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9篇
  27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DNA纤维上的原位杂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纤维上的荧光原位杂交(Fiber-FISH)技术是一种非重要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技术。对于高分辨物理图的绘制、基因组和染色体结构的研究、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等都有很大作用,本文介绍了该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以及与引物原位DNA合成(PRINS)等技术相结合进行更精确基因定位的潜力。  相似文献   
22.
松柏类植物是侏罗纪最为繁盛的裸子植物类群之一。通过室内实验和镜下鉴定,对甘肃窑街盆地中侏罗世Pityostrobus sp.的原位花粉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现生松科花粉的形态特征,分析对比了其原位花粉与地层中的分散花粉的关系,经对比分析,初步认为Piceites arxanensis是化石Pityostrobus sp.的花粉,而后者是前者的母体植物。化石Pityostrobus sp.的原位花粉特征的研究,对古松柏类化石植物的鉴定和分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可为进一步研究古松柏类植物在中生代侏罗纪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特征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3.
动脉损伤后早期中膜原位明胶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脉平滑肌细胞迁移到内膜和内膜细胞增生是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的关键。迁移时平滑肌细胞必须将包绕其周围的基底膜消化溶解。基底膜由IV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构成 ,明胶酶能够消化这两种蛋白。血管损伤后明胶酶原位活性变化并不清楚。本研究目的是探明损伤后动脉壁明胶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为在早期抑制血管再狭窄提供基础。1 材料和方法(1)动脉壁损伤 Wistar系雄性大鼠 (12周 ,2 2 0~ 2 5 0g)苯巴比妥钠 (0 .8ml kg)腹腔麻醉下 ,显露右颈内、外动脉 ,将 2Fr球囊导管从颈外动脉向心方向插入右颈总动脉近端 ,将球…  相似文献   
24.
近来的研究表明,一定条件的盐胁迫可导致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本文利用DNALaddering、石蜡切片原位检测以及染色体涂片原位检测,从组织、细胞以及DNA等多个方面对盐胁迫下的玉米、水稻和烟草根尖细胞死亡作了研究,形态特别是生化方面的证据表明盐胁迫诱导的植物细胞凋亡可能在植物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各个物种之间有一定差异。本实验结果对盐胁迫下的植物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我们还对基于染色体制片和石蜡切片的原位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我们认为,基于染色体制片的原位标记技术适合于定性和定量检测单个细胞的凋亡,具有一些石蜡切片所不可及的优点。  相似文献   
25.
章静波  董敏 《遗传》1991,13(5):25-26
采用原位缺口翻译法(In situ nick translation method),比较T正常人与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axia telangiectasia, A-T)患者培养细胞对强致癌物及弱诱变剂的反应。发现两种细胞对甲基硝基亚硝基孤(MNNG)的反应相同,但在低浓度的没食子酸(gallic acid, GA)作用下,A-T细胞显示出明显的DNA损伤,而正常细胞未见改变,对此意义以及该技术方法进行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6.
细胞外囊泡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囊泡。细胞外囊泡作为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物等物质的载体,能够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穿梭,行使物质传递、信息交流的功能,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近年来,植物中细胞外囊泡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研究和分析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了细胞外囊泡的组成,综述了植物中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细胞外囊泡分离与富集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原位成像技术的应用,最后对植物细胞外囊泡研究技术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7.
在浸没式膜反应器(IMB)中利用恶臭假单胞菌ATCC 55687催化茚制备顺式茚二醇。采用25根膜丝制作的膜组件,在茚为3 g/L时,经过24 h培养,IMB中顺式茚二醇产量达到悬浮细胞反应器(SCB)的4倍多;进一步,在培养开始阶段加入10 g/L sp-207树脂进行原位吸附,IMB中顺式茚二醇产量最高达709 mg/L,为SCB产量的660%,容积产率也从SCB中的6 mg/(L·h)提高到30 mg/(L·h)。在原位吸附IMB中,中空纤维膜既可作为固定化细胞载体,同时又可作为第二相吸附不溶性底物,降低底物和产物抑制,兼有固定化反应器和两相反应器的优点。  相似文献   
28.
肝癌中HBV和HCV基因和抗原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HCV RNA及HBV X基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CV核心抗原,非结构区C33c抗原及HBxAg在肝细胞肝癌中的定位及分布.结果表明(1)HCV RNA、HBV X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组织检出率分别为40%(55/136)和82%(112/136).HCV RNA定位于癌细胞的胞浆内,阳性细胞呈散在、灶状及弥漫分布三种形式;HBV X基因在肝癌细胞中的分布呈胞浆型、核型及核浆型,阳性细胞也呈上述三种分布形式;(2)HCV C33c抗原、核心抗原在肝细胞肝癌中的阳性率为81%(133/164)及86%(141/164).C33c抗原定位于癌细胞及肝细胞的胞浆内;核心抗原既定位于癌细胞核中,又可定位于胞浆中.C33c抗原阳性细胞以灶状分布为主;而核心抗原阳性细  相似文献   
29.
采用原位熔融共聚法,以淀粉和乳酸为原料,制备改性淀粉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对共聚反应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淀粉经PEG-400和马来酸酐增塑改性处理反应活性增强,与乳酸反应生成的淀粉聚乳酸接枝共聚物分子量Mw为6.921×10~4,Mn为4.789×10~4,分子量分布Mw/Mn为1.445.共聚物在PBS缓冲溶液中进行降解测试,结果为6天后质量损失一半.  相似文献   
30.
植物的无机元素分布特征对植物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指标作用, 可揭示营养物质分布、代谢途径及毒理耐受性等多种生命过程。用微区XRF技术测试样品中无机元素的分布, 具有原位无损、可进行较大面积样品连续成像分析以及前处理过程简单等诸多优势。将微区XRF技术应用于植物样品不同器官的无机元素分布检测, 旨在探讨该技术在植物样品测试中的仪器参数选择、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数据后处理手段等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为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对不同含水量的器官进行不同的前处理, 并比较不同驻留时间、测试腔体真空与否等仪器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同时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探索, 包括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图像叠加及对不同元素浓度比例进行半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微区XRF技术测试植物样品中无机元素分布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