并研究糙皮侧耳的发育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反向遗传学技术及其在FMDV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向遗传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综述反向遗传技术研究进展,并讨论该技术在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4.
全长cDNA克隆的三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得到一段EST所在基因的全长,采用了快速扩增cDNA末端(RACE)、cDNA文库构建、λphage测序引物与特异性引物结合,非放射性探针进行噬菌体原位杂交等方法分别对该基因进行了克隆,结果得到了一致的全长cDNA,三种不同实验方法的应用,为更方便、有选择性地克隆全长cDNA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口蹄疫病毒反向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在口蹄疫病毒(FMDV)病原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应用, 使得人们能够在基因组整体水平上研究病毒基因的功能。得益于反向遗传学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目前人们对FMDV分子病原学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本文结合实验室在FMDV反向遗传学方向上所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技术在研究FMDV分子致病机制、病毒毒力与变异的关系、病毒复制的影响因素、新型FMD基因疫苗的研制等领域所取得的进展, 展望FMDV反向遗传学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56.
产生无标记农杆菌突变体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杆菌已经用作许多生物过程研究的模型细菌,为了解析这些生物过程的分子机理,对农杆菌的某些基因进行突变就显得非常重要.以自杀性基因sacB作为反向可选择性标记基因,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建立了一种可对农杆菌基因进行准确插入、删除和位点置换的突变方法,所获突变体不带任何不需要的外源DNA序列.通过详细研究同源序列的长度对农杆菌同源重组效率和突变体产生概率的影响,以及对农杆菌中的同源重组机理的分析,提出了优化该突变体产生方法的方案,即通过设计不等长的上下游同源序列和选择其中一种类型的单交换重组体来筛选二次交换重组体的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理想突变体的产生概率.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突变体的产生概率和减少突变体筛选的工作量具重要的参考价值.利用该方法成功地获得了两个基因被同时删除而且不含抗性标记的农杆菌突变株.  相似文献   
57.
设计并合成了O型口蹄疫泛亚型代表毒株O/CHINA/99基因组9条引物,利用RT-PCR扩增各基因片段,酶切后连到pOK-12载体上,经酶切、PCR和序列测定表明,O/CHINA/99全基因组由8 200个核苷酸组成,构建的感染性cDNA与原毒株的序列同源性为99.1%;利用T7 RNA聚合酶系统进行体外转录,转录产物RNA用脂质体转入BHK-21细胞传代培养,可观察到典型的FMDV致细胞病变效应;拯救病毒接种2日龄乳鼠后,可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于16~48h内死亡。以上结果表明,O/CHINA/99株全长cDNA分子克隆构建成功,并从构建的全长cDNA拯救出了口蹄疫病毒。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褪黑素受体激动剂(NEU-P11)对高糖高脂饲养大鼠脂联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组),高糖高脂组(HFSD组),褪黑素组(Mel组),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组(NEU-P11组)。CD组饲以正常饲料;其余3组饲以高糖高脂饲料。6个月后,给药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Mel组每天注射Mel(4mg/kg);NEU—P11组每天注射NEU-P11(10mg/kg);CD组以及HFSD组注射生理盐水(5ml/kg)。测定糖脂代谢指标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t test,OG-TY),Western印迹检测脂联素(adiponectin,APN)在脂肪组织及脂联素受体(AdipoR)在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高糖高脂饮食可诱导SD大鼠产生胰岛素抵抗,脂联素表达增加。Neu-P11治疗后,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脂联素表达降低至正常水平。结论Neu-P11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联素抵抗。  相似文献   
59.
染色体步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染色体步移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克隆已知片段旁侧序列的技术.综述了近年来染色体步移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结合基因组文库的染色体步移技术和基于PCR的染色体步移技术.同时总结了物理剪切法和限制性内切酶法构建亚克隆文库的优化步骤,以及连接成环PCR法、外源接头介导PCR法和半随机引物PCR法的原理,并且比较分析了他们之间的优缺点,以期对实际操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0.
摘要:【目的】建立狂犬病毒的反向遗传系统,为研制不含狂犬病病毒致病性的新型安全高效的狂犬疫苗提供技术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反向遗传学方法和分子克隆技术,建立了狂犬病病毒Evelyn- Rokitnicki-Abelseth (ERA)疫苗株的CMV/ T7、T7启动子病毒拯救系统,构建了表达N、P、L蛋白的辅助质粒。【结果】成功拯救出野生型病毒rERA-VC,在Vero细胞上的生长动力学特性与父母本ERA 相同,第三代可在Vero细胞上可获得很高的生长滴度。【结论】建立了狂犬病病毒的反向遗传系统,拯救出的野生型病毒生物学特性与父母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