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目的 构建与目前我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相适应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体系。方法 文献评阅法、非参与式观察、Delphi法、关键人物访谈法。结果 构建出以投入-产出为基础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卫生经济学评价三级指标体系。结论 (1)指标体系为医院内外部相关部门考核项目实施的绩效提供可操作性的模版;(2)指标体系展现了示范工程的经济学意义,为有关部门总结、优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对2003—2014年全国中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投入、产出是否适当及存在问题,寻找有效的措施和途径以进一步优化其卫生资源配置。方法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全国中医医院的卫生资源配置进行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评价。结果 数据包络分析横向评估中,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数据包络分析纵向评估中,2003-2014年全国中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总体稳定,规模效益递减。结论 统筹规划,重点加强弱势地区中医医院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3.
国内卫生人力规划研究将逾30年之际,有必要将其理论方法、国际研究和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在厘清卫生人力规划特征和框架的基础上,对国际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我国国情未来进行卫生人力规划研究和实践的几点启示:(1)必须更加重视卫生人力规划工作;(2)选择性地吸取国际经验,尝试研发适合不同区域的卫生人力规划模型和工具;(3)重视供给赫尔需求预测,有效连接3个市场;(4)做好卫生人力规划的持续监测、评估和调整。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描述分析河南省区域之间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差异和公平性,为政府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提供政策依据和参考。方法 收集2010—2014年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运用集聚度的方法计算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的卫生资源集聚度,分析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人口和地理公平性。 结果 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的地理可及性整体较好,但卫生人力资源的分布不合理,各区域间差距明显;医师、护士公平性差距明显,护士的分化程度高于医生。结论 目前河南省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存在明显差距,政府需充分整合卫生人力资源,寻求和建立不同经济区域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促进全省范围内卫生人力资源的平衡。  相似文献   
45.
相互理毛行为广泛存在于社会性群居灵长类动物中,通常具有清洁卫生和社会交往功能。2012 年10 月至2013 年6 月,我们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人工辅助投食滇金丝猴群,采用全事件取样法和焦点动物取样法收集了雌性个体间相互理毛的行为数据,包括理毛的部位、理毛的姿势、理毛的时间和回合数。研究结果表明:滇金丝猴雌性个体之间每次相互理毛的平均时间为5. 7 min。相互理毛部位较多的发生在自我理毛不能进行(达到)的部位(61.1% );在不能自我理毛部位的相互理毛行为持续时间长,平均9.7 min;在个体能够进行自我理毛部位的相互理毛持续时间短,平均为3. 2 min。相互理毛的姿势以对坐为主(48. 4% ),不同理毛姿势的理毛时间差异显著。新迁入家庭单元的雌性个体为理毛的首先发起者,但其获得被理毛的时间却并不多。滇金丝猴雌性个体相互理毛部位、理毛姿势和理毛时间的差异表明,它们之间的相互理毛行为符合卫生功能假说和社会功能假说。  相似文献   
46.
生态卫生适应性优化技术及其复合生态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中西部城市的生态特征,组合了具有不同适应性的生态卫生技术,提出了5种优化技术方案,评价了各技术组合的环境影响、资源回收潜力、经济投入与收益、管理难度和公众接受程度,并分析了技术体系改进后可能产生的复合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原位式生态卫生组合技术的节水和生物质循环能力较优,且综合费用相对低廉,但在城市管理与公众接受度上有一定的不足;集中式生态卫生组合技术易于管理且更易被公众接受,但费用高昂,资源化潜力偏弱.采用生态卫生组合技术改进现有卫生系统后,温室气体排放(以CO2计)将减少70%以上,水环境污染(以BOD5计)将减少约30%,营养物回收(以N、P、K加和计)将提高15倍以上;可以缓解中西部城市近3%的生活能源、10%的生活用水压力和15%的成品粮需求;计入资源化效益后经济投入可节省56%.  相似文献   
47.
48.
生态恢复经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依娜  彭少麟 《生态学报》2009,29(8):4441-4447
在总结国内外关于生态恢复经济理论研究进展的基础上, 提出了生态恢复经济学的学科含义、地位、特点和研究对象.生态恢复经济学是研究退化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中的经济损失、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期间的成本效益以及恢复过程中的经济价值动态变化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它以人类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研究生态系统退化、恢复和重建过程中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客观运动规律及其机理的一门科学.生态恢复经济学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它是生态经济学和恢复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在生态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9.
姜婷婷 《生命世界》2009,(12):44-47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食品市场的不断繁荣发展,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像食物中毒这样的话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0.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国外学者观点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热点和存在较多争议的领域之一。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服务货币化评估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学者的观点,特别是引起诸多争论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生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各项服务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使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本身就缺乏严格的标准,同时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复杂的尺度转换问题,从而使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容易出现重复计算;二是由于经济学方法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的评估对象和评估目标往往需要选取不同的评估方法,每一种生态系统服务通常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选择的不同方法.从而使得到的结果间缺乏可比性;三是由于生态系统不同于经济系统。有时用经济学方法对生态系统进行评估时往往很难反映出自然系统的价值,特别是当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偏好随着时间和新信息的出现而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差异。今后的研究应当着力于上述困难的解决,以便使生态系统的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可信,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