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沉水植物重建对富营养水体氮磷营养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97,自引:8,他引:89  
利用富营养浅水湖泊(武汉东湖)中所建立的大型实验围隔系统,研究了沉水植物对水体N、P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水植物重建后N、P营养水平显著降低.在研究期间,水生植物围隔总N和总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围隔和大湖水体,而且水生植物围隔的总P含量一般维持在0.1mg·L^-1左右。季节性波动远低于对照围隔和大湖水体.水生植物围隔水体中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较低.而硝态氮含量与对照围隔和和大湖水体差别不大.由此可见。恢复以沉水植物为主的水生植被,可以有效地降低N、P营养循环速度,控制浮游植物过度增长,是重建富营养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82.
鹤山人工林大叶相思种群遗传结构的AFLP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AFLP分析种源相同、栽种时间相同的不同群落中的大叶相思种群.结果表明,其杂合度在纯林中最高,豆科混交林次之,非豆科混交林中最低.种群遗传多样性主要分布在种群内,达90.73%,不同种群间仅为9.27%.纯林与豆科混交林的大叶相思两种群间遗传结构关系较远,纯林与非豆科混交林种群间遗传关系较近,豆科混交林与非豆科混交林种群间遗传关系居中.表明人工林大叶相思种群总的遗传变化水平较高,但其遗传分化并非基因流作用所致,而是受人工选育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83.
中国在1950~2000年期间,小麦生产上年种植面积超66.7万hm2的品种共53个.对这53个品种的分析结果表明,有6个原产国外,本国的品种主要是河南、山东、四川、陕西、河北等省市的;除2个地方品种外,其它品种的亲本间都是地理远缘的或有地理远缘血统的;随年代的推移,品种的数量逐渐增多,而最大年种植面积和单个品种种植地区逐渐减少,这些变化是我国小麦育种水平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4.
中国小麦生产上年种植面积超66.7万hm^2的品种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1950~2000年期间,小麦生产上年种植面积超66.7万hm^2的品种共53个。对这53个品种的分析结果表明,有6个原产国外,本国的品种主要是河南、山东、四川、陕西、河北等省市的;除2个地方品种外,其它品种的亲本间都是地理远缘的或有地理远缘血统的;随年代的推移,品种的数量逐渐增多,而最大年种植面积和单个品种种植地区逐渐减少,这些变化是我国小麦育种水平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5.
多种植物提取物对桃蚜和萝卜蚜的拒食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改进的蜜露色斑法 ,测试 34种植物乙醇提取物 (0 0 1g干重·mL-1,0 0 1gDW·mL-1)和几种天然源药剂对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erysimi(Kaltenbach)取食的影响。结果表明 ,白蝴蝶Syngonium podophyllumSchott.、苍耳XanthiumsibiricumPrtr.etWidd、白花非洲山毛豆Tephrosiavo gelliHook .的提取物对两种蚜虫的活性均较高 ,2 4h对桃蚜的拒食率分别达 0 6 82、0 6 2 9和 0 80 6 ,对萝卜蚜的拒食率分别为 0 4 0 5、0 370和 0 383,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 ;油茶Camelliaoleifera和花椒Zanthoxylumschinifolium的提取物拒食作用亦较强 ,2 4h对桃蚜的拒食率分别为 0 5 5 2和 0 5 14 ,对萝卜蚜的拒食率分别为 0 5 70和 0 5 18。三种药剂 (0 3%印楝素乳油、鱼藤酮精、机油乳剂 )在所测试的浓度对两种蚜虫的拒食率均达 0 719以上 ,拒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86.
兰属14种植物遗传多样性RAPD及AFLP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RAPD和AFIJP技术分析了14种兰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RAPD筛选出12个随机引物和AFLP3对选择性引物组合均扩增出了丰富的多态性片段。分析结果按UPGMA类平均法进行聚类,所得到的RAPD和AFLP聚类结果基本一致,显示建兰与墨兰,寒兰与峨眉春蕙以及大雪兰与独占春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487.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1]中的"植物的无土培养和缺素症状"以及"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的测定(甲烯蓝吸附法)"是两个经典的实验方法,目前仍然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科研[2-5].特别是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进行,综合实验的开设,我们认为这两个实验可共用一种植物材料,实验效果明显,并能较好地说明缺乏矿质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我们对此做了一些充实和更新,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88.
对冬小麦(Triticum  相似文献   
489.
水网平原地区不同种植类型农田氮磷流失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章明奎  王阳  黄超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12):3211-3220
采用田间径流小区定位研究方法,在浙江省绍兴县选择27块农田,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水网平原地区7种种植类型农田N、P的径流流失特征、负荷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农田径流总P(TP)、水溶态P(DP)和颗粒态P(PP)的年流失量平均分别为4.75、0.74和4.01 kg·hm-2;PP占TP的比例高于DP.径流总N(TN)、水溶态总N(DTN)、水溶态有机N(DON)、NH4+-N和NO3--N的年流失量平均分别为21.87、17.19、0.61、3.63和12.95 kg·hm-2;流失的DTN各组分以NO3--N为主,其次为NH4+-N,DON的比例较低.不同种植类型农田径流TN、DTN、DON和NO3--N的流失量由低至高依次为:休闲地<苗木地<单季晚稻农田<双季稻农田<油菜(或小麦)-单季水稻农田<小麦-早稻-晚稻农田<蔬菜地,而径流TP和PP的流失量依次为:休闲地<苗木地<单季晚稻、双季稻农田<小麦-早稻-晚稻农田<油菜(或小麦)-单季水稻农田<蔬菜地,不同种植类型间的DP流失量差异较小.N、P流失主要发生在作物生产期间,TN和TP的流失比例随作物复种指数的提高而增加.TN、DTN和NO3--N流失量主要与N肥施用量有关,土壤中NO3--N含量对TN和DTN流失量也有明显影响;农田DON的流失除与N肥施用量有关外,还受土壤全N和有机质积累的影响;NH4+-N的流失量主要与土壤NH4+-N水平有关,受N肥施用量的影响不明显;径流TP和PP的流失量受P肥施用量、土壤P积累的共同影响,而DP的流失与施P量关系不大,但与土壤全P和有效P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90.
以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首先简要介绍美国主要农作物种植变化情况,然后对2000~2011年美国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性状等进行分析,得出了美国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发展趋势。最后简要介绍我国相应转基因作物的发展情况,并据此提出我国发展转基因作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