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了解牛卵丘细胞的生长特征及构建的基因载体对卵丘细胞的转染情况和转染后阳性细胞的扩增效率。方法用透明质酸酶消化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获得牛卵丘细胞,了解牛卵丘细胞的生长特点,并用分子大小分别为7178 bp和31 085 bp两种带有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r)的质粒载体pMSCV-EGFP-Neor和pGC1-collagen-EGFP-Neor分别转染靶细胞。结果用脂质体法转染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均获得了绿色荧光阳性细胞,但小质粒的转染效率在72 h时是大质粒的6倍(14%vs.2.3%)。在800μg/mLG418筛选浓度下,14 d后分别获得了7个和3个较明显的单克隆细胞群,对它们进行挑选、扩大,都获得了较纯的单克隆细胞系。最后根据EGFP和collagen的已知基因序列对转染pGC1-collagen-EGFP-Neor质粒的阳性细胞进行三个不同区域DNA片段的扩增,结果表明,扩增的基因片段大小正确,数目完整。结论对卵丘细胞进行基因转染,分子大小等于或小于31 kb的基因可以有效转入,但小分子载体比大分子载体具有更高的转染效率。经过筛选都可以获得纯的转基因细胞...  相似文献   
92.
蕨配子体发育及卵发生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显微观察技术对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配子体发育和卵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蕨孢子黄褐色,四面体形,具三裂缝,接种后3~7 d萌发,经丝状体和片状体阶段发育成原叶体,成熟原叶体雌雄异株或同株。(2)蕨颈卵器产生于生长点下方的表面细胞(颈卵器原始细胞),该细胞经2次分裂形成3层细胞,其上层和下层细胞发育为颈卵器壁细胞,中间细胞为初生细胞,它经2次不等分裂产生3个细胞,分别为卵细胞、腹沟细胞和颈沟细胞;刚产生时,此3个细胞紧贴颈卵器壁,细胞质内液泡较多,随着发育,卵细胞和腹沟细胞之间产生了分离腔,但二者通过孔区相连,在卵细胞上表面可观察到卵膜;此后,颈沟细胞和腹沟细胞逐渐退化,颈卵器壁细胞内具有黑色颗粒物质。连续切片观察发现,成熟卵细胞上表面中央具有受精孔。卵发生的细节尚需超微结构的研究。  相似文献   
93.
一种采集稻纵卷叶螟卵的高效简便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的"烧杯+湿纱布"卵收集方法,并与"塑料袋收集法"和"塑料杯收集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烧杯+湿纱布"卵收集法能显著地延长了稻纵卷叶螟成蛾的寿命、提高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采用此法收集稻纵卷叶螟的卵更高效和简便。  相似文献   
94.
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在田间,该虫的繁殖期出现在春季和秋季,以成虫在土中越夏和越冬。本试验在光周期L∶D=16∶8条件下,系统调查了不同温度(20、25和28℃)对大猿叶虫非滞育成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每雌平均日产卵量在28℃最大(51.24±2.90)粒,显著高于25℃和20℃的(39.57±2.86)粒和(31.53±2.02)粒,但由于28℃下的产卵持续时间明显短,导致了总产卵量在这3种温度间没有显著差异;28℃下的卵孵化率低于20℃和25℃,但没有显著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成虫寿命逐渐缩短,20℃与28℃间的雌虫寿命存在显著差异,20℃与25℃,28℃的雄虫寿命存在显著差异;在20、25、28℃下,均有30%的个体经历一段时间繁殖后进入滞育,其滞育前的产卵持续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总产卵量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95.
了解敏感和抗性蚊虫的繁殖适合度对于规划和实施蚊虫防治计划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将斯氏按蚊Anopheles stephensi幼虫用溴氰菊酯(AnDL)及溴氰菊酯和PBO混配制剂(1∶5) (AnDP), 或斯氏按蚊成虫用溴氰菊酯(AnDA) 进行选择后, 在实验室内检测了起源于印度德里的斯氏按蚊亲本(AnS)和抗性品系 (AnR) 的繁殖适合度的变化,从繁殖力、生育力、卵孵化率和生殖营养周期的长度等方面评价了斯氏按蚊的繁殖适合度。结果表明:与AnS品系相比, AnR品系的生殖营养周期缩短了60%~73%。与AnS品系相比, AnR品系的产卵量显著降低, 降幅达14.5%~37.9%,对溴氰菊酯抗性最强的AnDL40品系的产卵量降低得最多。这些结果说明溴氰菊酯抗性与繁殖劣势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与亲本品系相比, AnDL40品系的卵孵化率降低了19.4%~30.9%, 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相关性。在RDP品系中观察到繁殖适合度降低, 表明溴氰菊酯增效剂的选择不仅在降低溴氰菊酯抗性水平而且在降低抗性个体频率上的效率。在对溴氰菊酯几乎不具有抗性的成虫品系的选择中繁殖适合度降低, 暗示溴氰菊酯作为灭杀斯氏按蚊成虫剂的效果要好于作为杀幼虫剂的效果。这些结果提示, 通过对斯氏按蚊实施不同抗性治理策略, 种群中抗性基因型的繁殖适合度的降低可消除杂合子和抗性纯合子。  相似文献   
9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体视显微镜,首次对仅分布于中国新疆及毗邻中亚细亚地区的、稀见荒漠拟态昆虫--荒漠竹节虫Sceptrophasma bituberculatum(Redtenbacher)卵的外部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描述,探讨其对干旱荒漠环境的适应性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7.
夜间温度升高对双季早晚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金连  潘晓华  邓强辉 《生态学报》2010,30(10):2793-2798
温度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但夜间温度升高对双季水稻产量的影响还不清楚。利用两间玻璃室内夜间不同的温度条件,研究了水稻生长期间夜温升高对双季早、晚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夜间最低温度每升高1℃早稻产量降低5.42%-9.48%,而夜间最低温度每升高1℃晚稻产量提高8.99%-11.28%。夜温升高有利于早、晚稻的分蘖,增加有效穗数,但不利于颖花分化,使每穗粒数减少;夜温升高使早稻结实率下降,但提高晚稻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98.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Rubisco与Rubisco活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津优3号'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弱光(100 μmol·m-2·s-1)下适温(WL:25℃/18℃)、亚适温(ST+WL:18℃/12℃)和低温(LT+WL:10℃/5℃)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Pn)、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Rubisco活化酶(RC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25℃/18℃,400 μmol·m-2·s-1)相比,WL、ST+WL和LT+WL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量均明显减小.处理初期,Pn、Rubisco活性及其大亚基基因(rbcL)、小亚基基因(rbcS)表达、RCA活性与基因(CsRCA)表达量大幅度降低,5~7 d后,WL处理趋于平稳,ST+WL处理缓慢回升,而LT+WL处理持续下降,表明黄瓜光合机构对适温弱光和亚适温弱光环境有逐步适应机制.Rubisco和RCA活性及其基因表达对低温弱光的响应与Pn基本一致,表明低温弱光下RCA和Rubisco活性及其基因表达量下降是黄瓜幼苗Pn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
测定处于不同纬度的浙江杭州和福建宁德的蓝尾石龙子(Eumeceselegans)种群的个体大小和繁殖特征。宁德种群的产卵时间为5月27日—6月22日,早于高纬度杭州种群(6月4日—7月12日)。宁德种群最小繁殖雌体及性成熟个体大小均显著小于杭州种群。宁德和杭州两种群的相对窝卵重无显著差异;当统计去除母体体长的影响之后,两地种群的窝卵数和窝卵重也无显著差异,但杭州种群的卵重量显著大于宁德种群。蓝尾石龙子窝卵数和卵重量呈负相关,窝卵数和卵大小的权衡存在种群间差异。特定窝卵数条件下,杭州种群的卵重量显著大于宁德种群。由此可见,蓝尾石龙子种群间的繁殖生活史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与母体大小的差异密切相关。推测不同纬度地区的蓝尾石龙子种群的繁殖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0.
2005年5月,采集了淮河地区颍上八里河集群繁殖的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和小白鹭(Egrettagarzetta)鸟卵共18枚,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卵壳、内容物中重金属Cd、Pb、Cr的残留量。结果表明,所有卵壳样品中均检出一定水平的Cd、Pb和Cr残留量,夜鹭卵壳中重金属残留量为Pb>Cr>Cd,小白鹭卵壳中重金属残留量为Cr>Pb>Cd,卵壳中Pb和Cr残留量的种间差异都不显著,但Cd的种间差异显著;在2种鹭卵内容物中,Cr都被检出,在夜鹭卵内容物样品中,Pb只被部分检出,Cd在2种鹭卵内容物样品中都没有被检出,3种重金属在内容物中残留量的种间差异都不显著。2种鹭卵壳中Pb和Cd残留量极其显著地高于卵内容物,但Cr的这种残留分布上的差异不显著。本研究进一步证明卵壳可用作重金属污染物的指示物,监测和评价湿地生态系统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