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4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81.
徐怀亮  李桂坦 《四川动物》1999,18(4):174-174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标本室先后收集了鸡形目雉科鸟类的卵40枚,雁形目鸿雁的卵2枚,鹃形目鹰鹃的卵1枚。鉴于有关非雀形目鸟卵方面的资料以往报道较少,特进行整理,为进一步研究鸟类生态生物学参考。同时,也为雉类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rufipectus1989年6月5日在马边县黄莲山获得3卵。呈纯白色;3卵平均重23-5(23—24)g;大小为43-57(43—44-2)×31-73(31-4—32)mm。2-血雉Ithaginiscruentus1979年1月22日在成…  相似文献   
182.
安吉小鲵种种数量和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辉清  楼信权 《四川动物》1999,18(3):104-106
本文对分布于激光省安吉县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的安吉小鲵的种数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安吉小鲵分布区狭窄,种群数量小,由于环境变化,处于濒危状态,应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83.
对榆梨绵蚜Eriosoma lanuginosum dilanuginosum Zhang,1980的干母,无翅干雌,有翅干雌,无翅侨蚜,有翅性母,雌,雄性蚜放卵进行了描述,除有翅干雌外,其余各型与卵均为首镒记述。所有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184.
    
  相似文献   
185.
本研究在红碱淖湿地共收集遗鸥Larus relictus卵111枚,采用实测和公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卵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同窝卵各参数随产卵顺序依次减少(卵质量:1=59.31 g±3.86 g,2=56.59 g±3.67 g,3=54.99 g±3.96 g),其中第1枚卵质量与第2、3枚卵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自身能量储备有关,通过减轻卵质量和缩小卵大小,但又不影响卵孵化率,以达到亲鸟最大繁殖适合度的策略。遗鸥在孵化阶段卵质量损失9.50 g±1.45 g,损失率为15.82%±1.94%。孵化后3~5 d和雏鸟出壳前2 d卵质量损失出现明显峰值,整体上卵质量损失速度与胚胎发育速度一致。野外调查中,当能获得卵鲜质量时,用Paganelli公式计算;反之,用Narhshin公式计算。但2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在遗鸥卵参数测定中,Paganelli公式比Narushin公式更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入侵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对棕榈害虫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的产卵忌避活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薇甘菊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活性。【结果】产卵忌避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各提取物中,以正己烷和三氯甲烷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效果最好,两者的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43.64%和44.20%,非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51.60%和59.20%。对卵孵化率的影响显示,各溶剂提取物均对红脉穗螟具有一定的杀卵活性,其中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卵孵化率的影响最大,校正孵化率最低,仅为53.39%,而且三氯甲烷提取物引起的1龄幼虫的死亡率最高,可达42.64%。在薇甘菊三氯甲烷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正丁醇萃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和杀卵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溶剂萃取物。【结论】薇甘菊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产卵忌避和杀卵活性,具有用于红脉穗螟的生态防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7.
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无论对于作物杂种优势利用还是揭示植物发育过程中形态建成的光温调控机理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调控机理和分子遗传学角度对光(温)敏雄性不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我们的相关研究,对目前光(温)敏雄性不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8.
以两种浓度的病毒液感染甜菜夜蛾4龄、5龄幼虫,以研究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从亲代到子代垂直传递的方式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病毒可通过母体介导(卵内、卵表)和父体介导等3种方式传递给子代,造成子代感染。幼虫经口感染后母体介导传递实验表明,病毒垂直传播可引起20%~48%的子代幼虫病死,并能使子代成虫产卵量下降;母体介导传播实验中,以5%福尔马林进行卵表面消毒证实仍有18.8%的幼虫感染病毒死亡,表明了该病毒可经卵内传播,并同时存在着附卵传播;母体介导传递实验还表明病毒对宿主有弱化作用,亲代免于病死的蛹重量减轻,羽化所得雌成虫的产卵量下降,产卵期延长。以交互配对将感染与未感染的雌雄成虫彼此交配,表明雄成虫精子也能垂直传递病毒(父体介导),引起20%~40%子代幼虫感病死亡。成虫经口感染,对所产卵块表面消毒后,仍导致28.6%的子代幼虫死于病毒感染,也表明存在卵内传播。  相似文献   
189.
犁头鳅早期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犁头鳅Lepturichthys fimbriata (Günther)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 爬鳅科(Balitoridae) 犁头鳅属(Lepturichthys),是生活于急流石滩的小型底栖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主要借助其宽大平展的偶鳍和平坦裸露的胸腹部吸附在急流中的砾石表面,依靠角质化的锋利下颌刮食固着藻类和小型无脊椎动物[1-3].  相似文献   
190.
建立了藏药短管兔耳草中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采用Waters XTerra RP18色谱柱(150mm×4.6 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溶液(28:72,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柱温30℃,在20 min内分离检测了该两种化合物.松果菊苷和麦角甾苷进样量分别在0.077~4.950μg(r=0.999 9)和0.085~5.450μg(r=0.999 9)内呈良好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5%和92.50%,RSD分别为2.35%和2.86%.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藏药短管兔耳草的质量控制,并为兔耳草属植物中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