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5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986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17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21.
EB病毒相关疾病与免疫应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EB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X连锁淋巴细胞增殖综合征、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病、腮腺癌、霍奇金病等。针对EB病毒膜抗原gp85抗体有中和作用。针对gp350抗原的抗体与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有关。在限制EB病毒感染的B细胞增殖过程中,CD4^+T细胞和CD8^+T细胞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2.
鲢,鳙,银鲫和因头鲂肠道G细胞定位与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黔生  方之平 《动物学报》1995,41(2):167-17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用胃泌素抗血清对鲢、鳙,银鲫和团头鲂4种无胃养殖鱼肠道G细胞进行检查,结果4种鱼的肠粘膜中均有G细胞存在,G细胞集中分布在前肠前段,主要位于肠褶的顶部和中部,在肠上此和杯状细胞之间穿插,它们的形态多样。本文对4种鱼肠道G细胞的分布特点与哺乳动物、鸟类及其他无胃硬骨鱼类进行了比较,讨论了这4种鱼肠道G细胞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3.
王瑞安  蔡文琴 《动物学报》1995,41(2):181-184
实验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八肽胆囊收缩素样免疫反应物质在猪、大鼠和豚鼠肠道的定位与分布,并用相邻切片免疫双标记法观察了它与5-羟色胺的关系,结果表明,CCK-8-IR细胞主要位于肠腺的底部,少数位于绒毛上皮。节段性分布上,在猪可见于从十二指肠到结肠全长的粘膜,大鼠和豚鼠CCK-8-IR细胞则见于从十二指肠至回肠的粘膜,但均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免疫双标记法证实,在三种动物肠道中均有CCK=  相似文献   
124.
125.
免疫抑制剂与细胞周期调控何琪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200433)关键词免疫抑制剂,细胞周期调控免疫抑制剂的发现使人体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大为提高。最早发现的免疫抑制剂是从真菌中提取的环孢菌素A(cyclosporinA,CsA),后来又发现FK50...  相似文献   
126.
DNA疫苗──解开免疫记忆之谜的钥匙?关键词DNA疫苗,免疫记忆DN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吗?几年前这个似乎是异想天开的问题,现在DNA却开始探索性地应用于人体了。这是一项以核酸为基础的新颖的治疗方法。例如,有些患者正在接受这种治疗,即用新基因替换...  相似文献   
127.
研制了依赖于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和固定化尿酸酶柱的测定血清尿酸的生物传感器。其测定血清样品响应时间47s。测定每份样品需时1.5min,样品体积17μl。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1~20mg/dl。批内不精密度3.22%~4.36%,批间6.18%~7.8%。测定值回收率为93%~109%。与医院常规酶试剂盘方法比较相关系数r=0.9909。固定化尿酸酶柱室温使用,4℃冰箱保存,连续使用5个半月测定样品2000次以上,仍保持原酶柱活力的94%。  相似文献   
128.
醋酸纤维素膜为基础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共价法将酶固定在醋酸纤维素膜上,方法简便易行,制造的酶膜稳定,比活力高。同时采用该方法制备了葡萄糖氧化酶酶膜,与氧电极组装成测定葡萄糖的生物传感器,线性范围为50~800mg/dl,仪器工作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0℃。将该膜与过氧化氢电极组装得到的传感器具有以下特性:线性范围为10~200mg/dl,最适pH为6.0,测定结果与酶试制盒有良好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9.
夏石头 《植物学报》1983,54(3):288-292
NLR蛋白是存在于植物和动物中的一个免疫受体大家族, 具有核苷酸结合域并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植物NLR通过识别病原菌特异效应子开启免疫信号转导。第1个植物NLR抗性蛋白于25年前克隆, 但其激活机制仍不清楚, 至今仍未获得一个完整的NLR蛋白结构。最近, 柴继杰、周俭民和王宏伟实验室合作解析了第一个植物完整NLR ZAR1激活前后的结构, 研究成果以两篇论文形式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填补了NLR介导的免疫信号转导研究领域的空白。该文简要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 讨论了NLR免疫信号转导研究领域尚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0.
利用免疫印迹(WB)分析了水稻(Oryza sativa) OsPR10A在其不同生长时期、不同组织部位及多种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征, 发现OsPR10A在干旱、盐胁迫以及茉莉酸甲酯(MeJA)和脱落酸(ABA)诱导下表达量明显升高, 表明该蛋白可能在干旱和盐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作用。为证明这一推测, 我们构建了OsPR10A超表达载体, 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 获得超表达OsPR10A的纯合株系。田间表型观察表明, 转基因株系株高变矮、穗长变短、结实率降低。用20% PEG6000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干旱处理, 结果显示, OsPR10A超表达株系的根长和芽长均显著高于野生型, 证明超表达OsPR10A可增强水稻萌发期耐旱性。该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对水稻OsPR10A功能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