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81.
用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方法对小麦、花生叶内超氧物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在栽培小麦叶中发现4条 SOD 同工酶谱带。证明位于图谱下方迁移率最大的强单带是叶绿体 SOD,其它3个可能是细胞质 SOD。对野生花生和栽培花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叶中包含3类不同的谱带(文中 A、B 和 C 带)。A 带及 B 带对氰化物敏感,是 Cu-Zn-SOD,C 带不敏感,可能是线粒体 Mn-SOD。栽培花生叶内 SOD 大部集中在叶绿体中,主要是 Cu-Zn-SOD。本文测定了各谱带的 PI 值,并就两类花生叶中 SOD 的不同特性和分布可能对其生物保护功能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2.
183.
腈水合酶转化反应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棒状杆菌(corynebactcrium sp.)ZBB-21腈水合酶能高效地将丙烯腈转化为丙烯酰胺,其转化反应的最遣PH为8.0,最适转化反应温度为25℃。反应体系中加入微量的K+、Na+、Mg2+和Fe3+对酶的转化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过量丙烯腈(浓度为0.3mol/L以上)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转化产物丙烯酰胺及其结构类似物丙烯酸是腈水合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其抑制常数K.分别为0.06mol/L和0.70mol,L,游离氰离子(CN-)的存在严重抑制丙烯酰胺的形成(K;=1.25 x 10-3mol/L)。  相似文献   
184.
本文报道一种能使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在同一块电泳凝胶板上经同一种染色液一次处理达到同时显色的方法。显色结果,LDH为有色区带,SOD为无色透明区带,两者一目了然。而且前者泳动慢,后者泳动快,两种区带互不重迭,不发生干扰,结果可靠。此法不需光照,显色效率高,有利于同一样品同时进行此两种同工酶的电泳分析,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5.
用不连续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人脑胶质细胞瘤与正常脑细胞核NHCP电泳图谱。从二者的NHCP电泳结果表明,脑胶质细胞瘤增加了一条表观分子量为3万的蛋白区带;表观分子量为1.75万~6.5万的蛋白区带染色明显加深。染色质紫外吸收光谱也有明显差异。总之,脑胶质细胞瘤核NHCP发生质与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6.
女贞(Ligustrum Cornpactum)叶片的核酸提取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出现两条低分子量的核酸带,DNase 1及RNase A处理证实两条核酸带均为RNA,初步测得迁移率较小的RNA的分子量约为0.7×10~5道尔顿,5'末端标记,双相及双方向PAGE分析证实,该RNA是存在于女贞叶片细胞内的一种小分子闭环RNA(简称psc RNA),不同离子强度下的RNase A处理揭示,psc RNA分子内有大量碱基互补结构,从点杂交结果推断psc RNA的一级结构中,不含绝大多数闭环类病毒RNA所共同具有的中心保守区段,在本实验的条件下pscRNA不能感染爪哇三七,女贞叶片汁液和按照提取,纯化病毒粒子的程序制备的溶液。在电镜下均没有观察到病毒颗粒,结果表明,女贞叶片细胞中存在一种无蛋白质外壳包被的、具有次量分子内碱基互辅结构的共价闭合环状RNA分子,在其它两种植物中,亦初步检测到此类闭环RNA分子,讨论了此种闭环RNA分子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7.
 本文报道间日经皮下注射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25μg/10g体重)于出生后四日之乳鼠可诱发白内障,其诱发率为84.6%。患白内障时晶状体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经Sephadex G-200柱层析可见βH,γ晶体蛋白降低,α晶体蛋白则相对升高。经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等电聚焦电泳可见γ晶体蛋白改变明显,这些结果和我们用半乳糖及亚硒酸钠诱发白内障所得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8.
目的筛选新生隐球菌孵育后血管内皮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异蛋白质谱。方法利用二维凝胶电泳获得新生隐球菌孵育后血管内皮细胞与正常细胞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并对部分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分析。结果Peroxiredoxin1及Calpactin I light chain等13个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两组细胞间发生明显改变。结论Peroxiredoxin1及Calpactin I lightchain等蛋白可能参与了新生隐球菌对血管内皮细胞屏障的侵袭过程。  相似文献   
189.
采用微管吮吸技术测定了大鼠肝细胞的黏弹性,进一步研究了丙烯酰胺(acrylamide)和细胞松弛素D(cytochalasin D,CD)以及两者混合作用后对于细胞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CD、丙烯酰胺以及CD、丙烯酰胺混合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的黏弹性系数均明显下降。尤其是对K1的影响最大中间纤维对于黏弹性系数K1的影响要大于微丝对K1影响。而微丝于黏弹性系数K2的影响要大于中间纤维对K1的影响。另外在丙烯酰胺和细胞松弛素D两者混合作用后细胞的黏弹性系数均比两者单独使用时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提示中间纤维、微丝在维持细胞黏弹性这一生物力学特性方面均起着一定的作用。另外从以丙烯酰胺组和细胞松弛素D组为照组的数据中发现:丙烯酰胺和细胞松弛素D两者混合作用后细胞的黏弹性系数K1或K2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中间纤维和微丝可能对正常肝细胞黏弹性有一定之间的交互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0.
以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为出发菌株,通过适应性进化获得了干酪乳杆菌酸胁迫抗性驯化菌株.对细胞内微环境的检测发现,驯化菌株在酸胁迫过程中能够维持较高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糖转移酶系统活力,并具有较高的H+ -ATPase活性以及胞内ATP浓度.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酸胁迫引发了细胞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原始菌株相比,驯化菌株保持了更高的代谢活性;同时,驯化菌株通过大量诱导应激蛋白如分子伴侣GroEL、GrpE,冷/热应激蛋白CspC、DnaK等维持了细胞的生理活性,有效提高了细胞对酸胁迫的抵御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酸胁迫下乳酸菌细胞的生理应答机制,探寻促进乳酸菌酸胁迫性能提升的最优策略,进而改善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性能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