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不同种植方式下转Bt基因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如何设置庇护所使其在转基因作物靶标害虫抗性治理中达到更高的效率,就此,本文 研究了Bt水稻与非Bt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对Bt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体上,块块种植和列列混栽方式对Bt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集中性无显著影响;但混栽方式下的Bt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个体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显著偏低。在水稻发育中期,混栽方式下Bt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季节动态与块块种植方式下的明显不同,其多样性、均匀度、优势集中性指数均类似于同种植方式下非Bt稻上各参数的季节动态。混栽方式下的庇护所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492.
萌蘖调控对辽东栎留存萌生株生长与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比较了不同调控措施对岷江上游辽东栎萌生灌丛生长与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人为调控对辽东栎萌生灌丛本生长阶段的高生长与有性繁殖有着显著影响.各调控措施对辽东栎灌丛萌生株的基径增长未产生明显影响;保留2支和3支萌生株的丛高生长优势明显.调控丛的新生枝数量、总长度、总生物量较未调控前有较大增加,保留2支萌生株的丛类型增加得尤为显著;叶片数量、叶片总生物量与未调控前相比增加明显,叶片面积按保留萌生株数量由多到少逐渐变小.调控后,每丛保留3支萌生株的丛产生的种子最多,但自然状态丛种子单粒重最大.  相似文献   
493.
为了掌握中药材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20年7月对成都市彭州境内种植期为3年和5年的黄连和重楼样地的小型土壤节肢动物进行了调查.共分离到小型土壤节肢动物526只,隶属于4纲17目69科98类或属,优势类群为等节跳属、平懒甲螨属、符跳属和副跳属.小型土壤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结构在不同中药材样地间差异明显,影响群落组成...  相似文献   
494.
分子标记技术在石斛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分子标记的主要类型和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在石斛属植物的品种鉴定、药材的地道性、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与分类、杂种纯度鉴定、遗传图谱构建等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95.
郁金香品种'阿波罗'(Apeldoorn)种球含水量分别为66.5%、64.4%和62.8%,贮藏于(2±0.5)℃下16~28周,16周内定期测定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降低,种球鲜重减少的速率趋小,周径增加的速率趋大;3种种球的呼吸速率均表现为0~8周急剧下降,8~16周回升;贮藏期间种球的淀粉含量逐渐减少,而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多,含水量为62.8%的种球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种植试验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含水量为62.8%的种球株高、花高、发芽率和开花率都高于其余种球.  相似文献   
496.
西北绿洲种植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柴守玺  赵德明  常磊 《生态学报》2008,28(1):292-301
合理密度是群体高产的基础.在西北绿洲生态条件下,研究了密度对冬小麦产量及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临抗2号为材料,在播种量225~450kg.hm-2范围内设6个处理,处理间对应的密度范围为275~516基本苗·m-2.处理间单位面积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水分利用效率(WUE)、单株穗数、单株茎数、叶面积指数、株高、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以及群体光合速率(CAP)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以密度390·m-2的处理籽粒产量最高(8650kg·hm-2).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高度正相关(r=O.89**),而与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关不显著.籽粒产量与生育期分5次测定的单叶Pn、Tr、Ga之间均没有显著相关,而与开花期测定的CAP、灌浆前期和中期的叶面积指数显著正相关.不同密度处理的Pn、Tr、Gs在生育期间的变化都呈双峰曲线,三者的高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期和灌浆前期,Pn的最大峰值出现在抽穗期,而Tr、Gs的最大峰值出现在灌浆前期.虽然Pn、Tr、Gs的5次测定平均值之间高度正相关(r=0.94**~0.97**),但它们间的相关程度随生育阶段的不同仍有较大差异(r=0.53~0.99**).各时期测定的Pn、Tr、Gs与CAP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97.
模拟不同雨量下沟垄集雨种植对春玉米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明沟垄集雨种植适宜的降雨量范围,使沟垄集雨系统更加有效,通过大田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雨量下沟垄集雨种植对农田水温状况及春玉米个体发育、生物量积累、水分利用效率(WUE)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30~440mm雨量下,与平作处理相比,沟垄集雨种植处理后,沟内土壤10cm处温度增加了0.7~1℃,沟内120cm土壤平均储水量增加了5%~12%,玉米的出苗期提前1~2d,生育期普遍提前,株高、功能叶面积和生物量显著增加 (P<0.05) .玉米籽粒产量及WUE在230mm雨量下分别增加了82.8%和77.4%,340mm雨量下分别增加了43.4%和43.1%,440mm雨量下分别增加了11.2%和9.5%.沟垄集雨种植春玉米适宜的雨量上限可能在全生育期降雨量440mm以下.  相似文献   
498.
王小平  郭铌  张凯  杨嘉  张荣  董珑丽 《生态学杂志》2008,27(7):1109-1114
2006年4-8月,通过大田试验,测定了7个密度梯度下3个品种的春小麦冠层、叶片在不同生育期的高光谱反射率.结果表明:孕穗期,不同密度的春小麦冠层和叶片光谱差异明显,波形相似,其冠层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区随密度增大降低,在近红外区反射率随密度增加升高;乳熟期,不同种植密度春小麦冠层光谱在可见光区的差异比近红外区小;不同密度的叶片光谱在可见光区和近红外区的变化在不同生育期表现出一致性,但随密度变化的规律性不明显;不同生育期的冠层光谱表现为乳熟期的反射率高于孕穗期;叶片光谱表现为乳熟期较孕穗期在近红外光区反射率大大降低;不同品种春小麦的冠层和叶片光谱存在一定差异;孕穗期,不同品种的冠层光谱在可见光区差异较小,差别主要表现在短波红外和近红外区;成熟期,不同品种冠层光谱的差异小;不同品种叶片光谱在近红外区的差异显著;春小麦红边存在双峰现象,从孕穗期到乳熟期,红边位置蓝移,红边幅值降低,红边面积减小;红边幅值的变化可用于估产,红边位置的变动可指示生育阶段.  相似文献   
499.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8):113-113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临床实验进行植物的基因修饰,最终从转基因植物中生产用于治疗艾滋病、狂犬病、肝炎和肺结核等疾病的疫苗和药物,是欧洲Pharrna—Plantaconsortium财团的一项重要研究计划。根据该计划,科学家将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种植人体无法自然产生的药物蛋白质和化学物质,并在未来5年内将开发出的疫苗用于人体实验。  相似文献   
500.
白血病蛋白致癌基因结构域是间期细胞核内的亚核结构域,是DNA病毒入侵、转录及复制的关键部位,其完整性对病毒感染至关重要。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是白血病蛋白致癌基因结构域的主要蛋白,负责维持其他白血病蛋白致癌基因结构域蛋白的正确定位。为DNA肿瘤病毒的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蛋白可靶向定位白血病蛋白致癌基因结构域,并使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蛋白从白血病蛋白致癌基因结构域移出,从而破坏其完整性。研究病毒对白血病蛋白致癌基因结枸域的作用有助干阐明该娄病毒与细胞转化和肿瘤发生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