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5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243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CPAP(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临床疗效及对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A组给予CPAP(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B组给予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新生儿患者PaO_2均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aCO_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A组PaO_2显著高于B组(P0.05),PaCO_2显著低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新生儿患者的胸部X线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组12 h和24 h胸部X线评分均显著性低于B组(P0.05);A组PEEP/cmH_2O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5),Fi O_2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生儿患者的的OI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且且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沐舒坦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6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分析和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以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发绀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aCO_2、FIO_2、OI均较治疗前降低,PaO_2均较治疗前上升,其中观察组PaCO_2、FIO_2、OI明显低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相比,沐舒坦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可以更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患儿肺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究吗替麦考酚酯(MMF)联合泼尼松(Pre)治疗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06-2017.06我院收治的102例行IMN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Pre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MMF+Pre进行治疗,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后疗效,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后肾功能相关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并记录用药间期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20%,显著高对照组74.51%(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患者24 h UP、Cys C、TC、TG水平较治疗前均依次显著下降而Alb水平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与同期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BUN和Scr水平较治疗前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1.76%,显著低于对照组27.45%(P0.05)。结论:应用MMF联合泼尼松治疗成人IMN疗效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并改善患者脂代谢,药物方案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负调控因子1(Suppressors of cytockine signaling,SOCS 1)和足细胞特异蛋白抗体(Podocalyx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西格列汀组和贝那普利组。模型组、西格列汀组和贝那普利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模型,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西格列汀组(n=8)和贝那普利组(n=8)分别灌胃给予7 mg/kg/d的西格列汀和贝那普利。模型组(n=8)和对照组(n=10)均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8周。检测并对比各组大鼠代谢相关指标,肾组织纤维化程度指标,肾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以及Podocalyxin、SOCS 1和结蛋白(Desmin)表达。结果:干预8周后,与对照组对比,模型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排泄率、肌酐、体重、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白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SOCS 1和Desmin水平均显著增加,Ⅳ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Ⅳ,C-Ⅳ)、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和Podocalyxin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对比,西格列汀组和厄贝沙坦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排泄率、肌酐、体重、肾组织TGF-β1、IL-6、IL-1β和Desmin水平均显著降低,Podocalyxin和SOCS 1蛋白表达增加(P0.05)。但厄贝沙坦组与西格列汀组以上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可能通过增加Podocalyxin和SOCS 1蛋白表达,降低肾组织中炎症因子和Desmin蛋白表达,进而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和肾功能。  相似文献   
55.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临床及病理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IMN患者221例作为IMN组,将2019年7月至2019年9月体检且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正常的8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计算每个研究对象的NLR值,比较两组间NLR值的差异。记录IMN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及患者的肾脏病理分期及纤维化程度,并且根据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NLR与IMN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外周血NLR评估IMN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IMN组外周血NL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NLR值与IMN患者年龄和肾间质纤维化有关联(P均<0.05),但与IMN患者性别及肾脏病理分期无关联(P均>0.05)。IMN外周血NLR值与IMN患者hs-CRP、SCr、BUN呈正相关(P<0.05),与eGFR呈负相关(P<0.05),与ESR、UA、TP、Alb、24小时蛋白尿定量均无相关性(P均>0.05)。不同程度肾间质纤维化的IMN患者外周血NLR值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在1、2、3级时,纤维化程度越重,NLR值越大;3个级别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外周血NLR值预测IMN患者肾间质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5[95%CI(0.626,0.803)],其截断值为1.858时,灵敏度为68.6%,特异度为66.7%。结论:外周血NLR可作为IMN肾脏功能水平的一个有效评价指标,且与IMN患者肾间质纤维化有关,可作为判断肾间质纤维化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联合益肾化痰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adiol,E2)、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益肾化痰方治疗,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检测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数以及治疗前后T、E2、L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8.33 %,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85.0 %,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成熟卵泡数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T、E2、LH水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E2、LH水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头痛3例,恶心4例,不良反应率为11.67 %;研究组头痛1例,不良反应率为1.67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联合益肾化痰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能有效的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T、E2、LH水平,促进排卵,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7.
摘要 目的:研究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总氧化态(TOS)、抗氧化态(TA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8例每组。对照组使用克罗米芬,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达英-3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FSH、LH、TOS、TAS水平、卵泡数、卵巢体积、体重指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34/38) vs. 60.53%(23/38)](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FSH、LH、TOS水平、卵泡数、卵巢体积、体重指数明显减少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TA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FSH、L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TA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患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这可能与其有效改善患者血清FSH、LH、TOS、TAS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8.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挑战性。迄今未有报道青少年人群PCOS的患病率以及临床、超声和生化特征。为了评估PCOS的临床和生化特征在14~16岁月经初潮女孩中的普遍程度,确定内循环雄激素水平在卵泡期早期的正常范围。本研究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群组研究,研究群组是244名未经选择的月经初潮后的女孩,平均年龄在15.2岁。从一个大的以人口为基础的出生群组(Raine队列)中招募受试者。临床高雄激素血症(HA)使用Ferriman-Gallwey评分进行量化。在卵泡期的初期(第2~第6天),本研究使用免疫法测定循环雄激素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并通过经腹部超声检查来评估卵巢形态,得到了青少年女性群体卵泡期初期的雄激素的正常范围。循环游离睾酮水平的前5%和10%分别为45.6 pmol/L和34.5 pmol/L。51%的女孩报告月经不规律。临床HA是罕见的,仅观察到3.5%的女孩罹患此病。平均卵巢体积大于其他报道中成年妇女的卵巢体积,35%的女孩在经腹超声时显示有多囊卵巢形态。按照游离睾酮数值排序,取前5%作为HA。42名女孩(18.5%)符合PCOS的Rotterdam标准,11个女孩(5%)雄激素超出社会标准。本研究表明,月经不规律在青春期是常见的,不涉及临床或生化HA。卵巢体积和形态的PCOS诊断在青春期可能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9.
为研究鱼类雌核发育单倍体循环系统发育异常的原因, 从金鱼(Carassius auratus)中克隆了血管发生主调控基因etv2(Ets variant 2)的全长cDNA序列, 并比较分析了该基因在雌核发育单倍体和自交二倍体中的表达。金鱼etv2 cDNA全长1531 bp, 其开放阅读框为1116 bp, 编码371个氨基酸。序列对比分析表明, 金鱼ETV2蛋白的C端含有ETS(E26 transformation-specific)转录因子家族所共有的ETS DNA结合结构域, 该结构域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ETV2的同源性超过60%。RT-PCR和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 etv2在自交二倍体金鱼成体的肝脏、心脏、肌肉、肾脏、精巢、脑和脾脏等多种器官组织中表达, 但在卵巢和成熟卵子中不表达; 在金鱼胚胎发育过程中, etv2从尾芽期开始表达, 在体节形成后, etv2表达水平随胚胎发育而升高, 在20体节期达到峰值, 随后其表达水平降低。整胚原位杂交显示etv2特异性表达于自交二倍体金鱼胚胎的侧板中胚层、成血管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在14体节期和20体节期, 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中etv2在躯干及尾部的部分区域表达减弱或缺失, 特别是在胚胎中线表达消失, 并且其整体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自交二倍体。上述结果说明在金鱼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中成血管细胞数量减少并存在向中线迁移的障碍, 可能是导致雌核发育单倍体血管发生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0.
数以万亿计的微生物生活在人类肠道中,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群落。肠道微生物可为宿主提供营养和能量,并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可引起性激素水平变化,进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的疾病发生。本文就肠道微生物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乳腺癌、卵巢癌等性激素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旨在为人类疾病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