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25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遵循固定的程序,自己结束生命的过程。从细胞功能上看,一个多细胞生物体中,在正常条件下,某些细胞的死亡是细胞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最后阶段)。这种死亡是一种预定的、并受到严格程序控制的正常个体发育过程,称之为程序性死亡(PCD)。从形态上看,上述细胞死亡有其特定的形态学变化,例如细胞产生膜泡、染色质浓缩和DNA降解等等;具有上述形态学特点的细胞死亡称之为凋亡。  相似文献   
62.
正常细胞的朊蛋白(PrPC)代谢和构象的改变是引发动物和人类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TSEs)的根本原因。将羊瘙痒病(scrapie)仓鼠适应株263K颅内接种仓鼠,在接种后的第20、40、50、60、70、80天,通过Westernblot动态检测仓鼠脑中PrP存在的形式。结果在接种后第40天,在感染动物脑组织中即检测到PrPSc分子,比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早(平均潜伏期为66 7±1 1天),且无糖基化形式的PrP分子所占百分比在接种后期增加明显。除了标准分子量大小(30kD~35kD)的PrP分子外,在感染动物脑中存在着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形式的PrP分子。定量分析显示,随着接种潜伏期的延长,不同形式PrP分子的含量也在增加,其中低分子量形式的PrP分子与临床症状的出现密切相关。蛋白去糖基化实验表明,在感染动物脑组织中,除了标准分子量大小的PrP蛋白外,还存在一条更小分子量的PrP条带,而正常动物脑组织仅存在标准大小的PrP分子。低分子量形式的PrP分子具有与全长PrP分子相类似的糖基化模式。结果提示,scrapie263K感染的仓鼠脑组织中存在不同分子形式的PrPSc,其PrP分子的代谢可能不同于正常动物。  相似文献   
63.
Asy (apoptosis /saibousi Yutsudo)是日本Yutsudo小组于1999年发现的一个新的人类细胞凋亡诱发基因. 2000年齐兵等人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从人肺细胞系(W1-38) cDNA 文库中克隆出一个能与ASY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的新基因hap (homologue of asy protein). 已经证明ASY能在酵母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形成同源二聚体, ASY与HAP能在酵母细胞中形成异源二聚体, ASY和HAP均能诱发肿瘤细胞Saos2和CGL4凋亡. 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证明HAP能在酵母细胞中形成同源二聚体; 通过交叉免疫沉淀证明HAP与ASY能在人类细胞中形成异源二聚体. 通过AnnexinV, TUNEL, DNA Ladder和流式细胞计数等检测凋亡的技术, 对asy, hap单独转染或共转染的人类正常细胞或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 证明ASY和HAP不仅诱发人类肿瘤细胞凋亡, 而且能诱发人类正常细胞凋亡, 并且证明由ASY与HAP形成的异源二聚体可降低由ASY和HAP各自形成的同源二聚体诱发细胞凋亡的活性, 揭示ASY与HAP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是调控人类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4.
海洋真菌岩藻多糖酶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菌物系统》2003,22(3):441-444
  相似文献   
65.
L PGDS是一种双功能蛋白 ,即催化PGD2产生和运输亲脂 疏水分子 .L PGDS主要分布于脑和男性生殖器官 ,并分泌到脑脊液、血清、精液、尿液等体液中 .测定体液中L PGDS的含量可辅助诊断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等 .在毕赤氏酵母中表达人睾丸前列腺素D合成酶 ,以利于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 .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GEX 2T htL PGDS上扩增出人睾丸L PGDS成熟肽基因编码序列 ,经测序证实后 ,将其插入到质粒pPIC9中 ,构建该基因的酵母表达质粒 .电转化毕赤氏酵母GS1 1 5 ,经甲醇诱导后 ,可实现L PGDS的高效、分泌性表达 .镍离子亲合层析法对表达上清进行纯化 ,SDS PAGE分析证实 ,在 2 7kD处有重组蛋白的表达 ,表达量为 2 7mg L .纯化蛋白可与视黄酸结合 ,使其紫外吸收波谱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66.
尿嘧啶糖基化酶是碱基切除修复过程的起始酶,对于维护基因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组织及不同细胞周期中,该酶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通过反转录PCR克隆了人尿嘧啶糖基化酶的cDNA编码序列,进一步以克隆所得的已知UNG基因拷贝数的重组质粒作为定量标准,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了食管癌病人手术切除组织中尿嘧啶糖基化酶的mRNA水平,探讨了尿嘧啶糖基化酶表达水平与食管癌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糖蛋白E2的N-糖基化位点定点突变体。采用高保真性的Pfx DNA聚合酶,设计两对引物,分别引入两个突变位点,通过PCR体外定点突变,使E2第535、583位核苷酸由A突变为T,从而使AAC编码的天冬酰氨突变为TAC编码的酪氨酸,使得N-糖苷化位点NNT、NST突变为YNT、YST.结果得到两个单位点以及一个双位点突变体,并将突变型E2连接到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Myc—HisB上。成功获得的3个HCVE2糖蛋白糖基化位点定点突变体,为进一步进行HCVE2糖蛋白糖基化位点与分子伴侣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突变体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8.
Zhou J  Zhang Y  Lu HY 《生理科学进展》2009,40(4):372-374
高糖环境下体内积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致病因素.AGEs可通过对蛋白的修饰直接作用于机体或通过受体介导的作用影响机体.本文就AGEs的来源、病理生理作用,尤其是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治疗干预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生理通讯》2009,28(6):145-146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以及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  相似文献   
70.
5种凡纳滨对虾血蓝蛋白的糖基化修饰及功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蓝蛋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多功能蛋白,但其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亲和层析、糖含量测定、凝集素印迹等技术在凡纳滨对虾血清中发现 5 种糖含量各不相同的血蓝蛋白:HMC、HMCb、HMCb、HMCs 和HMCs,其中HMCs 糖含量最高,HMCb最低,前者约为后者的5倍.继而运用非特异性免疫学实验技术对其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糖基化血蓝蛋白的免疫学活性不同, HMCs 具有较强的红细胞凝集活性和酚氧化酶活性,HMCb和HMC分别具有较强的细菌凝集活性和溶血活性.特别是当血蓝蛋白糖基被氧化后,5种血蓝蛋白的凝集活性、溶血活性全部丧失,酚氧化酶活性下降约11~28倍.由此推测,血蓝蛋白糖基修饰多样性可能是其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