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34篇
  93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B25—Trp]去B链C端五肽胰岛素酰胺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化学杂志》1995,11(4):470-473
  相似文献   
922.
熊胆汁是自古就被用于消炎祛火的重要中药。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TUDCA)为熊胆汁的主要成分,人胆汁中也有低水平的存在。为了探究TUDCA对儿童手足口病重要病原体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是否有抑制作用,在病毒感染不同阶段加入TUDCA处理,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等技术检测CVA16感染的细胞存活率以及TUDCA对人横纹肌肉瘤细胞(rhabdomyosarcoma cell,RD)内吞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TUDCA在病毒吸附进入阶段抑制CVA16感染细胞,但不影响宿主细胞的内吞活性。研究还发现TUDCA能在病毒入侵阶段抑制水泡口炎疱疹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的感染,这提示TUDCA的抗病毒作用不具有特异性。本研究发现了TUDCA抑制CVA16和VSV病毒感染这一新用途,为抗手足口病和口炎疱疹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923.
国产内苁蓉属(列当科)花粉及种皮的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924.
925.
为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生长过程中胚、胚乳、果皮及种皮的发育规律,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并固定不同时期的开花毛竹种子,使用石蜡制片法制片,显微镜观察胚、胚乳、果皮与种皮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毛竹花后1 d完成受精并形成合子,合子休眠时长约为5 d。经过原胚阶段、胚芽鞘阶段、幼胚生长阶段及成熟胚阶段,花后40 d的胚发育基本成熟,其发育类型为禾本型。(2)胚乳发育早于胚的发育,其发育类型为核型胚乳,历经游离核、细胞化、细胞分化及成熟4个阶段。在细胞分化阶段胚乳细胞分化形成淀粉胚乳细胞以及糊粉层细胞,淀粉胚乳细胞主要积累淀粉粒,糊粉层细胞主要积累矿质元素、脂类及蛋白质等。(3)花后1 d的果皮细胞及珠被细胞形状规则、内含物丰富、结构完整;花后10~20 d,内、外果皮及珠被细胞层数递减,形状发生改变,中果皮细胞开始出现淀粉粒;花后20~60 d,随着胚乳细胞营养物质的积累及体积的增大,向外产生机械压力,中果皮细胞逐步消解仅剩残留的细胞壁;外果皮细胞呈长条形,细胞壁加厚,与残留的中果皮细胞壁组成保护结构;皮层在种子发育过程中主要起到合成...  相似文献   
926.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外周CD4+ T细胞分化及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CD4cre酶介导Hdac3杂合基因缺失小鼠(Hdac3fl/flCD4cre+/-)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小鼠(Hdac3fl/fl,WT),流式细胞术检测HDAC3缺失对外周CD4+和CD8+ T细胞比例和数量的影响;在体外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刺激条件下,流式细胞术检测HDAC3缺失对CD4+ T细胞中IFN-γ、IL-4和IL-17A的表达以及Tfh细胞产生的影响;采用ELISA检测HDAC3缺失对小鼠血清IFN-γ、IL-4和IL-17表达的影响;分选Hdac3fl/flCD4cre+/-和WT小鼠外周初始CD4+ T细胞,分别在Th1和Th2分化条件下培养,细胞内染色检测HDAC3缺失对Th1、Th2以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及其特异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Microarray检测HDAC3缺失对CD4+ T细胞分化亚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处理小鼠构建I型糖尿病(TIDM)疾病模型,检测HDAC3缺失对T1DM发病的影响。结果 与WT小鼠相比,Hdac3fl/flCD4cre+/-小鼠外周CD4+和CD8+ T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显著降低。Hdac3fl/flCD4cre+/-小鼠CD4+ T细胞及血清中IFN-γ的表达显著降低,而IL-4和IL-17A的表达显著增加,Tfh细胞比例也显著增加;HDAC3缺失抑制体外培养CD4+ T细胞向Th1分化但促进其向Th2分化;Microarray检测发现HDAC3缺失导致Th1型细胞谱系基因表达降低,而Th2、Th17以及Tfh细胞谱系基因表达增加;在STZ诱导条件下,HDAC3缺失抑制小鼠T1DM的发生和CD4+ T细胞向Th1分化。结论 HDAC3促进外周CD4+ 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并加重T1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7.
泛素化(ubiquitination)是真核细胞内广泛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参与并调控DNA修复、细胞周期、免疫应答、信号通路等真核细胞内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同时,细胞通过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ses,DUBs)使泛素化修饰成为可逆过程,保证了泛素化系统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的动态平衡。病原菌感染过程中,宿主细胞可通过泛素化修饰发挥抗细菌感染作用。然而,病原菌可编码并分泌效应因子,靶向宿主泛素(ubiquitin,Ub)系统并调控宿主泛素化修饰过程,干扰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从而促进细菌存活与毒力。本文概述了重要病原菌利用效应因子调控宿主细胞泛素化修饰的研究进展,有助于全面理解病原菌调控宿主泛素化修饰促进感染的机制。  相似文献   
928.
目的 探究生理条件下去泛素化酶USP10调控的关键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GEO2R和Metascape对Usp10+/+和Usp10-/-新生小鼠肾组织基因芯片(GSE198574)差异表达基因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免疫印迹实验和免疫组化技术检验核心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进一步利用免疫印迹检测该信号通路,并通过基因芯片和免疫组化分析候选分子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共沉淀(Co-IP)和GST-pull down实验验证USP10与候选分子的相互作用,通过泛素化实验明确USP10对底物分子的调控机制;利用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增殖、凋亡相关蛋白p21、Cleaved-caspase 3的表达情况,使用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分析USP10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Usp10-/-新生小鼠肾组织中TGF-β/BMP通路激活,USP10在小鼠体内缺失后导致Smad泛素相关因子1 (Smurf1)蛋白质水平降低,Smad1/5蛋白质水平上调,却不影响它们的转录水平;机制上,USP10与Smurf1存在相互作用,并依赖其去泛素化酶活性去除...  相似文献   
929.
在癌症领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I)被寄托了巨大期望——几乎没有可以与之比肩的其它类药物,表现出对如此多种癌症,包括白血病、淋巴癌和实体肿瘤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930.
糖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后的新兴研究领域,糖基化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多种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异常糖基化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糖基化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去糖基化后能够影响糖蛋白的活性、分泌等物化性质,而且去糖基化也是糖基化研究的主要技术手段,因此综述了各种去糖基化的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及去糖基化后的结构检测方法等,为研究去糖基化对大分子物质的构效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